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双城故事】
早起,拍完一碗热干面,急匆匆地去抢的士上班,最怕和武汉小嫂子抢,每次都落败,气得面红耳赤。最喜欢坐武汉的士,因为可以在的士上抽烟,而且的哥还会邀约他坐副驾驶,给对讲机让他跟其他的哥打招呼,他会很配合地说一句“搞么事”,逗得的哥们咯咯直乐。
走进武汉法语联盟培训中心,他是一本正经的法语教师。下班之后,晚上到华师东门吃宵夜,和工人一起聊天,喜欢带朋友到汉正街用胶片拍照。这就是一个法国人的武汉式生活,6年的时间,娶了武汉妻子,会说几句蹩脚武汉话,会混武汉圈子。身边的朋友说,在武汉有很多入乡随俗的法国人,这与地中海文明蕴育出来的随意、洒脱和热情的性格多少有点关系,(他们也因此会比较适应武汉这座城市的性格)。
镜头下的市井
2006年冬天,来自法国梅斯的年轻小伙Benoit,第一次来中国,刚下飞机就说,“哇,中国是这样的,我不走了。”果然,到武汉没多久,就和武汉女孩学蔚一见如故,“一来就在一起了。”2009年结婚成为武汉女婿,还有了一个中国名字,叫“刘本恩”,从此长期定居武汉。在没来中国之前,他对中国没有任何了解,甚至以为街上会有红卫兵巡逻。来到武汉,一切都是新奇的,长这么大第一次看到街上有这么多人,在他的故乡,居住的片区总共才850多人。
在武汉,他最大的乐趣就是摄影,用胶片机街拍武汉市井生活,喜欢看武汉人光着膀子走在街上,喜欢看夜晚露天广场市民跳舞,晚上吃烧烤,看路边的人打麻将。尤其喜欢逛汉正街,拍摄不同的手工艺人,用黑白胶片拍“扁担”。每次有法国的朋友过来,他带去的第一站就是汉正街,而且有一条自己琢磨出来的汉正街“经典路线”,从武昌江边坐轮渡到汉正街,穿过卖布、卖窗帘、卖鞋一条街,再经过卖衣服、卖肉、卖五金的一条街,最后到达江汉路。他说,武昌太新了,更喜欢汉口的老街,有生活的味道,最想看到老武汉的竹床阵,对比“北上广”,武汉更有中国的感觉,能够看到普通老百姓的真实生活。
真实纯粹更武汉
Benoit的第一份工作是湖北工业大学的外语教师,那时学校门口有很多“麻木”,他没事就喜欢和“麻木”司机聊天,把学校发的月饼、咸蛋、皮蛋,送给“麻木”司机。在路上,他会热情地邀请收破烂的老人去自己的公寓,送给他们几麻袋空矿泉水瓶子,也不要钱。
和Benoit 在一起6 年,最让妻子学蔚印象深刻的是,一次坐公交车,车上站满了人,唯独一位全身是灰的工人身旁的座位是空着的,没人愿意和他坐在一起。当时,学蔚和Benoit 坐在公汽的最后面,Benoit 突然起身挤到了公汽最前排,靠着工人坐在了一起,并开始和他聊天。学蔚说,中国人都很难做到这点,外国人却可以做到,让很多人感动。在Benoit看来,这是很正常的事,他可以和工人一起蹲在地上吃快餐喝酒,和的哥一起去找好吃的。他不理解,为什么外国人来中国,要吃西餐不吃中国菜,来中国就要接触本地最真实的生活,这样才更好了解这个城市和国家。
而在武汉,Benoit也发明了一些生活技巧,例如,在下班高峰期间,他从汉口回武昌,很多的士拒载,他就举个写有“武昌”的牌子,如果还是打不到车,就打个“摩的”到长江隧道口,等着从汉口回武昌的车。每天吃早点,他知道哪里有最正宗的热干面,连最好调面比例都知道。有一次打车上班,的士司机正巧没吃饭,他二话不说,直接把的士司机带到他上班附近的地方,吃他眼中最好吃的热干面。
在法国,Benoit 的家庭和其他普通中产阶级一样,他从小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生活富足单纯,法国北方城市梅斯只有11万人口,而Benoit所居住的小镇Lessy则不足千人。来到武汉,喧闹的街头,浓浓的生活气息,从来没有见到这么多人的他,一下喜欢上了这种真实的生活感觉。来武汉2年后,第一次回法国,临走的时候Benoit的妈妈问他,家的感觉好不好,Benoit回答,“其实我觉得武汉更像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