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钰钰
起步
在盘锦市大洼县大洼镇兴盛路483号,一个代表辽宁省农业最高科技农业企业——盘锦北方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就坐落在这里。
他从事水、旱稻育种研究40年。“七五”至“十一五”期间,主持国家水稻重点项目15项,省、部级水、旱稻重点项目16项。他经过多年辛勤努力,总结并创造出具有高价值的快速育种法一“人工选择理论”及“性状相关选择法”和“性状跟踪鉴定法”。应用此法,先后主持选育出生产应用的水稻、旱稻、特种稻新品种(系)85个,其中19个水稻新品种经省级审定,8个国家审定(早稻品种1个)。成果中:有1项获国际最高金奖;2项获优质米水稻品种国际名牌产品奖;1项获国家优质米水稻品种金奖,3项获银奖;2项获国家发明三等奖;6项获省、部级科技二等奖;4项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获省政府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奖;12项获市(厅、局)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面对这些殊荣,他常想,国家给我们创造这么好的平台,有很多的优惠政策给民营企业,他应该更好的利用好这些条件更好的为国家、为社会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
创业
水稻专家袁隆平说:“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许雷研究员的毕生追求就是让种水稻的农民朋友都富裕起来。
许雷是1966年从辽宁省熊岳农业专科学校毕业的。当时的他,带着父辈的“为农民多打粮食而努力”这一朴实的愿望,投身到时刻召唤我的黑土地,开始了育种的探索。从此,培育水稻新品种,为农民多打粮食,使农民致富奔小康就成了他一生中的追求。1967年至1985年,他先后在乡(公社)农科站、县五七农业大学、县农业中心等单位从事农业教学和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为了不影响本职工作,他持之以恒地利用所能利用的业余时间去研究水稻新品种,人们称他是“业余歌手”。1985年,他被调到国家科研机构——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任水稻育种室主任,专门从事水稻育种研究,人们又称他是“专业歌手”。1995年,他放下“金饭碗”走出国家科研机构创办民营科技企业——盘锦北方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以培育推广优质、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为已任,旨在不断提高辽宁、华北及西北稻区水稻产量,其目的为农民增产增收服务,人们称他是“下海歌手”。在走过的四十年的历程中,他经历了政治风云的变幻,改革大潮的磨砺,促成了他“歌手”地位几经变化,但歌唱的主旋律并没有变,那就是始终如一的为国家、为人民培育优质、高产、多抗、适种区域广的水稻新品种。与土地打交道,是十分辛苦的。几十年来,他也记不清自己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付出了多少艰辛的努力。他从未休过节假日和星期天,也从没旅游过国内外旅游区,经济上获得的也只是寥寥无几,但他依然很快乐。他觉得,能将自己全部的身心都奉献给他那热爱的育种田,就是他人生最大的快事。作为一个平凡的“歌手”,他最大的满足是有一颗赤诚之心,这就是与农民心心相印的那份“安泰”,为此,他无怨无悔。
起步的艰难是可以想象的。但是许雷从不向困难低头,为了农民可以更好的增收致富,他克服了重重磨难,逐步建立了一套新的机制。起初,许雷先讲研究与开发相结合,
建立产销联合、风险共担机制。
其次,许雷建立和发展一体化经济组织,把种子产业链有效联接起来,使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之间通过合同契约形式进行有机啮合运行,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
再次,公司要树立品牌意识,建立开拓国内外市场机制。许雷意识到一定要注重信誉,树立品牌,创立精品,以“雷”字牌商标为本公司优质高产水稻种子商标,广泛开拓国内外市场。
许雷又建立了协作机制,加快良种推广速度。充分利用公司“九五”期间被国家列为北方水稻优良品种推广项目的主持单位所建立的推广体系,进一步完善辽宁及北方水稻优良品种推广协作网建设,从而使推广机构纵向形成体系化,横向形成网络化。加快先进的科研成果的转化速度,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他体会到了创业的艰难,但是许雷从水稻想到做人,为人民服务好,培养出理想的水稻新品种,是为祖国为社会尽力的具体落脚点。他恪守“勤苦做事,刚直做人”的原则,演绎出许多动人的佳话。
兴旺
他的梦想就是变成一粒丰硕的种子,植入到农民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许雷是中国农业领域,做为第一完成人,选育北方粳稻品种最多、获奖最多、推广面积最大、取得社会经济效益最高的专家。他选育的辽盐系列水稻品种被国家列为“九五”重中之重推广项目。他主持选育的“辽盐、雨田、田丰、锦丰、辽旱、锦稻”等系列水、旱稻新品种,已在中国北方适宜稻区累计推广1.7亿多亩,增产稻谷95多亿公斤,增收人民币180多亿元。
由于他工作积极、政绩突出、成果显著,自1989年以来连续20年被评为辽宁省盘锦市的先进政协委员。多次被评为省、市优秀科技工作者、自然科学学科带头人及优秀盟员。先后获得国家级专家,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先进个人,民盟全国先进个人,中国当代科技之星,建国六十周年百名优秀发明家,全国农垦系统科研先进个人,辽宁省劳动模范,辽宁省民主党派为经济建设做出突出贡献先进个人,辽宁省优秀企业家,辽宁省优秀专家等荣誉称号,被国际名人交流中心授予“创造世界的中国人”荣誉称号。1991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的业绩先后被收入中国和世界名人录、专家辞典等书。
创业使许雷收获颇多,但他坦言,最大的收获是他对社会的奉献。有贡献就有荣誉。2008年3月18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闭幕。作为代表之一,许雷受到胡主席及中央政治局各大常委的亲切接见,并与他们合影留念。那一刻,他的心情无比激动。他从一名农民的儿子,成长为一名农业科学专家,并且能够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九位常委的亲切接见,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荣幸,也是他一生中最高的政治待遇。这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天,也是他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一天。这一天,将永远激励着他在政协舞台和本职岗位上更加努力的工作,为农民多打粮食,是他无悔的追求。为社会多做贡献,是他一生的夙愿!
老骥伏枥志千里,生命漫长在进取;
风微尘落有青草,桑榆虽晚不觉老:
人生路上多荆棘,不需扬鞭自奋蹄;
夕阳朝阳皆太阳,一样灿烂铸辉煌。
这首诗形容许雷老师很形象,诗格即人格,许雷给人们展示了他不服老的斗志,这种斗志是他向自我、向生命的真正挑战。他以一个老科技者的身份创业,其孵化的社会力量是巨大的,其创业经历在中国具有特殊性。他的创业经历再一次向世人证明老有为、老有所用的真正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