教务主任在教育同行眼中。是业务精湛、独树一帜的形象;在学生家长心中,是服务群体的牵头人,是能急家长之所急的协调员;而在领导的管理思维中,是一个不折不扣、有着创新能力的执行者,是构建和谐、充满活力的教学秩序的组织者。在管理中,“把领导没想到的想出来,把教师没看到的看出来。把学生没做到的点出来”这一工作准则就是对教务主任工作本色的诠释。在学校工作中,教务主任始终站在教学第一线,凭借良好的洞察力,在遵章立制的基础上实施高效管理。
一、落实校长管理思想成为习惯,
做坚定不移的执行者
学校要寻求可持续发展。校长的办学思想是灵魂。让学校教育教学围绕办学思想开展持久、细致的落实,是教务主任义不容辞的职责。作为教务主任,首先要反复研究、学习校长的办学思想。在领会的基础之上结合主管教学校长的计划,周密安排教务工作,做到教学计划“三有六关注三开展”。三有:有指导思想、有工作重点、有月工作安排;六关注:一关注系列业务讲座,二关注系列业务培训,三关注常规检查,如作业批改、备课、听课、学习等,四关注教学论坛,五关注教研观摩研讨、会诊,六关注积累反思交流;三开展:一开展学科活动,二开展校园艺术化活动,三开展探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每次内容基点定位在体现养成教育下的习惯引领,不盲从,不随意,而是约定俗成地延续每学期工作,力求让学生、教师明确自身成长的努力方向。
二、创建业务精湛、执著奉献的团队成为
习惯,做率先垂范的引领者
教务处是学校业务管理的中枢部门。起着上承下行的作用。作为领导者的教务主任,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技能,还要能涵养自身专业功底,乐于探究专业领域。
在工作中。教导主任首先要起到率先垂范作用。在日常生活中要展露与书为友的学习热情,能主动将所看所感与部门成员推荐、交流;在业务历练上要勇于站在排头,坚守教学第一线;在专业上要能潜心钻研,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其次。在工作中教务主任要不推委。教务工作是繁重琐碎的,它需要有体力、有智慧、有奉献、有宽容的人来承担。因此,可以按此“四有”标准由公众选举教务处成员,而所有成员需共同遵循的原则是:工作中主动热情,相处中宽宏体谅,创新中追求完美,执著中乐观奉献,完成中优势互补,荣誉中谦让感恩。
三、提升教师业务能力成为习惯,
做素质教育的实践者
教师作为学校教学主流群体,队伍的整体素质关系学生的终身发展,不断提高教师素质是教务主任需密切关注的核心工作。开展专业引领活动,树立享受教书、享受教育、享受专业成长的教师生涯观;开辟有特色的校本研训活动,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涵养专业底蕴是每学期教务处管理的常规项目。业务讲座、业务培训、技能演练就是其中的三个主旋律。
一是业务讲座。每月安排一次内容不同的专题讲座,紧紧围绕提升教师人生观、育人观及教师修养、教学策略等方面,聘请校内外教育名家等作为可用资源面向全体教师开办讲座。多元的资源讲座拓宽了教师的视野,点燃了教师的教育激情。
二是业务培训。每学期结合学校计划制定两至三项的技能培训,培训内容要体现“三基三高”,三基,即教师的终身发展、时代需求、校本状况;三高,即目标高、成效高、内化高:适当开展业务培训——普通话、计算机操作、案例撰写、教育叙事撰写,教学设计、案例评析等,由学科主任主持培训。
三是技能演练。业务素质的提高是每个教师追求的目标。引领教师不断历练内功,培养骨干群体,让骨干发挥优势带动其他教师的有效途径是技能演练。教务主任要很好地利用演练机会,发现骨干,扶植年轻教师。
四、开展校园师生读书活动成为习惯,
做校园文化的倡导者
北台小学校园富有浓郁的书香韵味,在营建书香校园的历程中,教务主任为打造书香校园的七道风景线付出了自己的智慧和汗水。
第一道,校园周报:涵盖名家名篇介绍、学习方法、读后感、新闻速写,每周一期。第二道,关注读书:开辟专版以黑白为主调、图文并茂向学生推荐近期畅销儿童读物的内容简介,每周一版。第三道,广播读书交流:提供交流平台,以书会友,让学生围绕一本好书,多人畅谈感悟,每周一次。第四道,教师读书交流:采用多媒体演示的形式,将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精彩片段、读后所想生动地再现于屏幕。通过视觉和听觉引起教师的共鸣。第五道,经典文章的圈点批划:报刊、杂志的很多经典文章,不易被教师发现,学校领导在学习中获取信息后会在最短时间内告知教导处,教务主任会及时将文章打印发放给教师。第六道,班级品读同一本书:每学期班级师生确定同一本书,分阶段分章节共同品读,教师力求边品读边研评活动,提高学生的品读水平。第七道,寒暑假文化营养大餐:每年寒暑假,学校利用时间优势,为师生拟订并推荐文化营养菜单,结合高、中、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列出具体推荐书目方便师生自由选择。教师要在选择基础上精读一本书,用批注或撰写读后感方式交流学习成效,学生由语文教师负责反馈评价。
五、调研工作、夯实教学管理常规化成为习惯,做调研落实的监督者
教务主任日常工作中分量最重的是调研。首先,深入每位教师常规课堂随机听课,要带着帮扶调研之心,聆听教师的常规教学。关注班级学生探究欲望、学习习惯、表达能力、思维水平;注重教师对新课标理念的把握、教材的驾驭、鼓励性评价、教师激情等因素。课后就所见所感用鼓励商榷的语言交流,研究不适宜环节的调整策略,让教师悦纳建议。其次,调研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能清楚分析教师课堂教学中彰显的优势,由点及面全程宏观分析;对课堂教学存在的隐患要善于捕捉,是个体现象的,要正视平和沟通;是普遍现象的。要及时召开年级组及学科组会议,及时反馈强调,将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再次,调研要有严谨公正的态度。习惯倾听,公正对待每位教师的教学水平,不偏颇,不用印象看待课堂。最后,对调研情况,要反馈交流,汇总调研情况,使教导处每位成员在兼顾学科的同时,把关注点集中在学校的教学状态上。这样有利于后期工作的调整与部署,力争目标一致、导向一致、评价一致。
六、评价机制引领成长成为习惯,做教师专业发展的推动者
首先,流程量化考核。良好的校风、教风会使学校教师形成勤勉自律的好习惯。为充分调动教研组长参与学校管理的职能,学校本着“用人不疑”的态度,将备课、听课、学习笔记这些常规工作的评价权下放给教研组长,及时检查,严格督促。而将教研课、批改、教学反思、经验交流、技能演练、学科活动等列入主任考核项目,目的是凸显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考核。
其次,期末奖项。学校结合教师工作特点、学校发展需求。确定学期末九个项目的奖项评选,每个奖项都有评比条件和评比比例。教务处组织全校教师按照条件,通过自愿申报、年级组内介绍、民主投票的程序,最后学校评审组参考各项考核裁定。Ⅱ
作者单位 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北台小学
(编辑 王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