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非眼科医生的一天

2012-04-29 20:52计江东
祝您健康 2012年10期
关键词:眼科艾滋病手术室

计江东

援外医疗是我国对外援助乃至我国整体外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首批援助桑给巴尔医疗队始于1964年。1965年,周恩来总理访问桑给巴尔时,亲切会见了第一期援桑的中国医疗队员。医疗队员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地为桑给巴尔人民的健康服务,救助了无数患者。

2009年,江苏省政府为了庆祝援桑医疗45周年,特意捐赠价值20余万美元的眼科仪器和设备,援建桑给巴尔医疗队眼科中心,我也有幸成为援桑眼科中心的首位医生。

忙碌的手术日

援桑眼科医生的一天是从查房开始。我所在的桑给巴尔医院,病房里的患者非常多。病床住满了,病人就拿张床垫睡在地上。今天是手术日,查完房后我赶紧去手术室做术前准备。在这里,一般一个手术日要完成8~14台眼科手术。医生、护士中午都不能休息。眼科手术室的所有仪器设备都是中国政府捐赠的。在中国眼科医生来桑给巴尔之前,这里的医院眼科只能进行白内障囊内摘除术。

非洲艾滋病患者中,需要进行眼科手术的病人也很多,每天都能碰到几个。因此,医生在手术时要万分注意,如果不慎被沾染艾滋病病人血液的手术刀或针头刺伤,就有可能被传染上艾滋病。我的同事中就有一位医生,一次在给一位艾滋病毒感染者做手术时,一不小心,被患者的体液溅人眼里。这就意味着医生的眼部黏膜沾染上带有艾滋病病毒的体液,很有可能被感染。为此,这个医生吃了1个月的抗艾滋病药。由于抗艾滋病药物的一些副作用,服药后食欲下降,同时心理压力相当大,啥都不想吃,1个月就瘦掉十几斤。

虽然工作很忙,各种压力也很大,但工作中我们都很开心。一方面因为帮助了患者,看到一个个病人康复出院,我们的心中很有成就感;另一方面,桑给巴尔的患者对医生非常尊敬,能真真正正地体会到当医生的职业自豪感。原来当地的工作人员过惯了慢节奏的生活,每到中午12点要停下手头的工作进行祈祷,更别提加班加点工作了。后来,中国医生努力工作的精神感染了他们,他们的工作节奏也提高很多。

送医下岛,方便患者

桑给巴尔主要由两个海岛组成,一个比较大,习惯称为桑岛。另一个是奔巴岛,相对较小。奔巴岛三家医院中只有一家医院有独立的眼科,且只能看简单的门诊和进行小的治疗,不能进行手术,需要手术的患者必须到桑岛来。很多奔巴岛的眼疾患者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根本就没有条件到桑岛就诊。经过多方联系,我们最终与当地卫生部达成协议,每月选一个周末去奔巴岛的医院开展眼科门诊,进行白内障和青光眼手术,受到当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

奔巴岛的当地医院眼科仅有两个小病房,一个房间只有三张床。我们每次去要做20~40台眼科手术,病房根本住不下这么多病人。于是,医院将眼科的两个病房都安排住女病人,其余病人就弄个床单睡在地下。男病人则被安排在一个简陋的空房间里,里面放上若干床垫当病床。虽然居住条件很艰苦,但患者没有怨言。早上8点我们就进入手术室开始手术,患者就坐在手术室外面的走廊里安静地等待。

由于语言不通,也可能是文化差异,很多双目失明的患者复明后,说的最多的是“一夏——安拉”,意思是感谢真主,而不是感谢医生。他们认为自己能够复明,是真主安拉借我们医生的手,使他们重见光明。不过他们对中国医生的尊重是可以切切实实感受到的,后来只要说是中国医生来义诊,很多病人早早就赶到医院等候。

义诊很快就结束了,每做完一例手术,看完一个病人,就多了一名中桑友谊的见证人,就为中桑友谊播下一粒真爱的种子。这样的信念给了我们无穷的力量,使我们在这艰苦陌生的地方能够克服重重困难,以饱满的热情辛勤工作。

(编辑 林妙)

猜你喜欢
眼科艾滋病手术室
眼科诊所、眼科门诊、视光中心的区别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 世界艾滋病日》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手术室火灾的预防与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