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是美国的最佳选择
【美】《福布斯》2012年8月20日
Harry Binswanger(哲学家、作家)
罗姆尼和奥巴马正在比谁更爱国,向来意见不合的“驴象”两党居然在生产外包是不爱国这件事上达成了一致。然而,这种保护主义论调非常荒谬,雇佣美国人,远不是爱国,而是反美国。美利坚精神意味着个人主义,雇佣美国人却是一种集体主义做法,这不是理性的爱国主义,而是一种原始的部落文化。经济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一样令人厌恶。
购买海外劳动力,对包括美国工人在内的每个人都有利。比较优势法则告诉我们,外包并不会带来灾难,只会改变美国人的专业分工。外包反映出国际贸易中的双赢特质。雇佣美国人反映的却是一种零和思维,即中国人越富,美国人就越穷。国家利益并不会如此冲突,他国的繁荣也是美国的利益。是时候放下仇外和妄想了。没有人会从其他人的贫穷或无能中获益。(徐刚)
中国为何会对美国产生战略焦虑
【美】《外交事务》2012年9/10月
美国人普遍认为:自从尼克松开始,美对华力图释放善意,帮助中国现代化:将中国推入全球经济;使中国能获得市场、资本和科技;帮助中国培养人才;防止日本再军事化等等。但对美国的战略意图,中国学者往往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一是依据中西文化背景分析,中国是内敛而和平的农耕文明,而美国是崇尚扩张主义的海洋文明。第二,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政治理论分析,认为中美关系实质体现了资本主义体系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压榨和剥削。第三,按照西方流行的进攻性现实主义评判,认为美国注定要寻求削弱中共政权,并将中国变得更亲美。因此,不管何种观点,中国倾向于认为美国对中国国家安全构成了威胁。而这种假设导向一种悲观的结论:中国崛起必然招致美国的阻抗。(董春岭)
决斗,奥巴马对罗姆尼
【美】《大西洋月刊》2012年9月
James Fallows
今年的大选罗姆尼处处放低身段,鉴于以往经验,奥巴马若轻视对手,那就大错特错了。罗姆尼的演讲能力并不突出,很多时候表现得很不自然,但在辩论中,罗姆尼没有一次出现大的纰漏。奥巴马与罗姆尼的辩论将是本次大选的“胜负手”。罗姆尼性格沉稳,思路敏捷,对局势判断准确,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但如果让他即兴发挥,就很可能出错。奥巴马辩论技巧更高,尤其精于防御和反击,但多数辩论议题都对他不利,“改变”口号已不受欢迎,而且准备时间也没有对手多。通常来说,挑战者都会在前几次辩论中占得上风,不过最关键的还是最后阶段的辩论。不管怎样,奥巴马将遇到一个比四年前的麦凯恩更强的对手,辩论场将是两人一决高下的重要阵地。
(李峥)
班苏达:“我们并未针对非洲”
【英】《新非洲人》2012年8月
2012年6月15日,来自西非国家冈比亚的女律师法图·博姆·班苏达接替刚卸任的阿根廷人路易斯·莫雷诺·奥坎波,宣誓就任国际刑事法院总检察长。在就职仪式上,班苏达表示“深感荣幸”,称将在未来九年的任期内,竭尽全力履行职责。班苏达生于冈比亚的一个公务员家庭,2004年8月当选国际刑事法院副总检察长,2011年经《国际刑事法院规约》缔约国代表选举决定,当选总检察长一职。此外,她还是担任这一职务的首名女性,更是首位来自非洲国家的总检察长。迄今,国际刑事法院所受理的一切案件均与非洲国家有关,很多非洲国家领导人批评国际刑事法院把关注焦点集中在非洲是“不公平的”。为此,班苏达在专访中特别强调:“我们并没有针对非洲”。
(杨之桄)
“中国衰退论”是谎言
【日】《经济学人周刊》2012年8月28日
藻谷俊介(斯芬克斯投资咨询公司董事长)
最近有知名学者指出“中国经济可能已发生大问题”。但实际恰好相反,中国经济指标5月起复苏,6月则更加明显。反映内需的5月和6月进口金额平均值达历史最高水平,5月美对华出口、6月韩对华出口大幅增加都可证明这一点。矿工业生产5月和6月也转为正增长。最近六个月内需消费平均值同比增长近20%,汽车销售状况很好。涉华企业业绩同比增长率看似较低,但实际主要原因是去年夏天各企业对华出口处于高位,并非当前表现不佳。因此,“衰退论”不是对未来的预测,仅是慢了半拍的总结。当然,从日韩经验来看,我认为中国经济增速数年内难免降至5%。但以统计数字造假为由宣称增速明年将降至3%则纯属造谣。有人以6月用电量同比增长4.3%、矿工业却增长9.5%的例子批评统计造假,但我认为这种看法忽视了两年气候不同带来的影响。观察修正后数据可知,用电量真正减少是在去年年末,现已见底回升。中国的复苏已被本国与西方发布的数据同时证明,即使不相信中国政府,结论也不会改变。(徐永智)
奥巴马:另一个四年?
【英】《经济学人》2012年9月1日
在奥巴马第一个不尽如人意的总统任期接近尾声之际,他需要一些令人信服的理由来争取连任。四年前在丹佛,当时还是总统候选人的奥巴马信誓旦旦地向选民承诺他将改变美国,表示将抛开党派分歧,重建民众信心,将地球从全球变暖的危机中解救出来。而四年后,当他再次启动竞选之旅时,曾经承诺的目标却几乎无一达成。美国的失业人数比四年前增长了三百万人,而国家债务也增加了五万亿美元,两党相互争吵不断,而其主推的医改法案更是遭致一片指责。在国际上,中俄实力上升让美国感到担忧,而包括伊朗核问题在内的一系列危机更让奥巴马政府有些力不从心。
不过,奥巴马也并非一无是处。毕竟他接手的是个刚经历金融危机的美国。尽管如此,其经济刺激政策还是避免了美国陷入二次危机,挽救了美国汽车工业。在外交上,他及时校准了外交政策,并成功击毙了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
按照惯例,现任总统一般均能连任,而第一任期尚且一路坎坷的奥巴马,其连任道路更是布满荆棘。(叶天乐)
杰拉尔德·豪沃斯
(Gerald Howarth)
【马】《亚洲防务》2012年7/8月
现任英国国际战略大臣的杰拉尔德·豪沃斯生于1947年,从小就学于英国温莎寄宿小学、哈利伯瑞中学等,学习成绩优秀,屡获奖学金。长大后,豪沃斯进入南安普敦大学攻读英文,获得学士学位。在校期间,他参加航空兵中队,1965年获得飞行员证,并于1968年进入皇家空军自愿者后备队服役。1971年~1983年,豪沃斯一直从事国际银行业务,并做到渣打银行银团贷款部经理。1983年,豪沃斯开始进军政坛,但到1992年为止,他除了担任较为边缘的议员外,主要担任议会私人秘书。1987年~1991年,他是议员迈克尔·斯宾塞的议会私人秘书;1991年12月至1992年4月,他成为玛格丽特·撒切尔的议会私人秘书。但从此以后,豪沃斯的仕途越发顺畅。1993年,豪沃斯被提为奥尔德肖特市候选人,并于1997年当选市长。1997年~2001年,豪沃斯担任英国民政事务专责委员会委员;2001年~2003年,他成为英国防卫委员会副委员长。2010年5月,豪沃斯被任命为国防部议会副大臣,也称国际安全战略部长,主要负责国际防务战略与关系、国防外交和国际防务机构、防务出口等。
(陈庆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