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清 哇春芳
孩子磨蹭只是表象,深层的心理状态是什么?如果能用爱为孩子撑起效率的空间,在亲密的亲子关系和高效之间找到平衡,那么,这样的方式你愿意试一试吗?
您早上火急火燎地赶着上班打卡,孩子却磨磨蹭蹭,您会怎么办?
孩子玩弄着手中的笔,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作业本上还是空空如也,您的心情会如何?
几乎每位家长都会面临孩子做事磨磨蹭蹭、拖拖拉拉的困境。您会不会在孩子磨蹭的时候焦躁不安,大吼一声“快一点儿”?她是一位儿童作家,同时也是一位6岁小女孩的妈妈。她的讲座总是得到家长们的青睐,因为,真的很实用。她就是哇春芳,她不焦躁,也不大声吼,而是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学习时间管理,提高注意力,从而告别磨蹭!
Part1对不起,没有灵丹妙药
不止一位家长都想从哇老师那里得到一味特效药,可以立竿见影,让孩子们不再磨蹭。然而,事实的真相是:死心吧,世界上没有这样神奇的药方!当然,那也并不意味着完全没办法。就让哇老师带着我们一起来分析孩子为什么会磨蹭,然后再进行剖析并且应对。
对号入座
·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度有限。
·处理事务的能力较弱。
·对即将要做的事情不感兴趣或者有畏难情绪。
·不了解时间和个人行为后果之间的必然联系,或者不在意自己行为所导致的潜在后果。
·缺乏自律能力。
·对珍惜时间没有产生自觉要求。
·缺乏时间管理能力。
我们会发现,孩子磨蹭的很大原因在于孩子的生理心理还不够成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本身就有限。特别是那些天生感统失调的孩子,更容易走神。这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针对这种情况,我的建议是:等待。随着孩子的长大,这个问题一定会有所好转。而其他的一些原因,作为家长,我们可以通过训练和引导,来帮助孩子。
Part2告别磨蹭的5个锦囊
训练和引导,听起来很抽象,不过往下看,您就会发现,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做得到。
1.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
一个人处理事务的能力和效率之间有着直接关系。比如孩子穿衣服慢,那是因为他还不太会穿;孩子算算术慢,那是因为他还不太会算。大人洗件衣服,十几分钟就能洗完,可孩子洗块手绢要花半个多小时时间。所以,我们不能用大人的速度来要求孩子,而是要给孩子成长的时间,允许孩子慢慢提高对每一件事务的熟练程度。这其中,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让孩子学着照顾自己,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2.从孩子的兴趣出发
孩子不敢翻单杠,不愿意学认字,不太敢跟陌生小朋友打招呼,您偏偏强迫他,以爱的名义让他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当他无计可施的时候,只能用最柔和的方式进行反抗了——那就是磨蹭。所以,观察孩子的兴趣,重视孩子的情绪,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和他互动,比如讲故事、做游戏。这样,当一件事成为他的兴趣所在之时,他就会雀跃着参与其中,而不是磨磨蹭蹭了。
3.引导孩子解决问题的思路
一块大石头,怎样才能把它抬起来?好几个人一起使劲搬是一种方法;找个支点,用杠杆撬是一种方法;找一个吊车,借用机器的力量又是一种方法。孩子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他不懂方法,一味用蛮力去搬,肯定会觉得这个东西太难,而一旦他掌握方法、学会使用杠杆,他就会产生很强烈的自信心:哦,原来这件事这么容易啊!所以,家长要向孩子介绍学习方法,同时引导孩子主动思考和寻找方法,这样,孩子的自信心就一点一点建立起来了。
4.帮助孩子学习自律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有自控能力的孩子,将来会有更大的成就和幸福感。当孩子小的时候,他还不能完全自发地约束自己,而要通过外界的约束,让他学习自律。
代币法就是不错的及时奖励的方式,通俗来说,就是贴小红花、小星星或者各种孩子们喜欢的小贴纸。
父母可以把不磨蹭作为一个综合评价表中的一栏,也可以把不磨蹭细化,比如:
5.建立时间管理的意识
有些孩子,当您把单独一件事交给他的时候,他做得很快;但如果在同一个时间段内,您把几件事交给他,他就会产生困扰。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不懂得这几件事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联系,分不清轻重缓急。
对紧急的事情应予优先安排,对重要的事更应该在时间或精力上给予重点保障。这种合理解决和处置多件事务的能力就是统筹能力,而为了有效处置这些事务,对时间进行正确安排和分配的能力就叫做时间管理能力。
我们需要教孩子掌握一些时间管理的优先原则,并在具体的情景中加以灵活运用。这样,他们才能更有效地实现自己的目标,比如:
·有时间要求的事情优先。
·有重大后果的事情优先。
·后续事务的前提条件优先。
·健康和安全优先。
·信誉优先。
·目标目的优先。
Tip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
有的孩子像就小猴子,顽皮多动,对新鲜事物的要求度很高;有的孩子则像小马,奔放不羁,对自由的要求度很高;有些孩子像小狗,忠厚友爱,对情感的要求度高;有的孩子像企鹅,有板有眼,对秩序的要求度高;有的孩子则像小猪,快乐散漫,对舒适的要求度高。
我们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把所有的孩子都变成“小企鹅”,而是让小猴子更像小猴子,让小马更像小马,让小狗更像小狗,让小猪更像小猪,在保留和发扬孩子各自特性的同时,使他们拥有坚强、勇敢、自律和不断进取的内在品质。
扪心自问
你会拖沓吗?
有多少成年人都同时患上了时髦的“拖延症”?您能诚恳地保证“我没有”吗?其实,拖延症的深层心理含义在于: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如果我们能了解自己的内心,那么也一定能体谅孩子们的拖延。当然,我们都不能止步于此,还得想想,怎样有效地完成任务。
帮助孩子不再磨蹭,家长的耐心和爱心是最重要的核,不要求一时的高效而破坏自己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我们以往都觉得时间管理是大人才需要学习的内容,事实上,小朋友也会遇到很多需要统筹安排的机会。所以,教孩子轻重缓急、一件一件做事都是非常重要的。
哇春芳
儿童文学作家,《北京周报》总编助理,一位6岁女孩的妈妈。著有《时间小管家训练宝典》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