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康:文化推动与增值,机构收藏价值的两重性

2012-04-29 00:44
收藏·拍卖 2012年1期
关键词:当代艺术美术馆国际化

机构收藏价值的两重性

在中国,机构收藏这几年发展的速度非常快,但局面鱼龙混杂,水平参差不齐。艺术品在市场的价格由两个因素构建而成——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商业价值有商业规律,学术价值则需要学术机构来推动,我们今天的艺术之所以不能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与我们今天学术机构发展速度不均衡有直接关系。今天我们大家去美术馆,都不知道美术馆,尤其是当代美术馆,到底在做什么,展出什么,这些展出的作品为什么有价值。我想就连美术馆本身,尤其是很多的中国当代美术馆都不能给予我们回答。因为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的性质不同,中国当代艺术是线下艺术,它是由年轻人和比较成熟的艺术家创造的艺术组成,现在很难看出这些艺术文化价值到底有多大,即使是批评家、策展人、画廊老板也都未必具有极高的判断性。这时候就需要学术机构的推动,美术馆的推动。

当代艺术它本身具有实验性,从美术史上可以清楚看到,就比如印象派,一开始是不被人们所接受的,甚至绝大多数的观众是反对的。但是经过50年发展,大家都觉得它是最好的艺术,最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推动了那个年代整个文化的发展,甚至推动了时代审美的发展,成为了现在的经典。我们在看艺术品价值的时候,尤其是当代作品价值的时候,一定要去思考。当我们去当代美术馆看展览时,我们不是带着这个艺术品将来就是值钱的眼光去看,而是带着思考去看作品。当代艺术家作品的价值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时间来发展,如果它的价值要在这个时期产生影响,对文化产生推动,那么它的价值才会逐渐的呈现出来。艺术如果不能推动所在时代的审美发展,不能抚育今后越来越深厚的文化价值,它就缺乏文化价值。

收藏当代艺术作品,是共同建造、共同推动的一个过程,有这样推动作用的人才是真正的收藏家。收藏当代艺术和收藏经典性艺术不同,收藏经典艺术风险小,它的风险只在于经济大背景下你的经济实力能不能支撑这样的价格,而对当代艺术来说不是这样的,当代艺术一定要去看,它和学术价值是一起成长的,所以收藏家和艺术机构、美术馆一样,都是这个时代文化的建造者,他们值得尊重。

在美术史上占有最重要位置的艺术家没有一个是重复的,他们都是具备创造性的,具备未来价值的。我们今天在推动当代艺术,我们指的艺术是能有真正文化价值的一线艺术。但是反过来,这个市场不一定全部是这样的艺术才能够赚到钱,大家喜欢的程度也会带来商业价值,二流艺术家因此应运而生,作为市场艺术的文化推动补充。所以我们在收藏一定要思考,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画廊在买作品时会买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会购买中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从商业角度考虑,这些艺术家具备未来的增值可能性。如果有人拿到一个作品,认为是具有创造性价值的,是可能得到非常高收入的,从商业角度来讲也是值得购买的。

国际视野带动下的典藏标准

在美术馆做展览时还须这样思考:美术馆收藏还有一个涵义就是典藏,成为典范的收藏、成为经典的收藏。比如在20世纪30年代有很多出名的艺术家,为什么后来价值降低了,就是因为美术史没有书写他们。如果我们今天不这样思考,这个艺术品对未来能否带来更大的文化价值时,这个美术馆的学术位置可能就会受到质疑。大家可能会说这个美术馆收藏的东西都是最差的东西,这样就失去了美术馆真正的学术价值了。我们今天的美术馆收藏,实际上是一定要从学术角度考虑。

美术馆收藏不仅仅是简单的美术馆个体的概念,而是整个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理念。在整个文化产业的生态链中,我们必须考虑哪一个是带动者、哪一个是推动者。如果这个国家没有很好的学术单位未推动艺术发展,你就不可能有话语权。我们在中国做完展览就在中国出名,而在美国纽约的现代美术馆做完展览,则全世界出名,那是因为它是国际化的平台,他们有国际化的话语权。今天中国经济的强大,我们不再是做一个小圈子,而是要开辟一个国际化视野,要开辟一个国际化的学术平台,我们就会带来未来的国际化发展。

猜你喜欢
当代艺术美术馆国际化
当代艺术看得懂
钢·美术馆展览现场
钢·美术馆二层展厅 钢·美术馆一层展厅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去美术馆游荡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美术馆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