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首相野田佳彦访华
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邀请,日本首相野田佳彦于2011年12月25日~29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野田佳彦就任日本首相以来首次访华。
国家主席胡锦涛、总理温家宝分别同野田佳彦举行了会谈。两国领导人对中日关系发展给予了积极评价。在谈到朝鲜半岛局势时,胡锦涛说,朝鲜保持稳定和发展,符合有关各方共同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中方愿同包括日方在内的有关各方一道,为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实现半岛和东北亚持久和平和长治久安而共同努力。温家宝表示,中方愿与日方深入研究新形势下中日经贸合作的发展方向、重点领域和有效举措,协商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野田佳彦表示,日方愿继续按照日中四个政治文件精神,加强同中方的高层往来,以及政党、议会和民间交流,密切在重大地区和全球性课题上的沟通合作,携手应对挑战,为推动双边关系发展,促进地区和平与繁荣作出积极努力。
□ 金正恩被推举为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
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会议2011年12月30日在平壤举行。会议宣布,根据已故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在2011年10月8日的遗训,推举金正恩为人民军最高司令官。
据报道,会议通过了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决议《关于按照伟大领导者金正日同志的遗训在强盛国家建设中掀起大高潮》。决议指出,朝鲜军队和人民决心遵循金正日的遗训,在金正恩的领导下把社会主义强盛国家建设事业和主体革命事业进行到底。决议高度评价金正日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光辉业绩,强调全体党员、人民军官兵和人民要在金正恩的领导下,化悲痛为千百倍的力量和勇气,为主体革命的新的伟大胜利更加努力奋斗。决议呼吁全面弘扬金正日的主体的文化建设思想,把朝鲜转变成为21世纪的文明强国。
金正日于2011年12月17日逝世。12月24日是金正日担任人民军最高司令官20周年。
□ 我货船和缅甸巡逻艇在湄公河遭非法武装袭击
2012年1月4日湄公河缅甸境内发生袭击船只事件,四艘中国货船和一艘缅甸巡逻船遭袭。
据泰国警方透露,4日凌晨缅甸万崩码头附近发生了非法武装向缅甸巡逻船和中国货船发射火箭弹的事件,严重影响湄公河正常航运。非法武装向船只发射了可能为M79的火箭弹,第一枚落入水中,第二枚在巡逻船周围爆炸。由于事发深夜、目标不清,缅甸巡逻船没有进行有力还击。遭袭船只共五艘,包括一艘缅甸巡逻船和四艘中国货船。中国货船为宝寿8号、宝寿9号、源丰号和一艘原名任达3号的油船。所幸中国船只未被击中,但很多船员对刚恢复的湄公河航运安全状况产生担忧。
2011年10月5日,我货船在湄公河遇袭,13名船员被打死,此案目前正处于审理的关键阶段。据泰国副总理差林表示,虽然嫌疑人否认指控,但泰国警方已经掌握充分证据。泰国部分军人涉嫌此案,此外还有其他人员涉嫌案件。
□ 伊朗军演向西方发警告
伊朗于2011年12月24日~2012年1月2日举行代号为“守卫90”的大规模军演。此次演习分四个主要阶段,军演所涉区域从霍尔木兹海峡起,向东覆盖阿曼湾,直至亚丁湾和印度洋北部公海,区域长达2000多公里,是伊朗海军“首次在如此广阔水域军演”。伊朗海军司令萨亚里12月22日曾表示军演有意演练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可能性。对此,美国军方人士作出表示,称已经做好战斗准备,不会容忍伊朗封锁堪称海上石油运输“生命线”的霍尔木兹海峡。不过,一些美国官员认为,伊朗扬言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纯属虚张声势。
欧盟外交官2012年1月4日透露,欧盟各国就禁运伊朗石油初步达成共识,美国对此表示欢迎。2011年10月以来,伊朗与西方的关系急剧恶化。观察家认为,伊朗选择在敏感时期、敏感地点举行军演,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向西方展示伊朗军队实力和在公海的防御能力,传递出“伊朗已准备好随时应战”的信息,警告西方不要轻举妄动。
□ 美总统初选首战罗姆尼险胜
美国2012年总统选举的首场初选结果当地时间2012年1月4日凌晨1时艰难出炉,前马萨诸塞州州长米特·罗姆尼以极其微弱的优势险胜。
根据艾奥瓦共和党党部公布的最后计票结果,罗姆尼最终获得30015票,得票率24.6%。前宾夕法尼亚州参议员桑托勒姆获30007票,得票率24.5%。罗姆尼最后只赢了桑托勒姆八票。得克萨斯州众议员保罗的首战成绩不俗,赢得了26219票,得票率21.4%。前众议长金里奇获得16251票,得票率13.3%。这场初选是于3日晚开始进行,参与选民12万人。罗姆尼和桑托勒姆都是这场初选的大赢家。根据艾奥瓦州选后数据统计,罗姆尼赢得了当地大部分人口稠密地区的选票,而桑托勒姆赢得的是地广人稀的大片农业区域的选票,两人阵线分明。
□ 阿盟观察团赴叙利亚考察
苏丹将军达比率领的阿盟观察团2011年12月26日抵达大马士革,开始对叙利亚危机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地考察。观察团进入叙利亚后,分成五个小组分别赴霍姆斯市、大马士革农村省、伊德利卜省、德拉市和哈马市等地视察。考察是阿盟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旨在制止叙利亚流血并创造条件开始当局与反对派之间的对话。
在各方博弈中,叙利亚安全局势持续恶化。据报道,一辆载有四名阿盟观察团成员的汽车12月28日在霍姆斯遭到一群武装人员围困。分析人士指出,阿盟观察团考察期间,有关各方都试图向观察团展示他们的诉求和“真相”,争取在未来解决叙利亚问题的过程中赢得更多支持,因此可能还会爆发更大规模的游行抗议活动。阿盟2012年1月3日发表的一份声明说,阿盟调解叙利亚问题的部长级委员会7日将在开罗开会,评估阿盟观察团在叙利亚的行动。
□ 奥姆真理教骨干逃亡17年自首
日本奥姆真理教骨干成员平田信在2011年最后一刻向警方投案,结束近17年逃亡生涯。
平田信于2011年12月31日晚到东京警视厅丸之内警署投案。平田现年46岁,1987年加入奥姆真理教,1995年5月遭警方通缉。平田涉嫌参与1995年东京目黑公证处事务长假谷清志遭绑架并致死案,并涉嫌在东京一座公寓安放定时炸弹。他还涉嫌参与1995年东京地铁沙林毒气袭击,该案导致12人死亡,大约5500人受伤。平田投案后,还有两名奥姆真理教成员受警方通缉。日本最高法院2011年11月维持对奥姆真理教成员远藤诚一的死刑判决,从而结束对这一邪教所有被告的司法审理。奥姆真理教189名成员受到指控,全部定罪。包括教主麻原彰晃在内,13人被判处死刑。
□ 美国宣布对沙特近300亿美元军售
美国白宫2011年12月29日宣布,美国将向沙特阿拉伯销售总价值近300亿美元的军事设备。
白宫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说,美国与沙特政府已签署总额294亿美元的军事设备销售协议。根据该协议,美国将向沙特销售84架F-15SA型战斗机并帮助沙特空军升级其现役的70架F-15S型战斗机。同时,协议还涉及零部件、培训、维护、后勤等内容。美政府官员曾表示,向沙特出售这些军事设备有助于美国实现其外交目标,加强美国在中东地区利益的安全。美国媒体认为,美国政府担心在美军本月全部撤离伊拉克后,伊朗在海湾地区的影响力可能上升。在这种情况下,美政府谋求通过加强海湾盟国的军事实力来遏制伊朗。
□ 乌克兰前总理季莫申科正式入狱服刑
被判七年监禁的乌克兰前总理季莫申科于2011年12月30日正式入狱服刑。
据乌克兰媒体报道,季莫申科是在30号早上8点钟乘车从基辅出发,并于当地时间的中午1点半左右从基辅的一个看守所被转押到了乌克兰哈尔科夫的一个女性监狱。季莫申科将在这里渡过自己七年的牢狱生活,据悉她将和普通犯人一样接受改造,不会受到什么特殊的待遇。一直对季莫申科案表示关切的欧盟30日发表声明,要求乌克兰政府对季莫申科服刑监狱的现状和她被转押至监狱一事做出解释。欧盟认为,乌政府对于季莫申科一案的审理和判决存在政治动机,不符合司法领域透明独立的国际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