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文”为伍的我

2012-04-29 00:44:03舒乙
档案天地 2012年10期
关键词:文学馆巴金老舍

编者按:舒乙,男,1935年8月16日出生于青岛,北京人,满族。他出身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著名作家老舍,母亲是著名画家胡絜青。1953年,舒乙在北京二中高中毕业,1954年9月到前蘇联列宁格勒基洛夫林业技术大学留学,学习林产化学工艺木材水解专业,回国后分配到中国林业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78年开始业余文学创作,首篇作品《老舍的童年》在《人民日报》连载。1984年调入中国作家协会。1993年以后负责筹建中国现代文学馆新馆,2000年5月新馆落成后任馆长。1986年出版第一个散文专集,一直以创作散文、传记为主,兼写文学研究论文,已出版《我的风筝》、《老舍》、《现代文学瑰宝》等专著21部。他是第7、8、9届北京市政协委员,第9、10届全国政协委员。

颠簸中的童年

我1935年生在青岛,当时老舍先生在青岛教书,他从英国回来以后直接就到了山东济南齐鲁大学,1934年他转移到青岛到山东大学教学。生我的第二年他就去了山东大学的教务,变成了职业写家,1936年的他成为职业写家以后,第一个成果就是《骆驼祥子》。写《骆驼祥子的》那个地儿叫做青岛黄县路,好像老舍旧居现在改成了“骆驼祥子博物馆”。

那时候父亲很忙,跟家人在一起的时间特别少。对父亲最初的印象大概是在我两岁多的时候,当时小男孩儿调皮,该撒尿的时候不撒尿。妈妈非常着急,怕我尿裤子,就把爸爸招来,“过来给他表演、示范一下”。我最初的记忆就是父亲在示范这个动作,从此就明白,大概我和他是同一个品种。

1937年,抗战爆发了,因为青岛离日本很近,日本人过来的话很可能从青岛登陆,所以老舍先生就从青岛退到济南,我们也跟着他一起到了济南。但这个时候济南的形势也非常危急了。

在这样的形势下就有很多人南下。当时为了阻止日本人,韩复榘的部队炸毁了济南洛口黄河大桥。他就趁着最后一列离开济南的火车逃往后方,他一个人经过徐州到了武汉,加入了抗战的洪流。那时候我们太小,我们三个孩子和妈妈滞留在济南,济南马上就沦陷了。我们后来在济南待了一年,等黄河大桥修好以后,就回到了沦陷的北平,住在母亲的娘家。这样连续住了五年,到了1943年,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可以自己走路了,妈妈就带着我们三个孩子出逃了。我们步行穿过河南,总共花费了55天,逃到了重庆和父亲团聚,这会儿已是1943年秋天了,那一年我八岁。从这以后就在重庆北培居住下来。

到重庆的时候,我们已经六年没有和父亲见过面,因为年纪太小,所以对父亲完全没有印象了。等再见到他的时候发现他已经变成个老人了,其实他那时还不到四十五岁。我一眼就认出他来了,他直不起腰,好像全身的重量都放在手杖上,面色也很苍白。他很喜欢孩子,看到我们自然是很高兴,但是也增加了很多烦恼,因为他完全是靠写作养活这么多人,生活上更加困难了。

我父亲是“五四”那一代人的教育观,他从来没问过我考多少分,你爱怎么着就怎么着,但是如果发现你有特殊的爱好,他就来兴趣了。他强调让儿童自由地发展,不管你智商多高,你肯定有自己感兴趣的那一方面,是你天生的一种爱好。比如说我爱画画,家里来了他的作家朋友们,他就很得意地说,“傻小子,把你的画拿出来给我们瞧瞧。”有时候我看见别人在写生,我也拿个小本本,坐在山坡上,装模作样地看着远方的房子写生,被他发现了,就马上走过来说:“哎,我来教你写生。”——其实他一笔都不会画。但是他学师范出身,在理论上很有一套,起码知道教学方法。就把我的铅笔拿过去,说手要伸直,拿着铅笔比划,那个地方有个电线杆子,占你的铅笔这么高,你把它放到纸上就这么高;那儿有个小房子,占你的笔这么高,你把它放到纸上也这么高,这样画不就有比例和远近了嘛。所以他会以科学的方法来教你绘画,希望你在这方面有所进步。

从1944年开始,老舍先生在北培创作《四世同堂》。所以现在北培的旧居已经改名了。我们住的房子,青岛的改成“骆驼祥子博物馆”,重庆北培的改为“四世同堂博物馆”。这样一直到抗战胜利。

1946年老舍先生应美国国务院的邀请和曹禺先生去讲学,我们家属留在重庆,一直待到1949年底。在他们离开重庆动身赴美的时候,张治中先生曾设宴送行。作陪的人中有周恩来、冯玉祥、郭沫若、冰心等以及由延安来重庆治病的江青。当记者问老舍先生对赴美讲学有何感想时,他开玩笑地说,此次赴美是去“放青儿”,自喻骆驼,春天来临时,去张家口外吃青草、换毛,后马上就回来,作更长的跋涉和更沉的负担。

1949年6月,在解放了的北平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会上周恩来向会议主席团成员表达了邀请老舍归国的意思,决定由郭沫若、茅盾、周扬、丁玲、冯雪峰、巴金、冯乃超、阳翰笙等老朋友联名写信给远在纽约的老舍,盛情邀请他回国。这封信由中共在美国的地下党员司徒慧敏转到老舍手中,老舍决定立即动身回国。经过一番周折,老舍先生于1949年12月12日回到了久别的故乡北京。

那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了,但重庆还没有解放。

老舍回国后,我们一家人也从重庆搬回了北京。我也终于回到了父亲身边。

离开父母到苏联

我们全家在北京团聚之后,老舍先生便想买一所小房,安排一处安静的家。那个时候,不兴买房,全是等着政府分配公房住。有一次,老舍先生碰见周恩来总理,便问能不能私人出钱买一所小房。总理不假思索地回答:老舍先生需要安静的写作环境,当然可以。老舍先生有点存蓄,是由美国带回来的稿费,那个时候,房子相当便宜。他的老同学卢松庵先生和老朋友张良臣先生替他在东城看好了一所小房,需要一百匹白布。小房位于北京东城区丰盛胡同。北京有两个丰盛胡同,另一个在西城,胡同大,名气也大,给老舍先生的信常常被错投到那里去。先生去世后,小丰盛胡同改了名,叫“丰富胡同”。这里几乎是市中心,交通方便,离王府井、东安市场、隆福寺都很近,还有几所中学,小孩子能就近上学,萃华楼、东来顺、灶温这样的老字号饭馆也近在咫尺,下小馆绝用不着发愁。

小院的里院,甬道的旁边是土地,可以栽花种树。老舍先生很看重这点,他一生喜爱花草,却很少有机会实践。他托人到西山移植了两棵柿子树,柿子品种很特殊,是河南省的“火柿子”,个头不大,橘红色。老画家于非庵曾来给柿树写生,作工笔国画一幅,成为他的代表作之一。后来母亲为小院取名“丹柿小院”,柿子成了这座小院的标志。

1953年,我高中毕业参加高考,考上了北京俄语专科学校,学习了一年的俄文后,我和同学们一起去到当时的红色之都——苏联学习。那是1954年的9月份,那一年派去的学生是三千人,因为当时党中央有一个想法,就是国内的高等院校建制不齐备,最好是在教育上全面的接受苏联的教育成果,派一批大学生去苏联学习。

当时老舍先生对我去苏联的事情很高兴。我们坐了六列火车,浩浩荡荡,从北京到那里走了一个礼拜。快到莫斯科的时候,苏联大使馆留苏学生管理处的人上来分配,拿出单子来说你上哪儿,你上哪儿,当时分我是到列宁格勒的林业大学去。到了学校去报到,校长说你去上化学系,到化学系之后,说你到什么什么专业。当时有一个专业中国是没有的,叫木材水解专业,就负责由木材的废料里头制造酒精,工业酒精和酵母。

对这个专业,那个时候谈不上喜欢不喜欢,是组织需要嘛。就是中国没有嘛,把它移植过来。我在这个专业里学了5年,到1959年,学成回国。这个专业当时中国还没有,等于我和我的同事要负责把这个专业在中国建立起来。

后来我被分到林产化学工艺研究所,承担了一个国家课题,包括我在苏联学的专业,引进到中国来。用木材的废料作原料,把木材水解了,变成葡萄糖,然后用葡萄糖发酵生产酒精。这个重点项目的基地设在北京光华木材厂,在那儿建了一个试验间。由国家项目的领导,一直到把它搞成功,通过鉴定后,作为一个国家的储备项目保存起来。为什么叫国家储备项目呢?因为我们国家粮食还是比较多的。生产酒精的话一般用粮食,用粮食的话工艺比较简单,而且比较成熟,成本也比较低廉。用我这种办法,工艺非常复杂,成本非常高,平常是不可以用这种方法生产的,只有在特殊情况下,作为战备的储存才用这个办法。比如说发生了饥荒,比如说发生了战争,比如说被包围了,粮食供应不上了,就可以把我叫来,把木材给我,然后我在城市里头,把酒精提取出来,既解决了能源问题,又解决了蛋白质的问题,这是一个战备的项目。

我工作的地方一开始是在北京林业科学院下面有一个林产化学研究室,但是由于形势的发展和客观的需要,以这个室和上海的一个室建立一个专业的研究所。因为根据当时总理的意见,凡是新建的研究所要出北京,最好在外地建一个新的研究所。所以林科院在南京的林业学院建一个新的研究所,新的研究所叫木材化学工业研究所,我等于负责先到那儿,由北京到那儿去建这个所。

我这一生,前二十五年一直在做这个事情。后二十五年,由1984年开始,我就调到了中国作家协会。

与“文”为伍的开端

这个时候,巴金先生提出来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这个是他晚年的两件大事之一,一件大事就是成立中国现代文学馆,一件大事就是把他自己的巴金全集编好。

巴金先生晚年一直在为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建立而奋斗。这个建议是得到国家赞同的,后来需要有人帮他做这件事情,我调到作家协会就是为了这件事情。

我后二十五年基本是做文学工作,搞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国现代文学馆成立于1985年,这是巴金先生亲自到北京来主持的开馆典礼,那个时候我已经担任这个馆的副馆长,以后一直担任常务副馆长和馆长。

原来的馆址我们是在万寿寺,由中央给我们借了一个房子。因为这个房子也是个文物单位,它跟我要保存我内部的这些资料有矛盾,我们需要非常好的设备,可是文物单位连个钉子都不允许你用的。那我们就说迁出来吧,反正国家开始有实力了,干脆再建一个新的馆吧,专门为中国文学馆设计一个。所以当时巴老以他个人的名义,给江泽民主席写了一封求救的信,江总书记对巴老非常的尊敬,就是他亲自给他回信并作了批示。所以这样在国家计委立项,以后的所有事都是我去跑,等于新馆的建立是我一手经办的。从头到尾,每一个细节都直接参与领导的,前后经过了7年。

这里有些非常有趣的事,新馆要找个地儿,北京城已经没有地了。我那时候骑个自行车到处跑,有的时候也坐着公交车到处跑,跑得简直毫无头绪,你根本找不到一个适合建馆的地,你想又要离城里中心近一点了,不要让读者将来到处乱跑,又得符合你工作的这个性质,周围也不能太嘈杂,比较幽静幽雅。条件多了,你自己的能力非常有限,根本不知道那么多的线索,所以后来就跑到北京市规划局,碰到一个非常内行的主管的局长:嗨,你不要跑了。他就当着我的面把下面分管的领导找来,说你们每一个处给我提两个方案,不管你是郊区处,你是城里处,还是哪个区的处,每个处给我提两个候选的地方,然后我来挑。他来挑,那么他是当我的面布置的,我非常感动,因为觉得还是巴老的这个威信崇高啊……

我对文学馆的深情

新馆最后选在了北京北四环芍药居那个地方,这个大馆建好以后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学馆,也是最先进的,最全面的。

文学馆有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就是文学档案馆,储存手稿等等这些。第二就是文学图书馆,就是把中国现代文学的各种著作的各种版本都收集起来。第三部分就是文学博物馆,把一些精良的东西拿出来公开展览。第四部分就是研究馆,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四大部分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非常全面的馆舍。

在中国现代文学馆里,有九绝,九件宝贝。

一绝是巨石影壁。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在大宅子的门口要有影壁,不能毫无遮掩,不能一眼望穿,不能一览无余。文学馆门口要放一个影壁,追求民族风格。不过不是砖的,也不是木头的,是石头的,而且是一块完整的大石头。这,就有了气派。

二绝是馆名,而且是四个馆名。馆名既然不刻在影壁上,就要安排在墙体上。文学馆曾邀请三位文学巨匠题名:叶圣陶、冰心、巴金。在新馆建设中,江泽民主席又为新馆题写了馆名。文学馆共有四个馆名,安排在四个地方,文字一样,字体不同。

三绝是“百花齐放”浮雕。文学馆采用河北曲阳县的一种叫“草白玉”的石材,选郭沫若先生著名诗集《百花齐放》上的插图木刻图案为蓝本,刻成浮雕。将近百种花卉,置于墙头,环楼而立,同时开放,岂不是真正的百花齐放吗。

四绝是巴金手印门把。门把是每个进入文学馆的观众和读者首先接触到的东西,而且是绕不过去的。文学馆注意细节,自己“发明”了一个。我们请雕塑家到杭州去拜访巴老,按他的手型翻了一个石膏模,再设计成一个长方形的铜铸件,装在每一扇进出文学馆的玻璃大门上。巴金的手不大,甚至可以说是小而纤细的那种,因年迈而伸不太直,更显文人气。这只写出几十卷著作的手引来无尽的兴奋和感慨,人人都要去轻轻摸它一下,推着它进门。

五绝是彩色玻璃镶嵌壁画。文学馆大堂迎面有两扇大玻璃墙,这是国内幅面最大,由内容到结构都有创新的大型彩色玻璃镶嵌壁画。画面上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经过和画家反复探讨,决定选“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六大文学巨匠的各一部代表作内容来作画。它们是鲁迅的《祝福》、郭沫若的《女神》、茅盾的《白杨礼赞》、巴金的《家》、老舍的《茶馆》和曹禺的《原野》。

六绝是作家签名瓷瓶。文学馆大堂里有一对巨大的青花瓷瓶,大瓷瓶有三公尺半高,各重一吨多,是在景德镇烧的,上面有五千余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名字。

七绝是大油画。当初,在文学馆的建筑设计中有一个特殊的要求,那就是要为大壁画留两扇墙。此处的墙不准开窗,房屋要留顶光。为此,设计师被要求专门设计一个过厅,称之为油画厅。油画有两个主题:一个是中国现代文学名著中的“受难者”,另一个则是“反抗者”。在当今的中国壁画中,它誉为现代壁画中的第二个里程碑。

八绝是作家雕像。文学馆园林中立着十三尊作家雕像,尺寸皆真人大小,但可以是全身,也可以只是一张脸;有铜的,有大理石的,还有铁质的;可以是立体的,也可以是浮雕的;多数直接立在草地上,像生活中的普通人一樣。他们是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叶圣陶、冰心、沈从文、朱自清、丁玲、艾青和赵树理。

九绝是奇石“逗号”。在文学馆东门内小广场上,在两列罗马柱廊中央,应该有一尊文学馆的主体雕塑。可惜,赋予它的使命太沉重,无法实现,只能作罢。没有办法,想到中国的赏石玩石传统,决定走到深山野林中选石。功夫不负有心人,竟然在房山县境内找到一块奇石。体积巨大,像一尾展开的孔雀屏,中心有一个圆溜溜的孔,透空,而且连着一个缺角,是一个逗号!中国古典文学没有任何标点符号。逗号,是现代。

猜你喜欢
文学馆巴金老舍
海上日出
北平的秋
上海天文馆:全球最大规模天文学馆复刻天体运行轨道
巴金在三八线上(外四篇)
神剑(2021年3期)2021-08-14 02:29:54
周恩来与老舍肝胆相照的友谊
华人时刊(2020年19期)2021-01-14 01:17:04
王炜丽设计作品
艺术评论(2018年9期)2018-11-08 06:13:34
老舍的求婚
北广人物(2018年10期)2018-03-20 07:16:02
新时期以来文学馆的创生与发展
雨花(2016年14期)2016-11-26 15:01:27
主持人语
小巴金“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