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起源于何时?
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距离今天的时间不会少于八千年。这个时期,原始先民已不单纯地、被动地依靠上天的赏赐了,他们能够熟练地取火用火,学会了用木头搭简单的房子,开始磨制石器、骨器,手工制作陶器,逐渐定居下来从事生产活动了。生产活动使人们同大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宽泛,自然界作为人之外的不可思议的力量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撞击也越来越大。
为什么鱼类穿游不居,蛇类阴森恐怖?为什么云团滚滚,电光闪闪,雷声隆隆,大雨倾盆?为什么海浪翻卷,泥石流咆哮而下,吞吃人畜,所向披靡?……这些动物的行为和变化不已的自然天象对古人来说,是无法科学解释的。他们模糊地猜测到,应当有那么一个力大无穷的,与“水”相关的“神物”主宰着指挥着操纵着管理着这些动物和天象,像一个氏族必有一个头领那样。
龙,作为一种崇拜現象,一种对不可思议的自然力的一种“理解”,也就从这个时候起,开始了它的“模糊集合”。
辽宁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遗址出土的“龙形堆塑”,为我们的“时间定位”提供着证据。查海遗址属“前红山文化”遗存,距今约八千年。“龙形堆塑”位于这个原始村落遗址的中心广场内,由大小均等的红褐色石块堆塑而成。龙全长近20米,宽近两米,扬首张口,弯腰弓背,尾部若隐若現。这条石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現的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龙。接下来还有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出土的距今达七八千年的陶器龙纹,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的距今达七千年的彩陶细颈瓶龙纹,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的距今六千四百多年的蚌塑龙纹等。
龙的模糊集合过程的起点在新石器时代,经过商、周至战国时期的长足发展,到秦汉时便基本成形了。
龙是怎么形成的?
龙是怎么形成的?历来众说纷纭,有从鳄、从蛇、从蜥蜴、从马、从猪、从闪电、从虹霓等说法。
在古人心目中,身外世界是神秘混沌难以捉摸的,他们不能将云、雷电、虹、海潮、泥石流等分辨得清清楚楚,也不能运用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将鱼、鳄、蛇、蜥蜴以及猪、马、牛等动物的生活习性研究得明明白白。在他们看来,云、雷电、虹等在天上弯转都和雨相关,差不多是一类;鱼、鳄、蛇等在江河湖泊中穿游都和水亲近,大体上也是一类;猪喜欢水,马、牛等也都离不开水——河马、水牛更是水中物。云团滚滚翻卷,变化万方;雷电叱咤长空,霹雳千钧;虹霓垂首弓背,色像瑰奇;还有大小不一,脾性不同,长短参差,阴森怪异的鱼、鳄、蛇、蜥蜴等等。这一切令古人感到神秘,觉得可怖可畏。于是古人猜想了:一定有一个“神物”主管这一切,总领这一切,支配这一切,排演这一切。这个“神物”应该体型很大,且能大能小;肤色是多样的,且能明能暗;还应当是有头有尾,能起能卧。擅爬会游,弯转曲折,快速行进;总之是能量巨大的、能上能下的、善于变化的、天上可飞水中可藏的、集合了种种“水物”特性的,又和雨水有着特别特别密切关系的。
该怎么称呼这个“神物”呢?人们发現,雨水降临时。乌云汹涌,电光闪闪,相伴随的是“隆隆”的雷声;海潮涨落,龙卷风吸水,泥石流下山,也都发出“隆隆”的声响;而鳄、牛、蟒蛇等动物的吼叫,也和“隆隆”声接近;而“隆隆”声本身具备着粗壮、雄浑、深沉和悠远等特点,给予人的感觉是恐怖、壮烈、崇高和神秘。于是,人们就取其声,将这个模糊集合起来的“神物”,以“隆”这个音呼之了。
造字的时代到了,需要给这个以“隆”音呼之的神物搞个符号了。老祖宗最初造字,多以象形为之。那么,让这个神物像什么形好呢?有人说像鳄,就造了几个像鳄的“龙”字;有人说像蛇,就造了几个像蛇的“龙”字;还有人说像闪电,就再造几个像闪电的“龙”字;另有人说身子像鳄像蛇还像闪电,头却像马像牛还像猪……于是,甲骨文和金文中便有了各式各样的“龙”字。后来,逐渐演化,直到最后简化成現在这个“龙”。
因此,可以说:龙是中国古人对鱼、鳄、蛇、猪、马、牛等动物,和云、雷电、虹霓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产生的一种神物。
龙的分类
对于龙的分类研究,古人很早时候就已经开始注意了。或按照某个身体部位有无分类,或按照龙的颜色分类,或按照形式不同进行归类。早在三国魏时,张揖《广雅》就将龙分为四类,并谓“有鳞日蛟龙。有翼日应龙,有角日虬龙,无角日螭龙”。此外,《渊鉴类函》卷四三八引《须弥藏经》把龙分成五种:象龙、马龙、鱼龙、虾蟆龙、蛇龙。王大有《龙凤图集》(1988年)认为中国是龙的家族,以苍龙为干系,螭龙为枝系中居首者,其次是鱼龙和玄武龙。其他各枝:有鳞为蛟龙,有翼为应龙,有角为虬龙(有角的小龙),无角为蟠龙,一足为夔龙,龙头鱼身为鱼龙,一身首尾各一头者为并逢龙,无翅而飞者为龙,一头双身者为肥遗龙。还有双头龙、窃曲龙、象鼻龙、饕餮龙、玄武龙、天鼋龙、烛龙、马龙、卷草缠枝龙(草龙)、凤尾龙、返祖龙、盘龙、蟠龙、云龙、青龙、白龙、赤龙、黑龙、黄龙等,约四十多种龙。庞进编著的《八千年中国龙文化》(1993年)一书把龙的家族分为烛龙、应龙、蛟龙、虬龙等29类,并对每一种龙引经据典进行了描述和梳理。
“龙文化”的影响
诗歌是我国文学中出現最早的形式,在上古的诗歌集《诗经》中,就已有关于龙的描述:“龙旗十乘”、“龙旗阳阳”,展示了在盛大的祭祀活动中,绘有龙纹的旗帜迎风猎猎的神圣庄严场面。在春秋战国时兴起的楚辞中,龙也是诗人幻想咏颂的对象。诗人屈原在《离骚》中,以热情真挚的语句、丰彤荟蔚的修辞表現了他崇高的人格和强烈的忧国隋怀。在另一组诗《九歌》中,屈原将民间祀神的巫歌进行了艺术的加工,注入了自己诚挚的情感,使诗句充满了奇幻瑰丽的浪漫色彩和慑人魅力。诗中描写的仙人大都有驾龙的神车,因而诗中有不少涉及龙的诗句。
汉以后,赋体流行。由于得到汉代帝主特别是汉武帝的倡导,赋体发展很快,但同时内容与风格上却变得绮丽空虚、百般铺陈,成了歌功颂德的文体。汉及汉之后瑞符之说大行,而瑞符又以龙为最,于是龙成了赋歌咏的主要题材。唐宋时期的赋中也不时出現所谓的“龙赋”,但大都空洞无物,有的纯粹是一种阿谀,艺术上也无大可取之处。只有个别大家手笔的龙赋别有一番气象,如白居易的《黑龙饮渭水赋》。尽管完全是诗人的想象,但给人栩栩如生、神态毕現之感,有相当的文学价值。宋王安石作《龙赋》,以龙喻人,别开生面。
在古代七言与五言诗歌中,直接咏龙的不多见。《全唐诗》仅录唐初李硚一首,北宋韩崎也有咏龙诗一首。这类龙诗在内容与艺术上都没有多少可取之处。倒是一些描写与“龙”有关的自然現象和民俗活动的诗有较高的艺术性。如宋欧阳修的《百子坑赛龙诗》,主要写民间祈雨,诗人先写降雨情形。然后写祈雨得验、农民万分欢欣的场面:“明朝老农拜潭侧,鼓声坎坎鸣山隅,野巫醉饱庙门合,狼籍乌乌争残余。”场景活灵活現。再如陆游的《龙挂》诗:“成都六月天大风,发屋动地气势雄。黑云崔鬼行风中,凛如鬼神塞虚空。霹雳进火射地红,上帝有命起伏龙。龙尾不卷曳天东,壮哉雨点车轴同,山摧江溢路不通,连根拔出千尺松。”龙卷风那种令人惊悸的气势和破坏力跃然纸上。
在中国古代的小说中,龙也是个重要角色。中国小说源于“志怪”与传奇,而志怪、传奇又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有渊源的关系,因此神话中的龙也就进了小说。明代神魔小说兴盛。小说对龙的描写及其情节多掺加了佛、道的内容,其中的龙往往是作者谴责、戏谑、嘲讽的对象,如《封神演义》中的“哪吒闹海”、《西游记》中的“魏征斩径河老龙”、“孙悟空龙宫索要如意金箍棒”等。
清代的小说現实主义艺术倾向强烈,出現了《红楼梦》这样的鸿篇巨制,以神魔为角色的小说急剧衰落。龙遭到冷落,只有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有十余篇与龙有关。然多为掇拾乡间市井之语,加以艺术加工,因蒲氏文笔精练生动,描写神韵盎然,也十分精彩。
龙对中国的戏曲艺术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戏曲中,直接以龙为角色、以龙的故事为情节的并不多,仅有《柳毅传书》、《张生煮海》和据《西游记》改编的《陈塘关》、《绝龙岭》、《钓鱼船》等数出。但以龙为名的戏目却不少。
八千年的龙文化,在中国民间也有深厚的积淀。数不清的民风与民俗及民族节日与龙有关,仅以汉族而言,正月十五元宵节,虽然节日来历与龙无关,但节日的庆祝则非有龙不可。二月初二为龙抬头日,旧俗在这一天要用草灰弯弯曲曲地由门外洒到厨房内,称为“引龙回”;小童在这一天开始入书房读书,称为“占鳌头”;读书人在这一天要理发,以取龙抬头的吉祥之意。五月初五为端午节,这个节日或源于远古的避邪消灾的仪式(因为古人以五月为不祥之月),或源于远古的祭龙仪式,但后来被附会成为纪念投江而死的诗人屈原。这些说法孰是孰非已不可考,但均与龙有关。端午赛龙舟在我国历史可谓悠久,其起源可能与上古时人们认为神仙乘坐龙舟飞行有关。今天的龙舟竞渡不仅成为我国南方水乡端午节必然进行的一项庆祝活动。而且已走向世界,成了海内外龙的传人团结一致、共同振兴中华的一项表征。
(本刊编辑组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