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雯君
2010年9月28日,NASA的科学家们发布了一张全球空气质量地图,展示了长期来全球低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分布状况。在这张2001年~2006年间平均全球空气污染形势图上,全球PM2.5最高的地区在北非和中国的华北、华东、华中全部。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PM2.5小于10是安全值,中国的这些地区全部高于50接近80。
事实上,据《南方都市报》报道,自2011年10月以来,包括京沪在内的我国多地持续出现大雾天气,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引发了网民对空气质量问题给健康带来的担忧,也让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词汇进入公众视野——PM2.5。
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的PM2.5,实际上已在中国大城市徘徊了20多年,却一直未能纳入国家空气质量评价体系。所谓PM2.5,其实是Particulate Matter即颗粒物的缩写,2.5则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因为这些颗粒物太轻,很难自然沉降落到地面上,而是长期漂浮在空中,不仅小到看不见,更小到可以直接进入肺泡甚至融入血液,和人体内的细胞“搏斗”并伤害这些细胞。在这些可入肺的粒子中,包含着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多环芳烃等化合物,就是一种致癌物质,是造就肺癌的头号杀手,也是折磨哮喘和老慢支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从某种程度上说,叫它“空气凶手”并不为过。
PM2.5如何“行凶”
一粒尘埃小到可以被忽视,但PM2.5正因为太小,而无法被忽视。
根据《中国青年报》表示,一般而言,直径超过10微米的颗粒物,会被挡在鼻子的外面;直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可以进入呼吸道,但随着吐痰、打喷嚏被部分排出体外;而直径在2.5微米以内的细颗粒物,却会顺利通过下呼吸道,小于2.5微米的颗粒可进入肺泡之中,并可通过气血交换进入到人体血管。
钟南山教授解释,其实PM2.5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从工厂、燃煤、汽车尾气、烧树叶和秸秆,到人们烹饪做饭、抽烟、甚至使用发胶,都会产生PM2.5。另外,工地上的泥土被带到道路上,经过车辆的反覆碾轧,原先的粗颗粒,也粉粹成为了细颗粒物。这些小粒子,本身由一定的二氧化硅和碳组成。也就是说,在它们“出生”的瞬间,可能是清白无害的,惟一的特点在于太小,太多。然而,相同质量浓度下,颗粒物越细,数目更多。比起PM10,PM2.5的表面积要大好几倍,吸附空气中的毒性物质就会更多。当PM2.5吸附了致癌物,就有致癌效应;吸附了致畸物,就有致畸效应。它通过下呼吸道,进入肺的深处,而它携带的有害气体、重金属就溶解在血液里。
由于PM2.5更容易在老人和孩子身上“发威”,污染的空气甚至会对幼儿的发育、智力、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可怕的是,这些影响一般不会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内被明显察觉到,也许有些长期受到空气污染的人一辈子都不会觉察其影响……最为可怕的是,普通老百姓对空气污染没有足够的意识,一般情况下也不会主动诉求,这就为居民的身体健康埋下“定时炸弹”。
PM2.5纠结北京城
入秋以来,美国大使馆每天定时播报的空气质量状况,让北京继伦敦之后再获“雾都”之称。据《新京报》表示,2011年12月5日,笼罩在京城的大雾天气再次加“码”,东南部地区能见度甚至不足200米,达到浓雾级别,空气质量也严重超标,个别地区甚至达到中度重污染。受部分地区大雾和空气质量下降影响,口罩开始热卖。2011年12月5日,淘宝售出3万多只口罩,相比前两周平均销量翻了3倍,其中有2万多只是被北京地区用户买走。
“为了躲避地沟油,我们可以在家吃饭;为了喝口干净水,我们可以购买各种净水器;为了不摄入三聚氰胺,我们不喝牛奶;但这年头,喝西北风,也可能会中毒。”尽管网友的调侃不无夸张之意,却折射出空气质量的恶化给人们生活和健康带来的担忧。
大雾锁城。机场旅客滞留,高速封闭数十次,公交紧急备战,采血量陷谷底,儿科门诊提升……这些都是被一场大雾改变的细节。雾霾天,污染日。对一个个标榜“人居”或“宜居”的城市来说,“罕见大雾”越来越“常见”,起码不算一个好的兆头。专家忙着在普及冷空气的走势,但有一个常识是确凿的:冷空气再坏,也无法在雾气里撒下恶毒的种子。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导、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孝炎老师,多次对公众提及这次堪称是去年最严重的灰霾天气。而大气悬浮物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细粒子,是造成灰霾天气的最主要元凶。北京奥运期间曾让人骄傲的蓝天白云,这个秋冬之季,似乎已在频频出现的PM2 .5数值面前随风而逝。
事实上,不仅仅是北京,据官方资料显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每年出现灰霾污染的天数达到100天以上,广州、南京、杭州、深圳、东莞等城市灰霾污染更为严重;东部地区大气能见度与20世纪60年代初期相比,下降了约7公里~15公里。
民意能否驱散数据“灰霾”?
连接的大雾,总让人不禁联想起整整半个世纪之前的“伦敦大雾事件”,那是人类历史上由大气污染造成的特大公害事件之一,“工业革命”的故乡为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代价之后是清醒:1956年,英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治理大气法律——《净化空气条例》;去年的一项调查甚至显示,伦敦的空气质量已达到一个世纪来的最好水平。而在国内,虽然有关PM2.5进入强制考核标准的呼声一直未断,但是这样一个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污染因子,在我国却始终不能进入国家强制考核范围,更谈不到治理。
2011年11月17日,针对“PM2.5”,社会高度关注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正式二次征求意见。国家环保部表示,两次意见稿最大的差异是将PM2.5、臭氧(8小时浓度)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并收紧了PM10、氮氧化物等标准限值,提高了监测数据统计有效性要求。新标准可能于2016年全面实施,也就是说,起码还要再等4年。
事关公共健康,即使再专业的环境监测术语,也能迅速普及成常识。然而,抽象的环境监测数据映射到现实中,就是那一场场让人如坠幻境的雾霾。在这儿,PM2.5超标的雾霾已无关人间幻境的视觉享受,而是一种足以增加人群死亡率与发病率的隐形杀手。正是在此意义上,人们对PM2.5公布的极度渴求,不是源自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环境保护行为,而是维护自我生命健康权利的切实伸张。
著名时事评论员李妍曾表示,不仅是空气,无论是抗议垃圾焚烧还是化工围城博弈,无数个厘清环境问题的过程,其实正是公共部门拨云见日,还民众知情权与健康权的过程。也因此,要扫清笼罩在PM2.5阴云之下的雾霾,首先就需要扫清PM2.5监测数据缺失,带给人们的知情迷障。而这,就不仅需要民众积极介入环境这一公共事务进行权利伸张与博弈,更需要相关公共部门及时回应,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保障人们的健康权。
现在,环保部积极回应公众健康诉求,针对备受关注的PM2.5标准征求意见且有所反馈,这是与公众健康诉求的良性互动。但当一项简单的环境监测数据,它的数值与城市居民死亡率密切相关,甚至已经成为学界公认的事实时,这就不仅只是公众知情权那么简单的问题了,它更应该成为一种公共健康议题,纳入到公共讨论范畴,从公布数据、厉行法规、监管问责……一个个步骤进行下去,直到最终解决。那时,才能说我们的公共事务,真正回归了公众的知情权与健康权。
正是在此意义上,说环保部公布公众对PM2.5的意见,只是这种公共健康议题的开始,但却远远没有结束。因为在此次有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指数的意见征求中,我们虽然看到了有关PM2.5的回应,但“新标准拟于2016年1月1日全面实施”这样的字句,又不得不让人们对此感到遗憾。当空气质量成为一个问题时,公布时间越快,人们离健康显然就越近。而倘若人们为了躲避健康杀手,每天只能用智能手机软件,通过其他渠道来获取这种空气质量监测报告时,就不仅是知情权、健康权难获公共保障的问题,更多恐怕已是“民众早已过河,相关部门还在摸石头”的尴尬。尽早公布PM2.5的时间表,无疑关乎着公众的健康长度。无论如何,清新干净的空气都不应成为奢侈品,公布时间更不应成为让人尴尬的问题。什么时候,雾只是一座城市的美妙风景,而不是让居民惴惴不安的健康杀手时,那时,才是对公众健康议题的认真交代。
PM2.5是标,空气质量才是本
其实,PM2.5问题的焦点并不在于其作为一种衡量空气质量的标准何时得以实施,而在于各地能否参照这一标准,切切实实地去抓本地空气质量治理,毕竟所谓的标准不过就是一个空洞的数据,而那些人眼根本看不到的颗粒,却可能随时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莫大的伤害。
当下,一个基本的共识是,城市PM2.5居高不下的根源在于汽车尾气的排放,这不能说没有道理,但却不是所有的因素。美国的汽车人均拥有量比我们多得多,但PM2.5的数值却比我们低2到8倍,这实际上已经说明,汽车尾气并非致PM2.5升高的惟一原因,同时也说明,相比于美国,我们在治理PM2.5方面还有较大的空间,而不是无所作为。
著名媒体评论员王石川表示,治理空气污染,应痛下决心。《经济观察报》曾披露了一个让人黯然的事实,“2011年初的时候市里开会,号称今年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调整,财政上不靠我们土地部门了。但说到底还是依靠土地,土地出让金就是万金油。”在国土资源部2011年9月份的一次内部会议上,一位北京国土系统的官员如此抱怨。如果不实打实地推行转方式、调结构,依然迷恋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空气污染只会加剧。
要有效治理空气污染,还需要加大问责力度。应该说,治理空气污染仍是全民共识,但有一个基本事实不能回避,仍有地方急功近利,奉行边发展便治理甚至先发展不治理的施政思维。加大不作为、乱作为官员的问责,是提升官员环保意识到一大抓手。
当然,治理空气污染,不只是政府部门的事,每个公民都责无旁贷,而且当前的空气污染与不少公民息息相关。有专家指出,在北京庞大的机动车保有量下,机动车是PM2.5的主要排放源。机动车尾气是不是罪魁祸首,有待证实,但它所带来的空气污染确是不争事实,少开车,开环保车,也许可以缓解当前空气糟糕的状况。
环保部部长周生贤说过,“目前老百姓追求的是什么呢?既要开宝马车,又要喝洁净的水。开着宝马车,喝的是被污染的水,这是对现代化的一种讽刺。”诚哉斯言!日前,由于大雾导致空气质量下降,淘宝网的口罩一天就卖出3万个。如果说开着宝马车被污染的水是讽刺,开不上宝马却不得不喝被污染的水、戴着口罩,岂不是更讽刺?公众期待PM2.5纳入空气质量标准,更期待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公众的生命至高无上,公众的健康最重要,治理空气污染,时不我待!
编后语:或许大雾造成的危害不如洪水那样迅猛可怕,但大雾与干旱一样,灾情的发生虽系隐性与渐进式的,也会因一场大雨而得到解除,容易让人麻痹而得过且过,但一旦灾象失控,同样后果严重。1952年12月的伦敦大雾,仅仅持续了4天,因污染物浓度为平时的数倍之多,先后造成1万多人死亡,教训惨痛。显然,对越来越频繁笼罩在城市上空的大雾,政府不能掉以轻心,除了发布预报,提醒戴口罩、少出门之类的治标服务,如何从根上减少排放、控制光化学污染、少一些大拆大建的扬尘污染,都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抗雾救灾,首先当从PM2.5的监测治理开始,并结合环境保护,以科学发展观强化对环保政绩而不是GDP的考核,如此,方能取得实效并取信于民。
责任编辑/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