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研究

2012-04-29 22:34:24郑梅阳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2年10期
关键词:电气节能节能设计智能建筑

郑梅阳

摘要:智能建筑作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对于建筑行业发展具有领军作用。目前我国智能建筑电气设计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实现智能建筑电气设计的绿色节能,对于促进智能建筑的进一步发展意义重大。文章概述了我国智能建筑电气节能现状,进而提出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电气安装监控技术和具体方法,为以后建筑应用电气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节能设计;保温体系设计

中图分类号:TU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15-0098-02

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为我国建筑事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是由于我国在建筑设计方面对于建筑节能技术重视程度不足,因而建筑能耗较大,也是能源浪费的主要方面。低能耗低排放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政策,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根据相关数据表明,现阶段我国建筑电气使用过程中,能源浪费现象严重。随着国家推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对于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绿色照明与建筑节能作为我国重点节能工程,对于促进我国智能建筑电气节能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1智能建筑电气节能概述

1.1我国智能建筑电气节能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在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领域尚没有达到发达国家那样的专业与标准水平,特别是针对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方面没有固定的标准与设计规范。同时从事相关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从业人员对于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理念认识不够深刻,只是片面的专注于室内建筑空调系统、采光采暖方面,忽视了一些具体细节的建筑节能设计。现阶段,我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方面,主要的节能标准主要有《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约能源法》、《建筑照明设计标准》以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这些法律法规作为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人员的设计依据,也为智能建筑电气节能提供了法律依据。因此,特别是对于以节能环保未涉及理念的智能建筑,充分完善设计水平,提高智能建筑的低能耗对于促进智能建筑的进一步发展非常有利。

1.2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第一,智能建筑通风与建筑设计不合理,导致智能建筑空调冷量过高。对于使用中央空调的办公楼以及商业楼,由于通风以及机械排风不畅、运行制度不合理或者是设备选型不当,造成室内外通风换气形成冷负荷,导致空调耗冷量的增加。

第二,照明光源、控制方式选择的不合理导致照明系统能耗高。在建筑电气设计方面,照明耗电占到建筑能耗的相当大一部分,照明设施不合理的开关控制,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第三,其他辅助电气设施设置不当。在智能建筑内部,在采暖、通风、给水、排水等方面由于设备选型或者系统运行方式不当,都会造成能耗不合理的过高。

1.3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原则

第一,满足智能建筑对于电气节能的要求,取得最好的经济指标。在照明方面,充分考虑照度、色温以及显色指数等方面的要求。对于空调设计,则应突出舒适卫生的原则,满足温度与新风量的要求,同时还应综合考虑电气设施的用电以及管线的布设要求进行设计。

第二,减少不必要的能耗,保证节约能源。在建筑电气设计过程中,对于与建筑功能无关的能耗应尽可能的舍弃,同时尽可能采取设计措施减少功率损耗,在照明设备上选择节能或者是可再生能源。

第三,保证建筑电气设计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对于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还应该综合考虑实际效益,避免因为节能而造成投入费用过高。应该综合考虑节能电气设施在试用期内的节能费用与投入费用比率,合理的确定经济效益与节能效果最好的设计方案。

2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研究

2.1供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

对于智能建筑电气供配电节能研究,应该综合考虑建筑功能以及其用电设备特点、设备具体布置以及用电负荷容量等情况,合理的确定最佳的供配电节能设施,保证设备在低功耗的情况下保持正常运行状态。对于智能建筑供配电系统节能,应从以下几方面综合考虑设计:根据用电情况合理选择供电电压,一般情况下满足用电设备要求时供电电压越低,则其损耗也越小;电气系统应该简单可靠,尽量化整为零,配电级数、变电在同一电压等级电气状态下尽可能的处于同一状态,级差应保持低于两级;智能建筑供配电的布线应尽可能地短直,从而降低在线路上的能源损失,变电所应尽可能地接近负荷中心,电气竖井则应接近建筑的低压配电房,从而从整体提高供电系统的运行效率。

2.2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

对于智能建筑内外的照明系统,可以使用绿色节能照明灯具,此外对于照明系统的开关控制,可以采取通过声光控模块进行控制,减少无人情况下照明系统对于电能的浪费。同时,在建筑电气设计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明。可以通过设置采光井或者是使用透光率较好的大型门窗等措施,提高室内通光,减少白天的照明用电消耗。对于智能建筑内部的室内照明,应该尽可能的设计为耗电更少、亮度更高的节能灯,同时应注意照明的光源品质以及实用性,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性。

2.3空调、电梯、供水以及通风系统电气节能

对于智能建筑空调系统,则可以采用先进的水源热泵空调,水源热泵由于充分利用了地下水或地下土壤温度一直保持恒定的特点,因此节能环保而且无污染零排放,与传统的中央空调相比,机组效能显著提高,节能35%~75%之间。同时由于水源热泵的水温恒定,可以保证机组运行的稳定可靠与低能耗性。对于电梯系统,应合理的选择电梯设备型号,可以利用小机房电梯代替常规电梯,其使用的无齿轮曳引机可以大幅度地降低电能消耗,节能效果十分显著。供水系统的设计,则可以采用现阶段最为节能环保的无负压供水设备,可以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同时无负压设备的能耗像比常规设备较低,对于节能环保十分有利。对于通风系统等,应根据电力需求的不同情况,综合分析风机等设备配备要求,统筹的选择经济效益好且节能环保的产品。

2.4完善智能建筑保温体系设计

保温体系主要通过改善墙体、屋面材料来实现,现阶段对于智能建筑其室内填充墙可以选择加气混凝土砌块材料,从而起到隔音保温的作用。对于外墙填充墙体材料,则应需要考虑气密性以及安全要求,可以充分利用保温砂浆或者空心砖等辅助保温材料。同时辅助采取在智能建筑屋面采用挤塑泡沫保温板以及提高门窗密封性等措施。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充分利用保温体系,可以实现建筑综合节能的50%~60%左右。

2.5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

采用新型的可循环能源,例如风能、生物能以及太阳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可以降低对非节能型电气设备和高耗能电气设施的依赖和使用。特别是我国太阳能相关技术与产品已经成熟,完全可以满足建筑电气能耗的相当大一部分。此外在智能建筑施工过程中,对于墙体等使用新型保温材料,在室内装饰上采用低能耗和光电幕墙,这些措施都会起到减少升温以及制冷设备的功耗,从而起到降低建筑电气能耗的作用。

3结语

智能建筑电气设计作为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做到设计的协调统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于生活居住水平要求的提高,对于智能建筑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完善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规范完善与标准化,对于促进智能建筑节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推动智能建筑绿色低碳环保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邓春豪.民用建筑电气中的主要节能措施[J].科技资讯,2010,(15).

[2]邓颖.智能建筑电气的技术分析[J].广东科技,2006,(8).

[3]韩子磊.节能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节能,2008,(12).

[4]陈诺炯.节能型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

(责任编辑:赵秀娟)

猜你喜欢
电气节能节能设计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
智能建筑自动化设备安装技术的应用探讨
建筑智能化过程中的电气节能问题及相关处理对策
试论发电厂电气节能设计方法
住宅的节能设计标准与应用探析
基于温差发电的船舶余热利用系统节能设计
浅论节能设计理念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中的应用
暖通空调节能设计在工程中应用及效果分析
让人脑洞大开的智能建筑
学生天地(2016年20期)2016-05-17 05:46:44
化工厂电气节能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