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效率是教学质量的生命线。湖南省炎陵县城南小学立足学校实际,转变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由“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向全新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由此确定了“学、议、导、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作为这次课改的直接推动者,笔者简要谈谈“学、议、导、练”课堂教学模式的形成与确定。
“学、议、导、练”课堂教学模式的形成。首先,考察学习,转变教学观念。城南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领导小组学习山东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理论材料,学校领导赴江苏洋思中学考察学习。学校领导学习回校后随即召开了全体教师动员会,就学校推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有关工作进行广泛地宣传动员,使教师们认识到:办学理念决定学校的发展,教育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其次,树立教育理念,确定课改目标和模式。城南小学站在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的高度,树立“教孩子六年,想孩子一生,对孩子的一生幸福负责”的教育理念,一方面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确定“学、议、导、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明确目标,自学感悟。教师要让学生明确目标,即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怎么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的环节,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如教授语文,就要求学生查一查、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教授数学,就要求学生看一看、做一做、猜一猜、证一证。学生要在教材、学案上圈、点、批、划,完成自学要求,掌握知识并形成能力。
“议”——分组探究,展现提升。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合作学习,针对“学”环节中的问题来讨论。学生充分展现自我,落实学习目标,掌握知识。此环节是解决学习内驱力的“金钥匙”。学生大多喜欢表现自己,教师只有充分让学生展示,才能激发学生比、学、赶、帮、超的兴致和愿望。这能让学生们共享学习成果,共同解决学习疑点。
“导”——教师点拨,释疑解惑。教师针对“学”、“议”环节中学生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进行点拨讲解,使教师的“教”真正效力于“导”,服务于“学”。教师要着力于引导,变死学为活学;着重于疏导,变难学为易学;着手于指导,变学会为会学。通过教师的“导”,实现教学相长,解决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
“练”——练习测评,巩固重、难点。教师让学生当堂练习、巩固,当堂对其评价。练习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实践的主要形式,是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它能巩固所学的知识,训练思维,发展能力。“练”这一环节具有多方面的作用。一是学生利用课内充裕的时间,把作业做完,课后可以快快乐乐地玩,真正实现减负。二是课内有安静的环境,有利于提高练习效率。三是当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后,进行当堂评价,师生共同评议,让学生自我校对,可以使学生及时发现错误并及时订正作业。这样当堂校对、当堂更正,把错误消灭在课内,可以及时弥补知识缺漏。所以说“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师生过重负担的有效环节。
通过城南小学的教学实践发现,“学”“议”“导”“练”教学模式能够达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要求,创造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环境,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系湖南省炎陵县城南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 黄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