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清华大学党委委员会
2012年是清华大学新百年的起步之年。2011年4月,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高度评价清华百年发展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重要贡献,深情回顾在清华受到的教育和培养,着重强调全面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并代表党和国家殷切希望清华大学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发展道路,改革创新、奋勇争先,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2012年6月,在建党91周年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到清华视察工作,看望母校师生,并在清华大学主持召开了高校党建工作座谈会,对学校百年办学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加强高校党建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喜迎党的十八大之际,重温胡锦涛总书记在学校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来校视察和座谈时的讲话精神,我们更加感到责任重大,必须以“改革创新、奋勇争先”的精神面貌,进一步深入加强学校党的建设,以党建促学校发展,努力开创清华大学新百年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紧密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推进学校党的建设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高校党组织就必须要把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做到“三个结合”,努力成为新时代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
引导学生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努力吸收中华优秀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丰富科学文化知识,夯实理论功底,提高专业素养。推进学生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加强品德修养,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志向,把个人发展融入社会进步的洪流,续写清华人爱国、成才、奉献的时代篇章。
引导学生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强化育人特色、推进优势转化,努力把学校百年发展形成的综合性学科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高水平科学研究、高层次国际交流、高质量后勤保障等多种办学优势,自觉主动地转化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优势。完善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体系,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激发求知欲和探究兴趣。完善创新性实践教育体系,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提高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为其将来成为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新事业的开拓者打下基础。
引导学生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推进学生集体建设,加强体育和艺术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的关系,实现德智体美相互促进、全面发展。完善学生评价激励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创造个性化发展、多样化成长的空间和条件,鼓励学生发展兴趣和专长、彰显个性和本色、发挥优势和潜能,努力成为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新型的优秀人才。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关键在于有一支一流的师资队伍。学校已经把“人才强校”战略确立为新百年发展的核心战略,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制定、落实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培养、引进、支持、流动多措并举,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尤为重要,要认真研究教师激励和评价的机制和政策,充分肯定教师为人才培养所做的努力和指导学生的辛勤付出,倡导“育人”绝不只是政治思想工作者的任务,而是每一位教师的天职。例如,在专业教学中结合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导学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树立崇尚科学、追求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又如,研究生导师在指导研究生时,关心学生的思想、生活以及前途、成长,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再如,在科研工作中,积极争取国家重大项目,尊重科学规律,努力拼搏攻关,使参与研究工作的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清华人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责任,受到严谨科研作风和创新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熏陶。要鼓励广大教师自觉加强道德修养,率先垂范,为人师表,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并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紧密围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一中心任务,开展学校党的建设
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是党和国家对我们的期望与要求。学校要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改革创新,奋勇争先”的要求,动员全部力量,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把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统一在办学实践中。
坚持世界一流,就要勇于承担建设一流大学的国家责任,始终保持永创一流的不懈追求。拥有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和有力保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断超越的过程。学校要深刻认识一流大学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把握时代前进脉搏,警惕精神懈怠、能力不足的危险,时刻保持永不满足、敢为人先的精神状态,克服消极心理、保守思想,用长期扎实的努力推动学校发展。学校还要牢固树立世界眼光和战略意识,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不断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善于协调和处理跨文化事务的优秀人才,要追求真理、探索新知,为人类认识客观世界、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以及应对全球性重大挑战创造新的前景。同时,要深入探索一流大学建设规律,把国外现代大学的先进经验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构建我国大学独特的教育思想体系,把握好各办学要素关系,统筹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各项任务,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创造新的经验。总之,要牢固树立一流意识和国家意识,坚定不移地提高办学质量,向着世界一流的目标迈进。
坚持中国特色,就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自觉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要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和组织优势,最大限度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头脑、指导办学实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坚持把服务国家现代化作为办学的根本追求和中国特色的集中体现,自觉把一流大学建设放在国家发展的大舞台上,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把满足国家战略需要和引领国际学术前沿“两个战场”统一起来,努力解决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等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和关键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科技支撑。要大力传承创新中华文化,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引领未来,始终成为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坚强阵地。
坚持清华风格,就要大力继承和发展百年清华的办学传统,不断激发创造活力。百年积淀的优良文化传统和光荣革命传统,是学校的宝贵精神财富和独特魅力所在。我们要认真总结各个时期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经验,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教师队伍为根本保证,以学生为本、学者为先、学术为基、学风为要,恪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秉承“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办学传统,遵循“顶天、立地、树人”的科研宗旨,积极落实“优势转化战略”,强化“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育人特色。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大力弘扬人文日新,坚持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并举,营造开放包容、多样和谐的校园氛围,创新发展模式,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激发师生创造活力。要十分珍惜学校长期形成的求真务实之风,发扬学校党组织爱国奉献、又红又专、实事求是、深入群众的光荣传统,坚持“不唯书、不唯上、不唯洋、不唯他、只唯实”的思想作风,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不急功近利,不随波逐流,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建一流,大力弘扬“行胜于言”的校风和“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发扬实干精神和团队精神,通过每个人的点滴努力最终实现学校发展质的飞跃。
世界一流反映了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中国特色体现了中国国情、社会制度和民族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清华风格是学校百年办学的优良传统、精神气质以及发展模式的高度凝练,三者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是普遍规律和具体实际的结合。这是学校关于一流大学建设规律不断深化的认识,是长期以来,特别是新时期清华人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智慧结晶,是推动学校新百年发展、实现长远目标的必然选择。我们要把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有机统一起来,正确处理共性与特色、当前与长远、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物质条件与精神力量等若干重要关系,努力走出一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成功之路。
紧密围绕抓好基层、打牢基础这一重要支撑,深化学校党的建设
基层党组织处在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第一线,是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有力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我们必须把党和国家对高校的方针政策及各项要求,切实落实到基层,把党建工作的重点放到抓好基层、打牢基础上,全面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努力提高学校党建的科学化水平。
坚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党员和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要认真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组织广大干部和党员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增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积极探索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方法措施,完善理论学习制度,创新理论学习形式和载体。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发挥文科院系的学科优势,围绕热点难点、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形势政策研究和宣传辅导,使理论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改进理论宣传,加强新闻媒体建设,用好宣讲团等有效方式,贴近基层、注重实效,积极宣传师生中的先进典型和基层创造的先进经验,为学校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学校工作中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坚持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努力构建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发挥党委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功能,完善党委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推进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的票决制,落实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的制度。要充分发挥院系党委(总支)在本单位工作中的政治核心作用,以党政联席会议形式决定重要事项。进一步完善党支部设置,党支部要研讨本单位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支部书记要参与本单位重要问题的讨论和决定。坚持基层出经验、基层出政策,发挥师生的首创精神,注重总结推广基层的新鲜经验。
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以优良党风促进校风学风建设。充分运用创先争优活动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启示,建立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推动创先争优的常态化、长效化,使创先争优融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日常工作,成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价值追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学校群众工作。注意听取群众意见,最大限度地集中全校师生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加快推进党务公开,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完善学校党内情况通报、领导班子年度民主评议和党内选举制度,落实好党代会代表任期制和提案制,建立健全代表参与重大决策、参加重要干部推荐和民主评议、列席党委有关会议、联系党员群众等制度和办法,发挥民主党派和工会、共青团组织的作用,增强群众工作合力。引导党员和师生自觉坚持优良校风学风,弘扬高尚师德,坚决杜绝学术不端行为,保持良好精神风貌。关心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生活,尽心竭力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努力化解矛盾纠纷,切实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2012年4月,学校召开了第13次党代会,总结了过去几年来学校党建的成绩与经验,进一步明确了未来的发展目标。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代会提出的各项任务,扎实落实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努力成为知识创新的策源地、深化教育改革的试验田、扩大开放的桥头堡,以优异的办学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审定:胡和平、陈旭,执笔:范宝龙)
[责任编辑:李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