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方法及技巧

2012-04-29 00:00:00郭建明
中学政史地·初中 2012年10期

材料解析题是各地历史中考中的重要题型,具有较强的灵活性、知识性、综合性,注重考查课本知识及课外知识,注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如果知识面窄,没有掌握好课本内容,在解答材料解析题时就会出现“离题千里”、难以得分的情况。目前,在河南省历史中考中材料解析题所占分值为全卷总分值的60%,由此可见解答好材料解析题对于提高历史中考成绩十分重要。那么,如何才能解答好材料解析题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方法及技巧。

在解答材料解析题时,可以遵循以下解题方法:

1 找出材料“三要素”法,即从材料中找出时间、地点、人物。

找出材料“三要素”,就能以此为线索,“顺藤摸瓜”,找出与材料“三要素”相关的历史事件。之后,分析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结果和影响等,进而找到问题的答案。

2 找中心、抓关键、看出处法。

从材料中找出关键句、中心句,分析材料出处,有利于深刻理解材料,明确答题方向,正确回答问题。在利用这种方法解答材料解析题时,一般情况下应“抓两头、看中间”。“两头”是指材料第一句和材料最后标明的出处,材料第一句往往反映了材料的中心意思,材料的出处对于解题往往有提示作用。

3 联系法。

把各段材料联系起来分析思考,把材料与设问联系起来分析思考,把课内外知识联系起来分析思考,有利于拓宽解题思路,正确回答问题。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联系:

(1)找材料与设问之间的联系。先在设问部分找出关键词,然后根据关键词去材料中找相应的关键词句。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分析,结合相关的课本知识,对号入座,准确地组织答案。

(2)找材料与课本知识之间的联系。“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这就要求我们把材料中的重要信息与课本中的史实、观点相联系,确认材料与课本中的哪一单元、哪一课内容相关联,这样解题的大方向便明确了。

(3)找材料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先找出材料题的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分析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这样就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

在解答材料解析题时,应掌握以下解题技巧:

1 阅读材料时要注意整体与局部相结合,既要阅读所有材料,又要把握各段材料的中心句。

2 问什么答什么。

在回答问题时,应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统一,“问什么答什么”,紧扣题意,论从史出,避免脱离材料、随意发挥、答非所问。

3 在组织答案时应做到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书写工整。

4 根据设问分值回答问题。

对于分值大的设问,回答时要详尽些;对于分值小的设问,回答时要简洁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