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缔造中关村未来

2012-04-29 21:13:31李焱
投资北京 2012年10期
关键词:中关村金融科技

李焱

中关村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关村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资源密集优势和科技金融领先优势,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8月26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等九部委与北京市政府联合发布了《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实现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紧密结合,把中关村建设成为与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地位相适应的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

9月13日,主题为“推进金融创新缔造科技未来”的2012年中关村论坛年会之科技金融分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论坛意在结合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金融发展和改革的实际,探寻我国建设科技金融创新体系的新路径,为抢占全球科技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新的战略制高点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支撑。

中关村需要科技金融

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希克斯有一个很著名的论断:工业革命不得不等候金融革命。今天,这一论断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其实是个老话题,但又始终是一个新课题、新实践。科技金融的使命就是要实现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和资金这个“第一推动力”的有效结合,进而形成产业发展的第一竞争力。

科技金融要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科技企业发展,这是它的首要目标。它又有一个衍生目标,就是实现金融创新,推动金融业自身的发展。在人类历史上三次工业革命中,金融创新和革命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金融革命的出现,才一次次将技术革命推向了产业革命。

中关村20多年的发展史,同样也是科技与金融结合不断创新、不断紧密的过程。从上世纪80年代以银行提供信用贷款为主到后来风险投资的兴起、科技担保的开展,包括全国第一家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机构的诞生、第一家实行股权激励制度的国有高新技术企业的诞生、第一家自然人与外商合资企业的设立,再到率先开展代办股份转让,如今基本形成了“一个基础、六项机制、十条渠道”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在中关村相生相伴、共生共荣,取得了蓬勃发展,为中关村自主创新体系的不断完善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20多年来,中关村涌现出了大量的重大创新成果,开发出了一大批满足市场需求的紧缺技术和产品,掌握了一批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关键核心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超过50项,涌现出汉卡、汉字激光照排、超级计算机、非典和人用禽流感疫苗等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创制了TD-SCDMA、闪联等30多项重要国际技术标准,为航天、三峡工程和青藏铁路等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中关村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技术创新源头。

与此同时,中关村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高技术产业基地。中关村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与环保、高技术服务业为主的庞大产业群,高技术产业总收入过万亿,是我国经济规模最大的高技术产业基地。中关村初步探索出了一条我国发展高技术产业的道路,带动了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可以看出中关村在技术创新、金融创新和产业发展上的特殊地位:

中关村集聚了30多所国家重点高等院校和100多家国家骨干科研院所,60多家国家重点实验室,60多家国家工程中心,80多家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培育了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家,留学归国人员数量占全国的近四分之一;

中关村年技术交易额约占全国的40%,其中80%以上输出到北京以外地区;中关村发生的创业投资案例和投资额均占全国的1/3,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数量占全国的近1/3;

计算机国内市场占有率、手机产量稳居国内第一,软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收入分别占全国的1/5和1/6,高新技术产业总收入占全国88家高新区总量的1/7。

可以说,全国没有哪个地方像中关村这样适合科技金融的创新发展,并如此需要科技金融发挥革命性作用。

科技金融创新的中关村实践

中关村科技金融创新实践成绩骄人。近年来,科技与金融要素在中关村地区的强化融合,正裂变出巨大的创新能量,不断涌现出科技金融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推动科技金融持续创新发展。

在促进中关村科技与金融结合,进而推进科技创新转化为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一直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金融、税收政策的支持和风险补偿等手段,以中关村管委会为代表的政府力量到位而不越位,体现了“政府支持、市场导向”的原则。

在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特别是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新形势下,政府发挥作用的方式也在不断变革,在组建中关村创新平台、不断加大政策先行先试的同时,越来越注重搭建市场平台、运用市场手段、依托市场机制、遵循市场规律来实现战略意图。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机制创新就是组建中关村发展集团,作为面向中关村的统一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

“发展集团作为运用市场手段贯彻政府意图的特殊平台,致力于发挥国有资本的作用,与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形成合力,共同促进中关村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建设。” 中关村发展集团董事长于军在论坛上表示,“作为中关村科技金融的一个新平台,发展集团希望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催化剂、成为科技企业加速发展的驱动器、成为创新创业风险和成本的分担者。”

众所周知,中关村的资源禀赋优势无可比拟,科研院所、高校和高端人才密集,对京外、国外研究机构、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巨大,使得中关村最有条件、最有责任发展原创技术和原创产业,并且要提升原创产业对国际范围内原创技术的吸附和承载能力,培育具有技术主导权的产业集群。

发展集团以国有资本进行股权投资,发挥天使投资人的作用,注重支持成果转化和初创期项目以及具有高战略意义、高风险的产业。集团成立至今两年多来,共投资支持了133个项目,其中初创期项目占1/3。

根据中关村管委会和清华大学启迪创新研究院联合提供的数据表明,2011年全北京发生创业投资案例586个,排名前两位的行业是信息技术业和制造业,分别占38.7%和24.4%。与该数据一致,发展集团投资的行业中,信息技术同样占大头,比例为49%。但第二位是生物医药行业,占24%。

于军分析认为,投资信息技术业居首,这是由中关村的资源禀赋决定的,信息技术的优势是中关村立园之本。为什么支持那么多生物医药行业的项目?就是因为生物医药行业同样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但由于产业周期长、风险高,社会资本进入比较谨慎,这个时候,国有资本弥补市场失灵的作用就要显现出来。

成立以来,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集团干了几件创新的事情:一件是代持政府股权投资。为加强支持力度,北京市政府每年统筹100亿资金,专项用于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同时改革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在其中拿出相当一部分资金以股权投资方式进行支持,发展集团作为政府统筹资金的代持机构,努力实现资金的可聚焦、可评价、可放大和可循环,这种方式也是中关村科技金融体系中的一个新要素。另一件是组建了知识产权运营管理公司,开展知识产权商用化,将形成一个知识产权保护、集成再开发、转化和孵化以及知识产权融资的新平台。通过不断创新业务、创新方式,国有资本发挥催化剂的作用,不断提升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的活力和成效。

发展集团关注的另一个重点是成长期的企业,在133个投资项目中成长期的企业占59%。在支持企业方面,发展集团已经基本具备投保贷一体化的能力。从资金支持角度而言,股权投资仍然是重中之重。作为国有资本,发展集团严格按照市场规则运行,注重与其他投资机构的联合、联动,不对社会资本产生“挤出效应”,努力成为中关村投资界的增量,而且是具有引领带动能力的增量,通过项目联合投资、合作组建基金等方式,建设资金放大的平台和合作共赢的通道。

据目前初步估算,发展集团直接股权投资项目投资合同额19.09亿元,带动社会资本约110亿元,旗下中关村创投公司以引导基金方式设立的子基金资金放大倍数约为11倍。

资金支持的另一方面就是信贷支持,根据科技企业资金需求特点开展小额贷款业务。发展集团下设中关村小额贷款公司和中金小贷公司,首先尝试开展了认股权贷款, 为抵、质押物不足、担保缺失的企业提供全新的融资服务方式。近两年公司业务发展迅猛,向科技企业贷款额达到23.55亿元。下一步,发展集团将对中关村小贷公司增资,使其资本金从3亿增至7亿,并研究未来争取转制为中关村银行。通过资本投资和信贷支持手段,从资金角度为科技企业做强做大提供最直接的驱动力。

于军说:“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显著特点就是高风险,科技金融的功能除了给予资金支持,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分担创新创业的风险和成本,而这项功能本身又是高风险、高成本的,这应该成为国有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重点服务领域。”

发展集团旗下中关村担保公司,已经成为国内同行业的领先者,业务范围覆盖贷款担保、票据担保、集合信托计划担保、集合企业债券担保、集合票据担保、履约担保、诉讼保全担保等,已形成年服务企业超过1000家、年新增担保规模超过100亿元的服务能力,融资性担保占全市25%以上。

近期,发展集团将向中关村担保增资6亿元,加上其他机构的增资,将使其资本金从6亿元一跃增至17亿元,大幅度提升担保服务能力,拓展服务范围。根据示范区的总体部署和科技企业的需求特点,发展集团充分依托中关村先行先试的优势,探索开展创投租赁业务,为科技企业提供研发条件装备和各类共性研发设备,分担创新创业成本,在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创新的同时,解决好余值处理的问题,预计在年内完成公司申设。此外,探索开展科技保险业务,为科技企业的研发、生产活动提供专业保险服务,分担风险,激发创新活力。

于军总结道:“发展集团希望建立起功能丰富、运作专业、统一高效、紧贴示范区企业需求的国有科技金融服务平台。通过国有资本的市场化运作,在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关键领域进行先行投入,积极探索科技金融创新模式,成为中关村新兴科技金融产品的主要设计者和供给者。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与金融机构、其他投资机构等各类主体形成协同效应,共同促进中关村科技金融服务大体系的不断完善,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

猜你喜欢
中关村金融科技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医疗装备(2019年8期)2019-05-20 09:27:24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金桥(2018年12期)2019-01-29 02:47:36
君唯康的金融梦
中关村,催生“创新”传奇
金桥(2018年4期)2018-09-26 02:24:52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P2P金融解读
科技在线
中关村离硅谷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