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教学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2012-04-29 00:00:00徐丽娟
基础教育参考 2012年12期

在外研版新标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只注重U—nit1、Unit2的教学,而将Unit3language in USe(语言运用)的课变成练习课。教师忽视语言运用在学习中的作用,致使学习者语言运用意识淡薄,在实际交际场合暴露出运用语言时存在的问题。久而久之,语言运用环境的构建者——师生之间缺乏感情沟通和知识信息的交流,学生基本处于被动状态。学生运用语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和激发,进而影响学生运用语言的动机、兴趣和能力。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体系逐步形成,互动式教学作为一种策略,已在课堂教学上备受推崇,广为运用。互动教学是指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的交流中,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英语语言运用课堂上实施互动式教学,可以“话题”为中心分步实施。笔者将结合外研版新标准Book3 Mod-ule 6这一模块的话题Envi-ronment(环境)的教学为例,具体谈论整合步骤。

第一步是话题导人。所谓话题的导人,也就是呈现问题。通过导入话题,来激活学生心中的相关词汇、词组、重点语句。在选用Environment(环境)为这一模块的话题时,笔者首先讲述假期外出时,看到一些垃圾破坏心情的情景话题,引出问题What isthe environment today like(今天的环境像什么)?教学中,通过猜测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起到引出话题的作用。然后呈现环境现状,让学生用英语进行表述。学生既复习了有关环境表达的相关词汇、词组、重点语句,又创设了一个语言运用的特别情景。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在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得以表现。一方面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通过听故事、猜游戏形成了活跃的课堂氛围,营造出了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培养了主体意识、参与意识,达成互动式教学的前提;另一方面通过师生对话,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序,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便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

当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热情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不同意见。对学生的见解,教师不要急于评论,更不要武断否定。教师对标新立异的见解要尽可能给予鼓励性评价,对学生的偶然失误要持宽容态度,当学生的见解出现错误或偏颇时,应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自我矫正。

第二步是讨论问题。从生生互动、综合互动到话题讨论。这一步是知识的具体内化过程,是对相关语言知识的运用。通过讨论“why is the

environment

soterrible(环境为什么如此可怕)?”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生生互动、合作学习的形式,进一步明确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通过小组活动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通过组际互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师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环境问题,也就达到了复习环境内容的语言知识点的目的。采用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让师生、生生间形成互动,创设出一种自然的语言运用环境,可以让学生在参与和互动中学会学习、创新、合作。当然,学生在积极学习、认真思考、热烈讨论的过程中,遇到障碍与矛盾时,教师要及时进行点拨,为学生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帮助他们开拓思路,突破难点。教师的点拨要适时适度,要通过简明客观的语言,启发学生解决相关问题。

第三步是解决问题。通过组际互动、综合互动,让学生把所掌握的大量语言知识,转化为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如笔者在学生讨论结束以后,接着让他们听有关环保的一段文章,以此训练学生的听力,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解决环保问题的办法。另外,笔者还特意引出本模块的一个语法知识:前缀及后缀。在有关环保的语篇中复习本模块“前缀及后缀”的语法点,实现话题、功能与结构的有机结合。通过师生、生生、组际互动使语言运用达到一个高潮,从整体学习过渡到学生个体的认知,更好地渗透个性化的环保意识。笔者让一个学生做小老师,对别的学生进行采访并do a report(做一个报道),起到示范作用,然后要求全班学生都行动起来,共同寻找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互动式教学的设计是否有效,一经课堂教学便见分晓。但“见分晓”并不等于教学的终止。互动式教学要求师生不能仅仅停留于“见分晓”,还应在“见分晓”的基础上,及时进行反思、评价和总结。课后的反思、评价既是双向的,也是互动的。教师总结教学效果,学生总结学习效果,并通过个别交谈、座谈、问卷等形式进行师生交流,共同探讨,共同改进,共同提高。反思与评价可在一节课后进行,也可在一篇课文、一个单元、一个章节教学后进行。当然,互动式教学课后的反思、评价都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使整个教学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现代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可持续发展的潜能。互动式教学主要是通过诱发主体意识、参与意识,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实践证明,互动式教学是一种有助于教学主体“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自我发展”的教学模式。语言运用课教学与互动教学模式有机整合,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够帮助学生锻炼语言运用能力,灵活生动地输出日积月累的知识。

作者单位浙江省义乌市后宅中学

(责任编辑 黄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