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飞
当我阅读完王登渤、姚运焕历时十年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日落莫高窟》,余晖散尽、合卷长叹之时,一些最直观的印象便自然地浮现在脑海:跌宕起伏的叙事、流畅抒情的语言、壮阔迷人的画面、崇高执著的精神。在当代历史小说的书写版图中,《日落莫高窟》以高扬的理想主义情怀和斑斓的叙述空间而光芒绽放,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这部长达六十万字的宏大叙事作品,让人们体验阅读震撼的同时似乎又潜藏着久违的陌生感,而这种感受反而来自作者对于中国古典小说叙事传统的回归,对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罗斯现实主义小说精神的尊重。在这部作品中,我看到了许多的“妥协”,有精神高度与市场认可的妥协,有理想品格与人性复杂的妥协,有历史真实和巧妙虚构的妥协,有学术严谨和主观抒情的妥协,这部作品正因为这些妥协而独特、而丰富、而绚烂。这样一部多声部的“交响曲”,是对固定评价体系的一种挑战。当我们靠在椅背上跟随文字去感受穿越百年的动人故事时,并不会认为这部作品不严肃,而其严肃性也并不意味着乏味的折磨或者缺乏乐趣。对于这部披着俄罗斯小说外衣、具有明清小说内核、有着说书人情怀的作品,它的可贵之处和价值何在?我们去体验一部作品时,重点不在于它用什么样的方式书写,而在于这种书写方式中它达到了怎样的水准。所以,小说的语言充满画面感,文字技巧过于圆滑,追求宏大历史叙事等等,都无可厚非,不是核心所在。
《日落莫高窟》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小说作者对于经典叙事文本的熟稔。作者在书中对于庞大历史题材的驾驭能力,处理复杂问题和戏剧冲突的能力,精妙解决故事难题的能力,在当代汉语叙事维度里,是许多作家所难以企及的,也是许多作家丢失的一种技能(有时小说首先是一件技术活儿)。只要我们想想从错综复杂的新疆战事,到守护敦煌艺术的悲喜交加,再想想阿连阔夫的高傲和偏执、谷达云的老练洞达、白草的纯真善良、邹季南的左右斡旋,还有其他各种性格突出的人物和环环相扣的故事,我们只能承认作者胸中的确藏有大沟壑、大山川,如一位优秀的园林设计专家。这种精妙复杂的谋篇布局,以及对于小说优秀叙事传统的尊重和回归,对于章回小说和说书技巧的改良继承,是本书带给读者最大的欣喜和价值所在。
小说是一门综合的艺术,而《日落莫高窟》恰恰是一部综合的作品,文字在书中,功夫在书外。王蒙曾经提出过作家学者化的问题,事实上在明清和现代文学的书写历史中,优秀的小说家常常是优秀的学者。我们且不说明清时的冯梦龙、曹雪芹、李渔;就是在现代,鲁迅、茅盾、钱钟书、张恨水、叶圣陶、废名、施蛰存等小说家在学术上都建树卓著。小说家并不需要成为学者,况且当代作家受教育的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在充斥着电子设备的时代,小说家有自己的叙事方式和道路),但是,人文素养丰富而扎实的作家,的确拥有着一笔宝贵的财富。具体到《日落莫高窟》,姚运焕从事话剧创作逾半个世纪,早已奉献了《西安事变》等无数的经典,戏剧功底自不待言;王登渤多年从事戏剧影视创作,在中国戏剧史、文艺理论、明清小说等方面用功颇深,他还长期关注、追踪中国现当代学术发展,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历史文化散文,涉猎广泛、知识面宽,学识积淀较厚。我们在六十余万字的小说中,剔除故事主线之外,会充分感受到作者对于敦煌艺术和历史的熟悉,对于西北风土人情的熟稔,对于现代历史背景的通达,对于戏剧艺术的精通以及甘肃民俗的关注,这些都是作者在小说写作之外多年积累的结果。以学识入书,或者说优秀历史、文化小说的价值,在于其极大地拓展了小说的空间和维度,比如我们阅读李渔的《十二楼》等清朝小说时就会有同感。由于作者曾多次深入敦煌生活和专研,对于许多读者来说,这无疑是一次敦煌艺术和历史的巡礼。特别是对于许多中东部读者来说,小说中浓郁的西北风情,对于新疆、甘肃地理风貌的出色描述,民俗生活的精彩呈现,都是一种意外的收获。精彩的故事叙述加上出色的生活体验、广博的知识积累,使这部作品充满了可读性和历史价值。也许一个作家能写出同样精彩的故事,但这部作品本身是独一的,因为里面浸透了作者的个人化特征和文化积淀。
每部成功作品都需要有自己独特的性格,或者说独具魅力的风格。《日落莫高窟》讲述的是民国时期发生在新疆、甘肃的故事,而小说本身也具有浓厚的西北性格,我们阅读时就仿佛在辽阔的大地上奔驰,画面壮阔、人物雄浑、性格坚挺,作者在努力追求语言的史诗化,着力渲染西北大地和西北汉子的个性,也许有些地方有点用力过猛和过于刻意,但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努力,以及对于小说艺术的尊敬。虽然这是一部充满了妥协的作品,但这部作品本身是有精神的,作者对于文学世界充满着敬意,对于高尚的灵魂充满着敬意,对于真实的品格充满着敬意,所以从这方面来看,它又是单纯的。
这里还需要特别强调一点,那就是《日落莫高窟》一书对于读者和市场的充分尊重(如果今天我们还在“艺术和市场之间的关系”等伪命题上纠缠,那我们真的只是一直在原地埋头打转)。如果用购物来比喻,那么这部作品肯定是属于物超所值的那种,里面能看到一切我们希望看到的元素:一个传奇而鲜为人知的故事、一群鲜活个性的人物、让人不断揪心期待的情节推动、敦煌艺术和西北风光的出色描述,还有一群有血有肉有骨气的人,以及对于官场潜规则的展示、政治手腕的斡旋和斗争以及宏大壮观的战斗场面。在这个方面来说,本书是严肃精神和尊重读者之间良好结合的一个典范,是超越雅俗的一种有益探索和回归,是古典小说精神内涵的良好继承。它走向市场而不低俗,坚持精神而不枯燥,元素丰富而又值得回味,难道这不正是我们所熟悉的明清小说的特点吗?当然,如果本书的文字能够进一步压缩,叙述更加精炼,抒情更加内敛,那么作品将会更加坚挺,更加具有现代的质感。
在这个破碎、晦暗的时代,当小说与古典精神渐行渐远,《日落莫高窟》却坚守着最纯粹、最动人的叙事传统,坚守着小说最直接和最贴近的空间建构,它用汉语支撑起了一个世界,一个让读者可以去抚摸的世界!
责任编辑 子 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