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烧星历程

2012-04-29 00:44f261555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2年11期
关键词:卫星电视小锅卫视

f261555

第一次亲密接触

初次接触卫星电视,大约是在1995年,那时大部分人家看电视是架一个普通的天线,能看数得见的几个台,还要忍受屏幕上雪花的干扰。有一次到一个同学家玩时,他家安装的奇怪东西吸引了我的眼球,圆圆的一个大锅直对着太阳,我心中一想,这估计就是语文书上提到的太阳灶吧?(因为卫星锅的样子有点像太阳灶)于是我就问同学:“这东西做饭一定很快吧?”同学差点笑掉大牙,经过他的详细介绍才知道是看电视用的(卫星接收锅),然后他把我领到屋内,打开电视,又打开了电视旁边的一个大盒子(后来才知道是接收机),顿时间电视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的画面,大部分台是港台的频道,还有看不懂的外国台。这一次经历之后,我对卫星电视有了一个朦胧的印象,虽然年纪尚小,但对这个神奇的装置有了强烈的好奇心。

初出茅庐小试身手

随着年龄的增长,伴随我国卫星电视事业的发展,更多的电视台通过卫星传输,不少家庭通过卫星接收器来收看更加丰富的电视节目。

2000年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月薪380元,此时自己觉得已经有了收入,可以了却自己幼时对卫星电视的好奇,于是去电器行一问,最便宜的也要500多,比我一个月的工资还高,只好继续怀揣梦想,努力工作。2004年我结婚住进了单位分配的楼房,安装了闭路电视,可以看30多套节目,2005年老婆生了一个胖儿子,高兴之余,一时间忘记了自己的卫视梦想。转眼到了2008年,当时一套接收装置已降到130元左右,再加上奥运会在中国北京举行,为了让父母能看上清晰的奥运直播,于是决定入手一套接收装置,也可以实现自己多年的卫视梦想。为此先上网学习卫视的相关知识,自认为万事俱备,于是果断出手,购得1.1米山寨锅一个,皇视接收机一台,兴冲冲地带回家中进行安装。老妈见儿子带回一个大锅,惊奇地问:“儿啊,咱家铁锅、铝锅、不锈钢锅都有,妈又不缺锅,你买一大锅干甚?”我连忙解释到:“这不是用来煮饭的,是用来收星的。”“噢!是用来收星星的,收啥星星啊?”老妈十分疑惑。我也不多解释,趁着兴奋劲,加紧安装。不多久锅安装好了,接好馈线,接好AV线,打开电视和接收机开始收星。我移动锅面左调、右调、上调、下调,只有信号强度动,信号质量没有反应,足足一个小时过去了,电视上依然没有出现图象。本来觉着不太难的事,居然一个小时也搞不定。这时老妈也为我着急了,安慰我说:“儿子别急,晚上星星出来就收到了。”我听了差点晕倒,后来经过仔细检查,才发现高频头的0刻度不在水平位置。于是慢慢地将高频头旋转,电视上显示的信号质量猛然间上升,一开始是灰色,后来变成绿色,电视画面和声音也随之出现,先前失落的心情也像信号质量一样瞬间提升。之后,又经过细调大部分台可以正常收看。第一次的安装和调星经历,使我初步体会到了收星的苦与乐,为我之后的烧星奠定了基础。

从调星到收星

2008年6月9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9号”广播电视直播卫星送入太空。7月20日开始在宁夏3个县开始试运行“中星9号”卫星数字电视。之后小锅在全国遍地开花。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隆重开幕,举国欢腾。

2009年7月本线有线电视进行数字化改造,有线用户都安装上了数字机顶盒,电视信号更加稳定,图像更加清晰。但对于我来说并不全是好事,因为原来的闭路电视,只要一个分支器可以接好几台电视,数字电视必须一台电视接一台机顶盒才能看。我家有两台电视,客厅和卧室各一台,数字化改造后,收视费大大增加,安装两个机顶盒不合算,于是就让卧室的电视暂时休息。

后来看到有人安装小锅,自己也心动,于是花了130元购置了一套,安装在卧室窗外,小巧方便,信号费劲,卧室的那台电视也重新上岗。这次安装进一步积累的装锅的经验,学会了小锅的倒装。本以为这次是一次投资终身受益,但好景不长。

2010年01月04日,为打击盗版中星九号接收机,广电总局进行第一次的空中升级。4000万盗版机型无法正常收看中星九号直播卫星节目。我的中九接收机,也在那一天成了一块“砖头”。过了一段时间后,听说通过刷机可以使“砖头”起死回生,于是到维修处刷机,结果被告知自己的接收机没有升级接口,不能起死回生。呜呼哀哉!真是令人痛心。

一次上网时无意中打开了“亚洲卫视烧友论坛”,眼前顿时一亮,原来烧友竟然有这样一个交流的空间,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之后便经常来这里,看看文章,读读帖子。自己对卫星接收的知识也不断增长。就在这一段期间,自己通过网上的学习,知道利用中9的小锅和免费机也可以接收其他卫星节目。于是就把中九的小锅利用起来,又入手了一台免费机,开始了新的尝试。

以前安装中六和中九虽有经验,但那只能说是在调星,因为接收机里都设置好了节目,自己只须转动锅面调出信号。而这次却是第一次真正的收星,需要在接收机里设置本振频率、节目参数、极化等等。按照网上的方法,第一次收星选择了138亚太Ⅴ上的“长城平台”,先把中九高频头的极化片拔掉,调整好极化角,又在接收机上设置好了参数,接下来就是慢慢转动锅面,调整仰角,不一会儿信号就出现。成功接收138之后,又收了新天11号(新亚东风和华娱卫视)。第一次真正的收星,还算顺利。

2010年春节期间,138数码天空,146华人直播相继开锁,而我的收星愿望更是一发而不可收,此间又添置了达理45cmKU锅一面,高斯贝尔11300KU头两个,这更使我的收星如虎添翼,信号质量提高不少。信号好了,心情也变了。

加入共享,开辟新天地

春节过后,138数码天空恢复加密,而146华人直播由于要换专机,大部分节目依旧开锁,这一段时间利用小锅和免费机仍然可以观看丰富的节目。这样的时间也不长,随着节目格式的转换免费机也无法收到,但精彩节目的诱惑是无法阻挡的,于是我又有了新的想法。

2010年4月22日,我正式在“亚洲卫视烧友论坛”注册,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烧星人。在这个天地里我结识了更多的朋友,了解到更多的烧星知识。在这段期间我开始接触和了解“共享”这个新鲜的东西。从烧友的帖子中,我看到了共享节目的精彩,了解到共享的奇妙,在我的内心产生了加入共享一族的强烈愿望。

2010年5月12日,我从网上购买了一套DM500S,三天后怀着兴奋的心情收到了机器。于是迫不及待开始安装,先把机器与锅、电视连接好,然后插好网线,

开始收星。按照网上学习的步骤,对DM进行设置,先收138亚太Ⅴ,长城平台的11套节目很快就出现了,但数码天空的各个节目却是黑屏,又重新设置了一下机器,调整了一下锅,情况依旧。我心想是不是自己第一次玩DM,有些地方设置的不对,还是上网求助一下商家吧。于是从DM上拔下网线插到电脑上,通过QQ求助商家,我把情况一一说明,商家倒也耐心,给我详细解答。我按照他的方法试了几次,还是黑屏依旧。我急了,商家晕了。最后商家让我检查一下路由器设置的对不对,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机器还得通过路由器连接。之后,买来了路由器连接好之后,数码天空的节目也精彩呈现出来。(估计这样情况第一次尝试DM的人,很多人都有过)

之后的几天又尝试收了146菲律宾梦幻、134统一平台、108.2华人直播和香港无线TVB、113国际波束S BOX和[S]CH(45cm的锅稍有点卡)。这些都是单星接收,要不断设置机器,经常性地调整锅的方位,甚是麻烦。在好奇心的趋使下,开始学习一锅多星的接收方法。随后又从网上买来了四切一,百昌11300KU头,开始了双星接收的尝试。第一次双星接收是138和146,当时没有夹具是用铜线固定的不过效果还不错。后来又尝试138和134一锅双星,但由于锅面小(45cm的锅),技术有限,没有成功。不久又学会了刷机,上传台标,上传共享账号,技术渐渐进步,烧星也由原来的菜鸟型,向技术型转变。

2011年10月数码天空换专机之后,我又入手杂牌米一C锅,开始收看中6的节目。2012年3月,又成功搞成了一锅双星(125和115)。

从2008年第一次安锅,到现在已四年多了。四年来自己对卫星电视的了解更加深入,收星的技术日渐成熟,还时不时义务帮朋友和邻居调锅安锅,虽然有时辛苦,但帮助别人,却是在快乐自己。

后记:几年来的烧星经历,使我感受颇多,快乐时常相伴,烦恼也在身边萦绕。开始的时候,老婆对自己的爱好还无所为,但时间一长就说是不务正业。所以有时收星还得是老婆不在家的时候偷着做,虽然有“提心吊胆”,但这也无法阻挡收星的快乐。陪老婆逛街,外出旅游,别人是看商品、看风景,而自己却喜欢看楼顶、看房顶,这样的举动只有烧星的人才能理解吧。

猜你喜欢
卫星电视小锅卫视
部分卫视下半年待播剧
甜粥
你说气话,我不信
埃及
借 锅
天津卫视的淡定太匪夷所思
快来,小黑屋中有美男
省级卫视跨年晚会新常态
省级卫视季播下一个竞争点
服务民生 江苏取缔非法卫星电视干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