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利 刘京翠
摘要: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但是大部分人不知道该通过什么样的休闲活动来缓解和解除这种压力。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校园里度过一生中最美好的日子,除了学业,他们有大量的时间和条件来进行休闲活动,这些活动的保持会使他们受益终身。但是作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在休闲观念、休闲活动的选择上存在很多问题,文章就此进行探讨,并力图找出合理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休闲休闲活动大学生
休闲,一个古老而新鲜的话题。拥有闲暇,从无休止的劳作中摆脱出来;随心所欲,以欣然之态做心爱之事;随遇而安;独立于自然和他人的束缚;以优雅的姿态,自由自在地生存,一直是人类所向往和追求的梦想。所幸,当代科学技术、社会的极大发展,使我们正在逐步进入这样一个“普遍有闲”的社会,人们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休闲时代也悄然而至。由此,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个时代,我们需要详细地了解休闲,更好地学会休闲。成长中的大学生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关注他们的休闲状态,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具有更大的意义。
一、关于休闲的理论研究
(一)休闲的定义和特征。
“休”在《康熙字典》和《辞海》中被解释为“吉庆、欢乐”,“人倚木而休”。“闲”,通常引申为范围,多指道德、法度。《论语·子张》曰:“大德不逾闲。”此外,还有限制、约束之意,《易·家人》曰:“闲有家。”“闲”通“娴”,具有娴静、思想的纯洁与安宁的意思。词意的组合表明了“休闲”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因而,它不同于“闲暇”、“空闲”、“消闲”。这个颇具哲学意味的象喻,表达了人类生存过程中劳作与休憩的辩证关系,又喻示着物质生命活动之外的精神生命活动。在英文词义学的考证中同样可以看到相似的暗喻。英文“Leisure”一词来源于法语,法语来源于希腊语和拉丁语。“休闲”,在希腊语为“Skole”,拉丁语为“Scola”,意为休闲和教育,发展娱乐,从中得益,并与文化水平的提高相辅相成。
通过上述字义的考察,我们可以了解休闲的一些主要特征:其一,从状态上来说,休闲是自由的、从容的、宁静的、和谐的、优雅的。休闲是人在没有了工作与生活的紧张压力后获得的一种自由、自主的生活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可以从容地体验生命的和谐与愉悦,享受生活的宁静与安适,并且可以优雅地展现自我、塑造自我。其二,从方式上来说,休闲具有层次性。有为缓解疲劳而不得不进行的休息,其目的是为了恢复体力,更好地工作;还有一种有意识有准备的,追求一定质量的有意休闲;真正的休闲是与工作相对而言的,把休闲本身当做直接目标,去体验、去享受。其三,从心理感受上来说,休闲也是有层次性的。不同的休闲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不同的休闲主体对同一种休闲方式产生的心理感受也是不一样的,同一个休闲主体对同一种休闲方式的心理感受还会因休闲目的和休闲环境的不同而有差别。比如同是赏花,文人赋予花无限寓意,而俗人则只是赏心悦目。其四,从效应上来说,休闲具有两面性。积极健康的休闲,如各种娱乐性活动、健身性活动、交际性活动、开放式社会化的学习活动等,具有调剂生活、消除疲劳、培养情趣、陶冶情操、增强体质、和谐人际关系、增进知识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刺激消费、拉动经济的良性功能;而那些不健康的、消极的、腐朽落后的休闲,则只会危害生态,使人堕落、道德败坏,甚至违法犯罪,最终阻碍社会进步。
(二)大学生的休闲。
休闲主要通过休闲活动来体现。休闲活动是指人类除吃饭、睡觉、学习、工作等必要的社会活动以外,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以调节自己身心为目的的活动。美国学者凡勃伦说:“休闲已成为一种社会建制,成为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休闲生活逐渐受到社会大众的重视,休闲生活的教育显得日益重要。成长中的大学生,肩负着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其休闲的状态、方式和效应直接关系着其校园生活的质量和身心的良好发展。由于四年级的学生要面对论文和毕业等问题,因此我们的调查对象为普通高校里接受全日制教育的大一到大三的学生。
二、大学生的休闲现状和问题
此次调查我们共抽取了南京市某高校大一到大三的全日制本科生240名,其中各年级人数相等,并且男女生各半。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大学生休闲存在一些问题。
(一)休闲状态的知识匮乏。
目前我国大学生接受正规系统的休闲相关知识的教育机会很少,对休闲的理解较主观肤浅,许多学生认为休闲就是玩,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休闲学这一学科名称闻所未闻,休闲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不强,基本上处于盲目、自发、随意、放任自流的状态,缺乏相关知识、技巧和心理准备,有的出现消极的休闲活动,还停留在消磨时间的层面上。我国最早提出休闲学研究的学者是于光远先生,他早在1983年就批评“在中国高校中没有一门研究玩的课程”,没有把休闲教育与大学生的闲暇时间、休闲现状联系起来。
(二)休闲方式的层次不高。
调查显示,有31.2%的大学生把大部分闲暇时间用于上网聊天、游戏或看影视作品等,有17.7%的学生主要用于谈恋爱,另有23.8%的同学将不少时间用于逛街、闲聊、打牌等低层次休闲活动。而在“你最喜欢的休闲活动中”,依次是听音乐(29.3%)、玩电脑游戏或上网聊天(20.3%)、做运动(15.6%)、逛街(12.1%)。由此可见,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休闲方式是低层次的,以娱乐、寻求刺激、摆脱单调、消磨时间居多。
(三)休闲生活的满意度偏低。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自身和周围同学休闲生活的满意度较低,在被问到“你对自己休闲生活的满意度”时,只有4.5%的同学回答“很满意”,19.1%的同学“较满意”,而评价“一般”的同学达到57.3%,“较不满意”达10.5%,“很不满意”的比例也有8.6%。另外,对主观题“用一句话来概括目前大学生的休闲生活情况”,有一半以上的同学填的是“无聊”、“乏味枯燥”、“闷死了”等字眼,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休闲生活的自我评价是比较低的,他们对自己的休闲生活的满意度偏低。
三、良好休闲的对策
(一)开设专门的休闲教育课程,形成正确的休闲观念。
在休闲教育的研究领域中,国外已取得了不少成就。美国联邦教育局早在1918年就将休闲教育列为高中教育的一条“中心原则”,强调休闲教育的目的是传播普及休闲知识,培养科学的休闲理念,规范休闲行为,建立科学的休闲方式。当前,我国政府和学术界也已经认识到进行中国休闲学研究的必要性,并且各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工作已经展开。2003年,中国国内第一家以休闲经济与休闲文化研究为宗旨的专业网站——中国休闲研究网站建立。同样,我们在高校里也应该开展相应的课程,促使学生改变休闲观念,进而落实到行动上。
(二)重视图书馆休闲功能的发挥。
1947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发起“公共图书馆调查”,调研结果表明,人们使用图书馆的主要动机不是教育,而是休闲消遣。从这以后,美国图书馆协会不再顽固坚持图书馆的教育、教化功能,转而关注图书馆功能的多元化,尤其是休闲娱乐功能。时代的发展要求图书馆正确定位自身的文化休闲功能,创建发挥文化休闲功能的环境,以艺术休闲、文体休闲、旅游休闲和休闲阅读等文化娱乐内容增强自身的亲和力、吸引力,从而引导大众休闲。我国图书馆界对于图书馆休闲功能的研究成果较少,对图书馆休闲功能开发的意义及措施的研究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理论构建和实际应用的深度研究尚在探索中。但是对于在校求学的学生来说,无论是学习研究还是娱乐消遣,校图书馆都应该是大学生休闲的首选,引导大学生自由、积极地利用闲暇时间,使他们全面、完整、健康地发展自己。这对图书馆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藏书的丰富性、设施的人性化、管理的合理化等是要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三)拓展利用体育课这一休闲形式。
体育活动对于身体的放松作用不用多说,大家都是清楚的。对中小学学生“你最喜欢的课程”的调查,相当一部分学生选的是体育课,大学体育课堂因为有更专业的老师,以及根据男女生特点所安排的篮球、溜冰、健美操等选修课,对大多数学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但是锻炼器材、场地的使用和开放存在问题,因为涉及维护费用的问题,大部分学校不是免费给学生使用的,甚至一些学校在体育课结束之后,体育场馆基本上就不再开放了。先不说其中造成的浪费,对学生来说也不利于他们保持对体育课的长久的兴趣。因此,如何发挥好高校体育课的休闲娱乐功能,也是我们现在需要解决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马惠娣.人类文化思想史中的休闲——历史·文化·哲学的视角[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01).
[2]高德胜.生命—休闲—教育——兼论教育对休闲的排斥[J]高等教育研究,2006,(5).
[3]郭清秀.研究生休闲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4]赵允.大学生休闲的现状、问题及应对[J].中国成人教育,2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