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利
该文对贺兰山北段强应变挤压片理化蚀变带成矿地质背景、含金地质特征的研究,指出片理化蚀变带中赋存金矿(化)点、矿化带特征,圈定找矿靶区。
贺兰山北段地理位置大致包括以省级宁夏汝箕沟公路为界的以北地区,山势呈近南北走向,西高东低,沟谷发育、植被稀少、岩石裸露。东邻石嘴山黄河灌区、西部紧邻内蒙古阿拉善多金属成矿带,在宁夏境内面积约1600平方公里。大地构造位置为华北地台北缘西段鄂尔多斯陆块与内蒙阿拉善陆块交界处。即贺兰山裂陷北段之基地杂岩带,最古老的地层为新太古界—古元古界宗别立岩群,经过多期构造活动,强应变挤压片理化蚀变带及断裂构造纵横交错,可见到石英单脉、复脉、网脉,有利于金属矿产的成矿,具备以金、铜为主的多金属成矿地质条件。
地质背景
出露地层:自老而新为新太古界—古元古界宗别立岩群、新元古界青白口系、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白垩系、新近系和第四系。缺失志留系、泥盆系、侏罗系地层。以新太古界—古元古界宗别立岩群分布范围最广,为贺兰山北段主要赋矿地层。呈东西向展布,属华北陆块的古老结晶基底,构造复杂,紧闭同斜褶皱发育。该群自下而上可划分为:秃鲁根岩组、阿楞呼都格岩组、柳树沟岩组和柳条沟岩组。上述四个岩组的分布反映了主变质期的构造格局。
侵入岩:贺兰山北段侵入岩分布广泛,以古元古界花岗岩及堇青含石榴黑云母花岗岩为主,其次为石榴石花岗岩等。
脉岩较发育,主要有辉绿岩脉、辉长岩脉和石英脉。
金往往赋存于新太古界—古元古界变质岩之强应变挤压片理化蚀变带和构造破碎带中。从区域化探资料来看,花岗岩的金、铜等平均值小于区域背景值。
构造:区域范围内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多次构造变形,褶皱、强应变挤压片理化蚀变带及各种断裂构造十分发育。褶皱构造轴向为北东向或近南北向,大多数保留完整,部分受后期断裂破坏不易辨认。主要深大断裂有:
贺兰山西麓深大断裂。断裂呈北北东向展布,基本与贺兰山脉走向平行,北接吉兰太中-新生代断陷盆地东缘断裂,直至与临河大断裂相交,南延交于龙首山-六盘深断裂,全长约300km,为阿拉善台隆与鄂尔多斯西缘坳陷带的分界线。
贺兰山东麓大断裂。位于贺兰山东麓,北北东向展布,在石嘴山处与黄河大断裂相交。它为贺兰山台陷与银川地堑的分界线,对形成现代地貌景观起支配作用。其性质为重力断层,倾向南东,倾角80白笥遥断荆000~3600m。推测该断裂形成于燕山期,至今仍在活动。红果子沟附近古长城因该断裂活动发生右旋错动,水平错距1.45m,垂直断距0.90m。
正谊关大断裂。位于贺兰山北端,东西向展布,长约100km。自内蒙古宗别立北延入宁夏,经正谊关向东与黄河大断裂相交。虽不属构造单元间的大断裂,但却横切了贺兰山隆起带和银川断陷盆地两个构造单元及新太古界—古元古界结晶岩系,当属基底断裂。断面呈舒缓波状,具先正后逆的断层性质。大部分地段向北倾,倾角70皛80埃个别地段有转向南倾之势G懈盍怂有北西向、北东向和南北向构造线
强应变挤压片理化蚀变带含金地质特征
贺兰山北段强应变挤压片理化蚀变带,分布于新太古界—古元古界宗别立岩群变质岩系中,大部与变质岩片理产状一致,蚀变构造带中的糜棱岩、片麻状糜棱岩、鞘褶皱、拉伸线理等普遍发育。
金矿化与片理化矿化蚀变带有关、与沿裂隙充填的矿化石英脉有关、与蚀变带新太古界—古元古界宗别立岩群围岩有关。其中黄铁矿化、黄铜矿化、方铅矿花及褐铁矿化、孔雀石化、磁铁矿化等构成主要找矿标志。带内分布有北岔沟、牛头沟、红水泉子、树龙沟、石炭井四矿北部等一系列的金矿床(点)。
强应变挤压片理化蚀变带特征:蚀变带在贺兰山北段纵横交错,较为发育,其中金矿化与近东西、北西走向蚀变带关系密切。其规模大小不等,一般宽数米到数十米,长数百米到数十公里,带内岩石以片理化为主要特征,主要由碎裂岩、变晶糜棱岩、糜棱片麻岩、构造云母片岩、千糜岩和糜棱岩等组成,部分地段硅化、糜棱岩化、绿泥石化及褐铁矿化、孔雀石化强烈,且大部蚀变带在走向上呈舒緩波状位陡峭的山坡,上、下界限模糊,如树龙沟蚀变带、红水泉子沟蚀变带、北叉沟-柳葫芦沟蚀变带、石炭井四矿北部蚀变带、牛头沟F1蚀变带等。
蚀变带中沿裂隙充填的含金矿化石英脉特征:蚀变带地质体含金与否严格受石英脉控制,含金脉体成分简单,主要为石英、以黄铁矿为主的硫化物和自然金。脉体含金硫化物的含量不均匀,金的品位随载金硫化物等矿物的数量、粒级大小而异,变异性大,黄铁矿结晶越好、粒级越大,常分割为许多无矿地段。星散微细粒、侵染状黄铁矿化脉体是赋矿有利区域。脉体通常为单脉、复脉及网脉共存,在走向、倾向上与蚀变带一致,大多呈舒缓波状摇摆不定,常见分支、复合及尖灭再现现象。规模各不相同,长度从10余厘米到数百米,宽几毫米到数米,宽度越大黄铁矿化越弱,细脉、网脉矿化相对强烈,且含金石英脉的分布一般不超出控矿构造界面。
含金挤压片理化蚀变带围岩特征:含金蚀变带围岩为新太古界—古元古界宗别立岩群,主要为碎裂状黑云母斜长片麻岩夹变粒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夹变粒岩及蚀变花岗质碎裂岩等。围岩蚀变受构造控制明显,在空间上表现出分带性,内带蚀变作用强烈,地表蚀变见有褐铁矿化、硅化、黄铁矿化、少量黄铜矿化,局部见孔雀石化等,外带主要为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岩石基本保持原岩结构。
综上所述,通过对贺兰山北段地质背景、强应变挤压片理化蚀变带、蚀变带中沿裂隙充填的含金矿化石英脉和围岩地质特征的野外细致观察、分析和研究,总结矿化规律和空间分布位置,对下一步找矿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