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社会热点 提升综合素养

2012-04-29 00:00:00王谦锋
基础教育参考 2012年16期

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利用多种有效载体,适时引导和激励学生积极关注和思考身边稍纵即逝的重大社会热点,不但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也是每一位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的思想品德教师必须关注的重大而又现实的课题。

多年来的教学探索证明,《时事直通车》这一教学实践活动在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开展,不但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推动了学生对学科课程的学习,成为学科课程强有力的延伸与有效的补充;而且也极大地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口语和书面表达、人际交往、团队合作、分析综合、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实践创新等综合素养和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责任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有知识、有文化、有策略的学生。这使学生的人文素养不断提升,综合能力不断增强,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时事直通车》实践活动的功能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把《时事直通车》的实践活动功能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可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自觉关注和思考身边重大社会热点和社会现象的良好习惯。二是可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搜集信息、筛选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三是可引导学生逐步提高自觉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身边重大社会热点和社会现象的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四是可引导学生逐步走出封闭的书本世界,自觉关注身边重大的社会热点问题,初步树立开放的胸襟和视野。五是可引导学生逐步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运用能力。六是可引导学生逐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族危机感,自觉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成才的崇高理想,逐步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奠基。

二、《时事直通车》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首先是专题预设。依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立足学生终身持续发展,面向中招考试的基本需求,结合本年度国际、国内重大社会热点,教师可事先设计以下12个热点专题。

一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专题;二是保障公民权利与实施依法治国专题;三是促进祖国统一专题;四是维护民族团结专题;五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专题;六是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与建设创新型国家专题;七是抑制房价物价、深化医疗改革、关注食品安全等民生专题;八是鼓励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专题;九是“三农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十是生态文明与建设“两型”社会(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专题;十一是保障青少年合法权益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自我保护专题;十二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专题。

其次是指导学生进行信息分类与整理。按照上述预设的12项专题,教师应要求学生建立“重大社会热点分类记录簿”,指导学生用最简洁的语言把每天新闻联播节目中收看到的各种新闻信息进行相应的归类和整理。同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报刊,或者利用自家电脑,通过网络,按照上述专题,对相关新闻信息进行补充性搜集、整理和归类。

为了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教师也可以按照上述专题,将学生划分为12个小组,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题,自主结合,共同收集、筛选、整理信息。

最后是交流展示,主要走好以下几步。

第一步,编制《时事直通车》。对学生搜集、整理的重大社会热点,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指导学生按照“热点回放”、“教材链接”、“考题演练”三个环节,循序渐进地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和多角度地运用教材相关知识来分析热点,然后依据中考题型指导学生编制考题,以分享各种新闻资源,体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再创造的快乐。这一过程需要在课前完成。

第二步,交流展示、资源共享。为了有效督促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时事直通车》活动,教师可利用课前三至五分钟时间,采用抽查的方式,由学生轮流进行交流和展示。在抽查时,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学号,也可以按照学生的校牌号,还可以对学生重新编号,事先公布,随机抽查。

进行这一步时,教师要提醒学生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内容,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绪,及时调控课堂。必要时,教师也可以在学生展示后,随机抽查学生对展示的内容进行简要的评价,或进行随机提问,以确保这一活动的实施收到预期效果。

第三步,适时点评。对于学生展示的内容和展示的过程,教师必须予以中肯必要的点评。对于表现优秀或展示内容翔实,分析角度多元,编制题目新颖、巧妙的学生,教师要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对于一些发现或暴露出来的问题,如联系教材角度单一、思路闭塞等现象的学生,教师要及时予以指出并指导其及时改进。对于重大的社会热点,教师必须及时提醒学生注意识记和理解。在把重大社会热点与教材相结合时,如果学生对其分析错误或分析不到位,教师必须予以及时的修正和补充。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调控好课堂,切实保障让学生在资源共享、表现自我的动态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品味到成长的快乐,从中不断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实施本课程的热情,不断提高学生的各种综合素养,为学生终身、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巧借社会热点,不仅可以提高思品课堂效益,更有益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师应该能够把它适时运用在教学之中。

作者单位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第三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 罗登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