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云骞
坐落于上海长宁区的市三女中,是中国大陆现存的为数不多的女子中学,她还是宋庆龄的母校。走进这所学校,只见走廊里、树荫下、操场上,走着、坐着、跑着的,都是清一色的女孩子。
不过,这次吸引我前往的,是女中一群志愿投身环保事业的女孩子。
“我们的一小步加起来就是人类的一大步”
古朴的建筑,宁静的长廊,还有那些历经岁月洗礼,越发显得苍翠的大树。学校环境非常优美,但最吸引眼球的,是校园里随处可见的“环保”元素——义卖海报、垃圾分类宣传、废旧电池回收站……这些就是环保社里那群小姑娘的杰作。
“初中就知道女中有个全上海知名的环保社,学姐们在校园里又是义卖,又是宣传,真羡慕!”莎莎是2011年加入的新成员,这个外向的女生说起她们的环保社,脸上仍是掩饰不住的兴奋。
莎莎说的义卖是环保社的“重头戏”。为了给远在千里之外的内蒙古同胞筹集用于防治草原沙漠化的资金,全社同学花了整整一个月时间筹备,最后成功组织了3场义卖、认领(小树)活动。
“每天中午,我们环保社的人顾不上吃饭,就去学校广场摆摊卖东西。其中,既有上海‘根与芽组织(一个国际性的教育和拓展项目,宗旨为关心环境、关怀社区等——小编注)提供的环保袋、水壶、徽章,也有我们亲手制作、收集的叶脉书签、植物种子。场面那叫一个火爆噢!”副社长宋若靖告诉记者,同学们的热情简直让环保社的姑娘们有点“hold不住”了,连老师都抢着来买,或办理认领树苗手续。
环保社几乎每个星期都会组织这样的活动,虽然社员们都是看上去比较娇弱的女生,可是,大家的劲头一点不比专业的志愿者逊色:“除了力气不够大,其他方面我们觉得可以比男生干得更好!信不?”
去年夏天,姑娘们还号召即将毕业的学姐捐出笔记以及复习资料,送给高一高二的学妹。“原以为高三同学没空搭理我们,结果证明我们错了,学姐们热烈响应,有一位学姐还跟家人一起,驮来了整整一行李箱的学习用书和资料,场面真是感人啊。”
环保社的姑娘们对环保的投入和热忱感动了所有人:为盲童学校收集挂历纸,向老师们发送绿色植物,在科学楼设置废电池回收箱……姑娘们纤细的身影在校园穿行着,忙碌着,她们坚信:“我们的一小步加起来就是人类的一大步。”
姑娘们的“开心农场”
“我种的豆子今天发芽了!”“你们谁放学后有空,我们一起去松土吧!”
2011年底,环保社的姑娘们又多了一样“牵挂”:一块由她们亲手开辟的 “开心农场”。在十几个平方米的试验田周围,大家或蹲或站,围成一圈,叽叽喳喳地讨论前两天刚种下的“菜”。“现在的蔬菜好多都打了农药,或者是转基因的,我们都希望拥有一片纯绿色的农场,自己种,自己养,嘿嘿!”
虽然“开心农场”面积不是很大,现在却成了姑娘们课余最爱去的地方。“对了,我们还抓来蚯蚓帮忙改善土质。好期待收获的那一天。”姑娘们说。
其实,比起在“开心农场”的劳作,生态课题的研究才是姑娘们的大事。去年3月,社员们去学校附近的滴水湖做实地考察,结果发现,湖边漂浮着不少棕色絮状物。“虽然滴水湖是人工湖,但前两年还是经常可以看到野鸭、大雁出没,没想到现在也被污染了,可惜。”
回来后,大家在学校的荷花池进行模拟实验,研究滴水湖水体中氮、磷元素含量的变化对于水体的影响。姑娘们希望通过持续的观察分析,查明导致滴水湖污染的原因,并最终找到治理的办法。“看到那长满藻类的湖水,挺心痛的。其实,保护生态环境绝不只是政府的事,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出力的。”姑娘们说。
做环保是一种责任
短头发,戴眼镜,脸上挂着大大的笑,戴佩芝是一位亲切的女生。高一结束后,她接过了学姐留下的接力棒。
做环保贵在坚持,可不少同学在体验过新鲜感之后,都默默地选择了退出,理由是“不好玩了”。这一度让老社员们很沮丧。不过大家并没有灰心,在社长戴佩芝等同学的带领下,各项活动依然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我们必须用实际行动证明,环保社永远都是个值得为之付出的地方。环保可不是‘玩。”
副社长宋若靖长得很文气,她告诉记者,“现在人们的环保意识在日益提高,但真正落实起来并不那么容易。比如,大家都只是把瓶子、纸张扔进垃圾桶,却很少会仔细分类。普及环保知识,带头做好环保,这都是我们的责任。”
为了让身边的人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姑娘们一直在努力。下课时间,她们总会不厌其烦地提醒身边的同学、老师注意这个留心那个。好几次,老师抱着一大摞试卷刚走进教室,戴佩芝就半开玩笑地大喊:“老师,能不能少布置点?很不环保的……还有,下次记得要双面打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