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经济增长缓慢,基本靠商业赞助及个人捐赠和票房存活的美国众多交响乐团正面临空前危机。这一波经济浪潮已从以费城为代表妁传统强团及小型乐团开始,逐渐向构成美国中流砥柱的大型乐团蔓延,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欧美乐团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受到这轮危机的波及,通常8月下旬便应该启动的演出季至今仍没有动静的乐团不在少数,如亚持兰大交响乐团、明尼苏迭交响乐团、圣保罗室内乐团、印第安纳波利斯吏响乐团和圣安东尼奥交响乐团等。享誉盛名的芝加哥交响乐团也因为劳资纠纷差点断送了自己在卡内基音乐厅的演出。仅是在两三年前,这些乐团可都是美国乐团中经济状况和艺术质量都处于上升势头的佼佼者,其中“亚特兰大模式”和“圣保罗”模式还被全球业内人士尊为楷模竟相学习效仿。尽管已成功走出破产保护,费城乐团也是靠重組才获得新生——105人的乐团缩编为35人并集体减薪15%。
和菱国类似,欧洲的古典音乐机构严重依赖政府拨款存活,因此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中,欧洲乐团随着政府缺钱而日渐困顿,其中重灾区在荷兰、德国和意大利。因为政府缩减预算,荷兰几乎要关闭享誉盛名的荷兰广播爱乐乐团,后来在乐师的集体抗议和社会运作下收回成命。德国在过去十年中的乐团数量从135支减少到了103支,减幅接近四分之一。其中大部分的乐团遭到合并,最新的例子是同属西南德广播公司旗下的弗莱堡与巴登巴登乐团合并,之前则有萨尔布吕肯和凯撒斯劳膝两支乐团合并咸德国广播爱乐乐固。
在英国,相当于文化部的英国文化委员舍拨款降幅迭15%。乐团和歌剧院纷纷勒紧裤带应对政府的紧缩政策,比如伦敦爱乐乐团通过减少音乐会场次和取消音乐家的固定停车位来缩减开支。
而亚洲尤其是中国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已经吸引了全球各方的目光,在此大环境下。也就不难理解过去六年来欧菱一流乐团成群结队地来到中国演出,其中由镜率较高的有马林斯基剧院乐团、费城乐团、伦敦爱乐乐团、伦敦交响乐团、BBC交响乐团、NDR北德广播交响乐团和雏也纳爱乐乐团。
中国已经成为在亚洲仅次于日本的西方乐团巡演地。
中国剧院割据拉高演出市场
除了经济发展和政府加大文化投入。为海外乐团来华巡演制造有利条件的主要有两大直接因素,其一是国家人剧院的建成对高端演出市场起到了一呼百应的作用;其二。全国各地音乐厅和剧场的大肆兴建保证了地方土对演出內容无底洞般的需求。一些在四五年前毫无竞争力或缺乏影响力的城市因为一流硬件的崛起而逐渐出现在西方乐团巡演的版图上。其中既有在北上广周边的省会或直辖市,也有新兴的二三线城市,如苏州文化艺术中心、武汉琴台音乐厅、西安音乐厅、天津大剧院、徐州音乐厅、青岛大剧院、广州大剧院、深圳音乐厅等。
这些场所之间互相连结,抱团而生。在这个链条最上方的是国家人剧院一上海大剧院一广州大剧院的三强院线。阵容最为强大的是市场经营较早的保利院线,囊括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和北京、深圳、杭州、武汉、青岛、沈阳等地的保利剧院和加盟剧院共24家。跃跃欲试的有中演院线,
目前划入版图的包括广州大剧院:还有驱动传媒,管理着天津大剧院、天津音乐厅、徐州音乐厅以及石家庄和南京的剧场,以及以地域划分的自发性质的剧院或音乐厅联盟,比如华东、华北、江苏、中部、北部等,这些院线或联盟以相对松散的形态结盟,共享更多的是信息井不是资源。
2007年底国家大剧院的落成开幕改变了中国的高端演出格局,也无意中抬高了演出市场价码。如今,正步入正轨的国家人剧院在近一年中已试图控制成本,比如取消了斯卡拉歌剧院原定2013年访华带来的天价版弗兰克·泽费勒里执导的《阿依达》。
但新建的地方剧院后发制人,今年刚刚开幕的天津大剧院,不单聘请世界知名经纪公司的前高级副总裁主管节目,且已拿下了明年访华的芝加哥交响乐团的天津站。
而基于大多数商业模式,票房与出场费不会挂钩,海外乐团旱涝保收,一支近百人的乐团的落地接待费和出场费动辄百万,为高成本埋单多是赞助商或主办方。
海外乐团巡演后能留下什么?
巡演往往是蜻蜓点水多数情况下,乐团在演出前一天到达,第二天一千离开,留给当地文化生活的除了若干媒体报道和不到三千人的现场听众,很难有所帮助,柏林爱乐乐团在去年的巡演可谓个中豪杰,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亲善大使,乐团在北京的一所中学内为学生慈善义演;在上海和台北,乐团慷慨授权免费的户外视频转播
可惜,这样深入群众的美事,千载难逢。
驻场模式可以说是对巡演的有益补充,这在国內还算是个新鲜名词,2008年,指挥家克劳迪奥,阿巴多带领瑞士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在国家人剧院驻场一周,作为琉森音乐节当年的海外驻场,这是一个不惜血本的项目,但藉由驻场所散发出的影响力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且很难超越。2005年和2010年京沪的两次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全本演出,分别由纽伦堡国立歌剧院和科隆歌剧院带来,在当时也掀起了指环风潮,甚至有从世界各地赶来的乐迷追捧,盛况空前一虽然没有以驻场命名,这两版全套歌剧的演出各自历时约一周,影响力持续发酵。英国南岸艺术中心将于2013年5月份到上海音乐厅举行迷你音乐节,其中Aurora乐团的三场音乐会也是驻场的最新尝试。
一个广为全球艺术管理者和媒体瞩目的驻场便是费城交响乐团在国家大剧院的试点合作驻场,首届于今年5月份推出,第二届将于2013年推出
驻场期间,费城乐团在国家大剧院演出音乐会,举办大师班,首演中国作曲家的优秀作品并推广到美国。此外音乐家在北京的历史名胜游玩并以重奏组的面貌出现,在古迹前演奏,吸引大量游客驻足,乐团还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同行们交流
虽然,这一全新的尝试被普遍认为成是费城乐团全球“吸金”的重要部分。
提升一个城市的文化品质,海外乐团的驻场只是众多手段中的一种
在支持更多西方乐团来华的同时,将有限的预算用于培育本土乐团才是重点,一些曾以力邀西方乐团见长的剧院,
已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到本土乐团的建设中,他们意识到,只有培养一支能够到全球淘金的中国的“费城乐团”才是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