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朗德单挑萨科齐:决战法国大选

2012-04-29 00:00:00王朝晖
世界知识 2012年5期

截止到萨科齐宣布参选,法国共有12名准候选人加入这场群雄逐鹿,而人们心里都清楚这场竞争最终还是萨科齐与奥朗德之间的较量。

群雄逐鹿

2月15日,随着现任总统萨科齐在法国电视一台宣布“我是候选人”,喧嚣多时的法国大选才算真正进入高潮。在2月上旬的英国《经济学家》杂志中,现任总统萨科齐、社会党候选人奥朗德、“国民阵线”领导人马琳·勒庞以及中间派候选人弗朗索瓦·贝鲁被并排在一起,他们是现今民调支持率最高的前四名候选人,成为新一届法国总统选举的“主要演员”。

在过去的一年中,法国政坛变数可谓多多,然而最大的变数莫过于社会党候选人多米尼克·施特劳斯一卡恩的离去。去年5月14日,正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的卡恩因涉嫌性侵在美国被捕,顿时舆论哗然。由于法国当前最大的问题是经济问题,而卡恩又是这方面的专家,在出事之前,他对现任总阵线领导人马琳·勒庞一直是本次法国大选中不能绕过去的人物,但由于“国民阵线”一直被法国主流政坛视为“异类”,马琳不被看做是问鼎法国最高权力的有力竞争者。2002年,马琳的父亲老勒庞曾率领“国民阵线”杀入大选的第二轮,对法国朝野上下和欧洲政坛震动极大,最终在第二轮中被法国左右翼联手击败。现如今,马琳面对的问题更为严峻。法国宪法规定,总统选举候选人应获得500个民选代表的签名,方能成为正式的候选人。虽然马琳的民调支持率位列第三,但因尚未获得足够的民选代表签名,很有可能因此错失选举资格。对此,排名第四的中间派候选人贝鲁表示,极右翼不能参加选举是民主的“混乱”,愿意提供给极右翼一些民选代表签名。贝鲁的算盘是,如果马琳最终无法参选,他可以分流更多极右翼选票,而如果马琳参选,则能增加首轮投票的悬念,贝鲁也有机会实现突围。

截止到萨科齐宣布参选,法国共有12名准候选人加入这场群雄逐鹿,其中还包括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但人们心里都清楚,这场竞争最终还是萨科齐与奥朗德之间的较量。

奥朗德:最有力的竞争者

如果不是卡恩败走“桃花运”,社会党现任第一书记奥布里夫人难以服众,奥朗德可能永远都是法国政治舞台上那个“熟悉的陌生人”。2010年10月,当他宣布参选总统时并不被人看好,但在社会党六位候选人电视辩论之后,他迅速征服了党内的观望者以及那些对他持怀疑态度的民众,最终在一场党内初选中拔得头筹,成为社会党候选人。

弗朗索瓦·奥朗德与法国前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两人名同而姓不同,但颇有渊源。1981年密特朗初任总统时就对才华出众的奥朗德颇为赏识,指定他担任总统府的特派员。30年之后,奥朗德对这段经历仍记忆犹新,以至于他在起草竞选大纲时还效法了密特朗:密特朗将竞选纲领命名为“建设法国的110条提议”,奥朗德则称之为“我对法国的60个承诺”。他在这份长达41页的题为《改变,自此开始》的宣言中郑重写道:“这是我的承诺,我将恪守我的承诺。”他将法国当前恶劣的经济与社会状况归因于近十年来希拉克和萨科齐任内执行的政策,要求在就业、教育、卫生、住房、税务、能源、环境等方面做出改变,特别是更新税制,更多地向大企业、大金融机构征税,为中小企业建立投资银行。他强调要在教育部门设六万个岗位,保持目前的公共服务,维护电信、铁路、邮电等部门的公营性质,保证所有人都能享受免费医疗,对萨科齐推迟退休年龄的法案重新谈判。他还提出取消总统豁免权、加强议会权力、给予外国人地方选举权等加强民主的措施。尽管宣言2012年1月26日才面世,但由于它满足了当前法国中下层民众的要求,承诺为法国人争取实实在在的利益,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同。

奥朗德的这套措施看似美好,却与法国现状差距甚大。他的很多社会措施如增设岗位、增建社会住房等均是建立在法国经济增长率0.5%的基础之上的。2011年法国经济虽增长1.7%,但有预测显示,2012年法国将陷入衰退,何时恢复增长尚不确定。目前法国饱受希腊、葡萄牙等债务危机牵连,标准普尔和穆迪两大机构已相继降低法国信用评级。现如今法国公共债务高达1.69亿欧元,占GDP近85%,预算赤字占GDP的5.3%,奥朗德希望到其五年任期结束时实现国家预算零赤字的愿望恐难实现。最后,法国当前最大的问题不是保持过去的生活方式,而是要进行深刻的社会福利制度改革,以适应社会老龄化、国际经济竞争力下降等现实。他目前的措施似乎只能治标而不治本,所以很多有识之士并不赞同他的想法。若萨科齐能在这几个方面对他集中展开攻势,奥朗德阵营恐怕就只有招架之功了。

不过,奥朗德毕还是有很多优势的:一是参选早,与社会中下层、青年人接触多,积累了大量人气。二是形象佳,他温和亲民,善于倾听,注重集思广益,这些都是其竞争对手所不及的。

萨科齐的苦恼

萨科齐参选总统早已不是秘密,是执政党的一致支持,更是他个人的强烈意志与信念的推动。他知道法国最需要什么——通过改革避免法国大国地位的衰落。遗憾的是萨科齐有些“生不逢时”,在危机和衰退时推行改革,遭遇到的只能是不理解。因此尽管他四面出击,支持率却一路下滑,最低时只有20%左右。目前多方面迹象显示,他将与奥朗德共同杀入选举第二轮,但他在第二轮的支持率将只有42%,而奥朗德领先他16%,达到58%。

即使在这样艰难的时刻,萨科齐所思所想仍是“改革”,1月29日他宣布要将增值税从19.6%上调到21.2%。2月15日,他宣布此次参选的口号是要建立一个“强大的法国”。他表示,希望法国人认识到,只有法国强大了他们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他强调:“21世纪的法国不能与世界脱节,未来法国若希望继续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模式,必须继续改革。”萨科齐要以“改革”来重振威望,要通过这样一种敢想敢干、雷厉风行、只为法国考虑、丝毫不顾及自身利益的正面形象,吸引那些一贯支持他的法国人。他还要以“改革”来振奋民心、争取民心,但民心犹不可测,当前法国人最关心的是经济问题,是何时能走出危机,何时能提高购买力,何时摆脱高失业率。至于安全、移民这些问题,虽为法国人所关心,但毕竟不在首位。目前民众对萨科齐的不满率已达68%,原先追随他的一部分人已因失望投向了极右派国民阵线候选人马琳·勒庞,她目前的声望仅次于奥朗德与萨科齐,支持率超过15%。还有一部分人转向了中间派的贝鲁。这种局面对萨科齐来说确实难言轻松。

对萨科齐参选不利的因素还有很多,例如,近年来他的多位亲信、政府部长或被牵扯进腐败案件,或因言论偏激而广受质疑。又比如,他利用职权为子谋职、生活奢靡等新闻频出,对普通民众态度粗暴言论疯传网上,个人形象严重受损。他的执政风格也饱受诟病,如独断专行、善于作秀、与工会关系不佳、与大企业关系亲密等,均成为诟病的目标。最近德国总理默克尔支持他参选,也被视为萨科齐的“狐假虎威”之举,尤其是在当前法国人极不赞成德国对待欧债危机的态度的情况下,部分人质疑他这是“牺牲了法国立场”之所得。

一决雌雄,时不我待

奥朗德与萨科齐同属一代人,他们一个58岁,一个57岁,都曾担任过党的领袖,都年纪轻轻当选议员,都在政坛上摸爬滚打多年。但他们又有很多不同:奥朗德遇事冷静,萨科齐冲动易怒;奥朗德温文尔雅,萨科齐坦白直率。他们二人目前在选举大棋盘上可以说是旗鼓相当,势均力敌。

决战已不可避免,但这不是一场“双赢”的战斗,两个人应该都意识到了时间的宝贵,要以最快的速度、最有力的武器打击对手、保全自己。目前,虽然奥朗德支持率高于萨科齐,但也并非胜券在握,他既要巩固自己的阵地,又要争取不让对手抓住自己的弱点——没有政府工作经验、对外交不熟悉、左翼阵线分裂严重等。而萨科齐也并非无路可走,他长期执政、对内政、外交特别熟悉,特别是其突出的外交成就等均是竞选王牌。当然,好的竞选纲领仍是萨科齐制胜的法宝,目前萨科齐还没有完全拿出这一纲领。进入第二轮选举后,萨科齐也有好牌可打,中间派、极右翼的选民极有可能仍倾向萨科齐。此外,现在还有42%的选民没有打定主意投谁的票,萨科齐必须尽快稳定民意支持率,缩小与奥朗德的差距,给对方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这样,出奇制胜也并非完全没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