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政务时代”的官员抉择

2012-04-29 06:18:42程冠军
祖国 2012年12期
关键词:蔡奇电子政务网民

程冠军

他在网上自称“老蔡”,他是知名的“微博达人”,他还是中国最早以真实身份开通微博的副省级领导干部,他也是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蔡奇。

2011年1月11日,蔡奇公布个人微博,引来各方网民围观。到2011年3月3日傍晚,粉丝数量超过10万人。

近日,记者就网络时代官员面临的挑战等问题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共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省委党校校长蔡奇。作为一名副部级高官,蔡奇率先开设实名政务微博,引起网络和政界广泛关注。蔡奇在其微博上宣言:“追求执着坚定,为人诚恳透明”。日前,其微博已编纂成书《玻璃房》由红旗出版社出版发行。

“要写好140字也不容易,对个人素质有帮助……更重要是,通过微博,可以更广泛地接触社会,了解民意,并结识更多的同学。”蔡奇解释自己开微博的原因并强调,每条微博都是自己动手发的。

蔡奇的微博更生活化、内容更丰富,他曾创建了一个分享ipad使用心得的“疯友会”的微博名单。有细心网民发现蔡奇用的是iphone手机时,蔡奇回复说自己是个“‘苹果控,花这钱不心疼”。

蔡奇还常在微博中点评时事。去年Facebook CEO扎克伯格访华时,他微博点评说,“Facebook是这几年美国硅谷成长最好的社交网络……扎克伯格访华显然表明了对中国互联网市场的兴趣。遗憾的是,Facebook在国内还无法访问。”

为什么选择这种平民化的路线?蔡奇曾在回复网民提问时解释说,“不讲官话大话而讲白话百姓听得懂的话,否则谁听你的?最重要的是,拉近与网民的距离。毕竟现在不是权势而是粉丝时代。”他说,以后要坚持“民本”理念,更多地关注社会管理和创新。

网络已成为现实生活中的一部分

近几年来,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在互联网上与网友对话、交流,习近平同志通过手机给村支部书记和大学生村官发送问候短信。中央领导同志似乎正在用行动告诉全党,要重视互联网,互联网已经改变了当今的执政生态,互联网建设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

对此,蔡奇表示,互联网现在是越来越重要,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包括工作方式,所以我们的执政方式也会发生变化。首先,网民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中国的网民是世界最多的,达 5亿之多。过去有个说法,说网络语言不代表主流民意,他认为这个是站不住脚的。因为网络的 5亿群体已经足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了,尽管他们大多数是年轻人,但是它代表明天,代表未来。更何况,现在网络的争夺战是每天可见,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所以网络实际上已超出了虚拟社会的范畴,成为现实社会的一部分,它已经没有虚拟可言了。互联网已经远远不是什么网吧、网游的概念了,甚至可以说它是一个社会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执政党要巩固执政地位,不能不看到网络是一个阵地,是一个战场。所以中央领导同志身体力行,带头关注网络,目的也是要号召各级领导干部都要重视和用好互联网这个工具,关注互联网的动态,来加强和创新我们的社会管理,引导我们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建立。

应该实现门户网站与政务微博的互动

在联合国发布的2010年全球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结果表明中,中国的电子政务曾一度出现了退步。在中国正处于经济、政治、文化的高速发展的时期,电子政务出现了退步,对此蔡奇指出,电子政务的初衷就是要推行政务公开,从这一点来讲,他认为还是成功的。蔡奇表示,电子政务需要总结,当前我们遇到了这样几个问题:第一,大部分电子政务基本上还是“人跟网走”,以被动式的衙门作风,坐等上门。现在信息社会信息量大,自主选择比较多,要想紧抓眼球就要改变,怎么改变?那就是要实现“网跟人走”。

蔡奇说:“我们不能守株待兔,坐等上门,应该主动推送服务。为什么微博客代表着移动互联网的潮流呢?它就是一种推送,就是“网跟人走”。我们发展的最终是为了人,是为了人本身,因此以人为本的理念应该见之于各个领域,当然也包括电子政务。电子政务应该跟着人走,跟着人民群众走,这是最根本的。第二,现在我们要积极发展云计算。云计算也是不可阻挡的,这是新一轮的电子政务,但这个还要循序渐进,存量不变,重点在增量上。在这方面,我建议我们的数据库、服务器在解决安全的情况下,不要政府自己购置,而是采取市场化外包的形式。此外,我认为,我们的电子政务现在大部分还是停留在传统的门户网站上,这已经落后了。电子政务重点要发展政务微博,政务微博实际上是电子政务的延伸,是一种新的形式,应该实现门户网站与政务微博的互动。”

要经得起拍砖

蔡奇指出,广大领导干部对互联网一定要有一个“革命性”的认识。目前,中央领导非常重视互联网建设,基层也很重视,但也有些层面的领导不重视。现在我们的基本方针是以管为主,管理肯定是要的,但是我认为我们应该是以用为主,不是以管为主。以用为主,管用并举;以用为主,以用促管。这才是正确的。黑格尔说过,给婴儿洗澡后,不能把婴儿连同脏水一起倒掉。有的学者总结北非、中东一些国家的教训,认为是互联网充当了帮凶,其实这是个误导。互联网只是个工具,拿到谁手上,它就为谁服务,它本身是没有标签的。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把互联网看成是洪水猛兽,推到对立面去,特别是微博客、社交网络这一块。最根本的一条,躲是躲不开的。我们不能隔网喊话,不知道里面什么东西,甚至认为网络一塌糊涂。我们有些领导干部不懂和不关心网络,主要是怕引火烧身,怕带来风险。

蔡奇说,“最近有很多人问我,如果网上有人拍砖怎么办?我说你既然上网就要有雅量,我们上网为了什么?不是只听好话,只听赞美之词,而是要听不同声音,要听批评的声音。好话听太多了,没必要,不同声音里面往往有不少真知灼见,有我们需要反思的东西,所以我们要经得起拍砖。在这方面我是最了解的,这两年,酸甜苦辣我全部都经过了。”

官员的微博要有点个性的东西

2011年12月,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规定发布微博需完成真实身份认证。对此蔡奇表示,实名制当然很好,尤其是官员微博。官员开微博,如果是潜水的,它不叫官员微博,就是个普通网民的微博。如果是官员就要敢于实名,一定要实名。而现在的问题在于实名以后,怎么处理好职务和个人的关系,这个要区分好,但是也不要太较真。不能规定得太死,弄得官员最后连开微博的积极性都没有了,最后就真的是束手束脚了。现在我们的正面声音还不够,5亿网民也需要引导,情绪也需要理顺,有些诉求我们要去受理。我们不能熟视无睹,漠不关心。

蔡奇表示,关于学习,当下要下大力气改造我们的学习。我们不能老讲官话、套话,这种大话,老百姓当然不愿意听。我们要改变文风,包括话语体系都得改。我们有些官员之所以与群众总讲不到一块儿,说到底是我们的文风、学风有问题。总拿着稿子念,没有自己的话。官员的微博,如果都是文件,都是领导讲话,这种微博谁看?谁跟你互动?微博当然要有点个性的东西,要有自己的话语。

蔡奇说,“网友都十分愿意看到你的另外一面,生活的、文化的,还有一些见闻什么的,丰富一些,不能说你组织部长你只能讲干部工作,其他的不能讲。当然,官员微博与百姓还是有区别的,比如说上班时间你还是要有纪律的,起码要注意两点:第一,上班不能发。有的人说,上班为什么不能发呢?我说,为了防止让人留下口舌,我们宁可严一点,上班不发。第二,不要去跟人家打口水战,不要自己把自己推到风口浪尖。”

网络开放给工作带来了新气象

今天我们所面临的信息革命所引发的是再一次更为广泛的世界一体化,如何应对成为当务之急。蔡奇说,“就开放而言,我们现在是看清了世界一体化和互联网发展的时代大势,否则我们也不会加入WTO。我们实行改革开放,积极参加国际分工,国际事务,全球治理。就全球一体化来讲,互联网起到巨大的助推作用。当然,这个还不能仅仅从经济角度,还要从社会角度看问题,因为互联网是没有国界的,所以这里面带来的就是国家安全问题,对此,我们不能不考虑。从互联网本身来看,现在关键技术还掌握在西方手上,所以我们要下大力气研发我们的自主软件。还有网络立法问题,就是尽快就网络安全立法。关于网络问政,我认为不能一哄而起,如果办就要办好。像政务微博,很多是奉命开的,开完以后它更新慢、更新少,或者就干脆不更新了。微博是每天要更新的,不更新还算什么微博。我是1995年开始触网的,现在我们浙江的组织部门全部都开了微博,省委组织部就有7个官方微博,95%的主要干部都开了微博,可以说,网络的开放给我们的组工工作带来了新气象。”

媒体的发展方向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互联网建设与文化的发展繁荣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对此蔡奇指出:网络文化对于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是至关重要的。

蔡奇说,“浙江省在制订文化计划,征求意见的时候,开始是没有网络文化的,后来我提建议,先进文化建设如果不加上网络文化,那恐怕有点out了,后来就加上去了。”

蔡奇表示,网络文化是很重要,但是当前要净化我们的网络文化环境,网络里面有很多肮脏的、低俗的,甚至有一些违反法律、宪法的言论,我们要净化这些不健康的东西,体现我们的核心价值,体现我们的主旋律。

关于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蔡奇说,“现在看报纸的人群在逐步减少,大家获取信息主要是靠网络。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有很大的冲击,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应该还是相互交叉、互为补充的。比如读书,读纸质书与跟看电子书完全是两个感觉,这就是文化习惯。读纸质书有那种书香的感觉,这是电子书不可替代的。但是网络文化不可忽视,我们很多专栏作家现在其实都在网上,网络本身就可以催生新的文化,但新文化并不排斥传统的元素,把传统文化的优秀元素与新文化相结合,这才是媒体的发展方向。”

网络就是一座学校

蔡奇笑言,自己是“微博控”,下乡途中有手机信号的地方他也会上网看一看微博。除了微博,蔡奇还公布了QQ号和个人邮箱。这会不会使他成为信访的收集平台和渠道?对于这个问题,蔡奇回答:“通过各种渠道能够受理群众的诉求,这是我们干部的职责所在。”

蔡奇说,他开微博的本意就是希望和大家、和同学(网络用语,指网民)互动,共同探讨一些问题,“收获远远超乎我的预料”。

他坦言,自己开微博的感觉像是办了一本杂志,这份杂志的名字就叫“民生杂志”,因为他觉得希望自己的微博能够符合大家的想法,更多地关注民生问题。当微博粉丝数量达到1万的时候,蔡奇说自己“很兴奋”。

蔡奇说,在网络上能说真话,能够听到真话,听到实话。政府的领导干部需要加强跟群众的沟通,需要加强跟社会和网友的沟通,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发微博的“老蔡”,对于网络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网络实际上就是一座学校,就是一个亲密的组合体,只要大家互相交心,坦诚相见,最终都能够赢得信任。”

在“老蔡”的带动下,浙江省不少领导干部也纷纷上网开通了微博,与广大网民加强沟通交流。今年3月来北京参加两会的浙江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不少有自己的微博,有些还通过手机进行及时更新。他们说,通过微博,能便捷、真实地了解社情民意,有助于自己更好地履行责任和参政议政。

公开是一个方向,我们还做得不够

作为组织部长,在看待干部、人才的问题上,蔡奇说:干部是人才。所谓人才就是掌握一定技能,并且进行创造性的活动,这种活动对社会又有贡献。并不一定有学历、职称才能是人才,只要用心、努力学习锻炼,人人都可以成才。

蔡奇说,现在国家提出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浙江已经到了这一步,过去是靠资源,靠要素,今后更多的是要靠人才和科技来谋求发展。

蔡奇说,组织部是管干部的,确实有神秘感,过去按照传统做法对外是不公开的,现在不适应了。组织工作根本的一条就是看群众的满意度,让群众有知情权,组织工作包括基层党建工作很难得到群众的理解参与和支持。我们鼓励组工干部要在“玻璃房”,“玻璃房”便于大家的监督,在监督当中不断矫正自己,加以改正。“公开是一个方向,我们还做得不够”。

蔡奇的微博风格

在微博上说话不精彩,自然无人理睬。潜过水的蔡奇明白这一点。他开始讲话了,在微博上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大受欢迎,有的仍旧无人喝彩,不过却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蔡氏风格。

蔡氏风格之一:善用网语。

在分享技术,互动传播的时候,蔡奇的发言显示他熟荏网络体,并善于和年轻人交流。比如他推荐浙江官员微群时就用当时最流行的“咆哮体”。为什么要用网络语言说话,蔡奇后来自己总结道:当今官员微博逐渐走俏。微博注册用户已达2.5亿,占网民50%以上,还有增长趋势,而网民主要分布在城镇,年轻人居多,这是不可忽视的群体。与他们交流不无益处。

蔡氏风格之二:敢说真话。

除了会说“网络体”,其实蔡奇最擅长的还是说“官话”。但是他的官话要言不烦,不讲官话大话而讲白话百姓听懂的话,最重要的是,拉近与网友的距离。毕竟现在不是权势而是粉丝时代。事实证明,只要官话是实话,依旧是人们最愿意听到的内容。

蔡氏风格之三:袒露心声。

他会讲自己的读书习惯,会讲自己喜欢的电影,如《山楂树》、《唐山大地震》等。在直舒胸臆的时候,他也毫不掩藏。人生经验、执政感悟、读史之鉴,他用不同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性情与爱好。

猜你喜欢
蔡奇电子政务网民
蔡奇发出动员令——关于生态环境建设和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
节能与环保(2022年3期)2022-04-26 14:32:22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湖北农机化(2020年4期)2020-07-24 09:07:38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遵义(2018年20期)2018-10-19 07:15:06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中国公路(2017年9期)2017-07-25 13:26:38
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中国电子政务的“短板”
南风窗(2015年17期)2015-09-10 07:22:44
蔡奇 蔡叔的玻璃房
时代人物(2014年5期)2015-01-27 14:10:43
布尔什维克蔡奇走出玻璃房
博客天下(2014年9期)2014-09-03 08:49:30
蔡奇:微博上的布尔什维克
华声(2014年11期)2014-06-24 09:44:39
试论基于Petri网的电子政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