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鶄
[摘 要]本文利用SWOT的分析方法分析福建仙游的古典家具市场的现状,从专业市场的角度提出相符合的建议和对策,并提出福建仙游家具市场的发展前景,促进福建仙游古典家具的繁荣,打响仙作品牌。
[关键词]仙作 古典家具 专业市场 品牌
一、福建仙游古典家具的背景
中国有着5000多年的文化历史,文化渊源宏博, 底蕴精深,悠远的历史和光芒往往通过许多象征物体现出来,其中古典家具是体现着中国人骨髓的一种审美倾向、古代宗教意识、信仰和思维方式的象征物之一。仙游古典家具不仅具有其本身的实用性,更加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不仅得到了广大中国人的认同,更赢得了许多西方人的喜爱。
福建仙游——“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是中国古典家具市场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称“仙作”,“仙作”在全国古典家具的市场上占了70%的市场份额,各类古典工艺家具多达企业3000多家,本县从业人员达10多万人,还吸收了外地劳动力3万多人,工艺品种也达到1000多个。政府也注重“仙作”的文化传承,2008年“仙作”古典工艺家具制作工艺成功申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积极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福建仙游古典家具市场的现状
仙游古典家具随着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已经渐渐取得了消费者的喜爱和信任,但是在世界金融危机和“达芬奇”家具的事件影响下,再加上本身的许多局限,对“仙作”家具市场造成了一定的打击。仙游古典家具市场渐渐出现了大量企业的倒闭现象。如何更好的了解和分析“仙作”市场,让仙游古典家具市场更好的发展。下面我将采用SWOT的分析方法来对福建仙游古典家具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1.strength(优势)
(1)福建仙游具有“中国木雕之城”、“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之称。家具题材创作上具有优势,家具作品本身不仅仅是家具,还是蕴含较高的艺术以及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仙游周边产业集群效应明显,有着许多的企业、工厂、技工上木雕技术人员而且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在生产成本上更具有优势了。
(2)仙游的腹地不大,但是却又一个很好的地理位置。莆田仙游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西中部发展轴的前沿,上临长三角,下接珠三角,又靠近闽南三角洲,随着海西建设的深入,仙游既可以将他们作为广阔的消费对象,又可以接受他们的经济辐射以及产业和资本转移,借此来优化古典家具的这个产业。
(3)仙游历史悠久,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被誉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民间戏曲)”、“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尤其是妈祖文化甚为著名。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可以利用妈祖文化的发展带动仙游古典家具的发展。提高仙作的知名度和享誉度。
2.weakness(弱势)
(1)仙游古典家具是行业规模小,没有著名的大师,没能形成像义乌小商品的专业市场,虽然毗邻很多经济发达的地区,却交通不完善,本身的经济不发达,造成融资能力弱,资金供应链短缺以及民间资本大量外流,给古典家具行业规模的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
(2)与“苏作”、“广作”、“京作”相比,“仙作”的产品类型少,产品工艺简单,价格低廉,品牌知名度不高,也间接使得高新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引进难,留用难;而且还有大量的人才外流,这也直接影响仙游古典家具产品技术的提高和升级,使得“仙作”的市场竞争能力低下。
(3)仙游家具市场的营销观念落后,销售手段简单,家具产品创新不足,雷同居多,企业的产品单一,吸引消费者的能力差,加上营销渠道管理不合理,使得整个家具市场销售管理费用较高,阻碍了现有古典家具市场的进一步扩张。
3.opportunity(机会)
(1)全球的经济和暖,国内经济形势渐好,古典家具市场再次好转。国内的高端古典家具家喻户晓的品牌,高端家具市场的开发和潜力大。
(2)大陆与台湾的关系形势越来越好,互动越来越 频繁加上怀旧热潮的兴起,给古典家具市场带来的更多的机会,妈祖之乡,比其他古典家具市场更具有机会,进行文化营销。
(3)仙游没有全国知名的品牌,加上品牌的附加值尚未挖掘出来,仙游可以利用地理优势,文化优势,政策优势,三者给与的机会,进行重新市场定位,重新整合资源。
4.threat(威胁)
(1)现阶段国内房地产的低迷,直接导致了现有古典家具的销售量的降低。加上古典家具市场的竞争激烈,大多是打价格战,而木材原料市场的材料渠道来源又受到工艺城的台湾商户控制 ,给仙游家具市场带来很大威胁。
(2)国内通货膨胀的形势下,工资,材料,租金,不断上涨,加剧了家具的成本。而家具市场的产品的产权没有专门的立法保护,没有一个完整的价格体系,这更使得仙游家具市场的整体利润不高。
(3)消费者具有一定喜新厌旧的特性,家具行业更有许多的代替品。这势必会给仙游古典家具带来一定威胁。再加上仙游古典家具市场产品的题材缺乏创新,而且行业人才也出现了严重的断层情况。时常发生高新请不到雕刻师傅。这也会给仙游古典家具带来阻碍。
三、福建仙游古典家具的发展之路
如今,仙作家具已经出现一批如“山中古典”“三福”“连天红”等知名企业,凭借独特的风格和文化底蕴,在明清古典家具中别具一格,与苏作、京作、广作四分天下,形成鲜明的区域特色的区域经济产业,大大推动仙游的发展。然而,基于长期的发展,“仙作”家具应该分析自己内部的优劣势,着眼发展的机遇,把握机遇,发挥优势,实现资源的整合,争取更上一步轨道。根据SWOT分析,我们提出一些建议。
1.加强品牌建设,引领高端家具市场
仙游古典家具在品在质量问题、诚信问题等严重影响“仙作”的声誉。“仙作”品牌建设需要政府、行业、社会各界的参与和互动,进行文化和品牌的宣传与维护。
一方面,完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档次。其措施有:制定质量技术标准化,争取“仙作”企业质量标准升级为升级地方标准,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统一“仙作”标识,避免部分企业以假乱真,规范行业行为,明确质量责任;加快筹建质量检测中心,实行质量诚信评定制度,提供权威依据,树立品牌形象;
另一方面,赋予品牌内涵,注入企业文化。首先,善于利用“中国工艺家具之都”等区域品牌,借力打力,形成品牌文化氛围;其次,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拉近企业与消费者距离;最后,培养员工的品牌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展示企业文化;
另外,当地政府继续申请“仙作”文化遗产,新闻媒体发挥传播功能。
2.发挥区域优势,实现专业化和产业化
随着市场范围扩大,“仙作”产业规模小、分布散缺点逐渐凸显。而海西发展机遇、莆田政府支持、交通物流条件的改善等方面为“仙作”产业集群提供条件。
(1)聚集专业市场,明确各区域的发展定位
首先,整合仙游家具企业研发、渠道、原材料优势,建设仙作家具工艺产业园;其次,明确各区域功能,改善产业结构,引导规模工艺企业向园区集中,形成具有区域特色和品牌特色的产业集群,提高专业市场的竞争力。
(2)完善产业链,拉动当地经济发展。
3.注重人才培育,提高核心技术竞争力
仙游在短短的几年内,古典家具企业剧增,对人才需求扩大。然而工艺技术人才断层,无法实现以现代技术赋予传统艺术新的生命。所以要注重培养专业技术人才。通过职业教育、岗位培训、企校合作等形式,依托福建农林大学,聘请教授、专家作为企业的技术顾问,深化质量技术科研工作,加大创新质量技术工作力度,培育一批骨干人才。
4.营销形式多样化,注重文化营销
举办大型古典家具文化节、博览会、交易会等,吸引社会眼球,进一步向社会宣传仙作古典家具的质量标准、收藏、保养、以及文化内涵等信息,促进关注;由于网络营销的盛行,也可以建立“仙作网”,借助互联网传播;尤其是借助“妈祖文化”等莆田旅游文化的作用,融入工艺美术,形成旅游配套服务项目。
四、结束语
昨天,仙作家具作坊零散,贴牌生产,三福为仙作品牌奋斗,踏访专家,让世人接受仙作的艺术文化;今天,政府支持、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销遍东南亚,与三作分天下,给力仙作品牌彰显魅力;明天,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行业规范管理不断提升,产业集群不断壮大,提升仙作品牌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仙游“十二五”规划纲要003
[2]王丹.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互动关系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10,(13)
[3]何锦池.仙游县古典工艺家具产业发展纪实[D].古韵天成话“仙作”本期策划,2011
[4]杨光洪,郭光华.发挥质监管理职能推动“仙作”品牌发展[D].福建省仙游县质监局,2010
[5]眺望仙游新五年,访仙游县副县长陈兆清.中国红木家具网[EB/OL]http://www.hm-3223.net/html/11/list_16218.html
[6]莆田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全市古典家具产业质量支撑体系建设情况的分析报告[EB/OL]http://xxgk.putian.gov.cn/Depart_159/PublicItemView_43946.aspx
三、构建我国政府部门财务内部控制的基本思路
1.建立健全政府部门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提高领导的财务内部控制意识
首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应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政府部门财务内部控制的具体责任、管理制度、财政收支等作出明确的规定,从法律上保障其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建立和执行。在公布“三公消费”时,要通过立法的形式制定一套完整细化的规则制度,对各政府部门的“三公消费”情况进行及时、规范的披露。其次,政府部门可以广泛吸收外国政府和上市公司财务内部控制的成功经验,通过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制度、定期财务报告制度、政府会计制度、内部审计制度等,建立起一套完整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同时,政府领导和公务员等要树立起公共财政理念,用财务内部控制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提高财政支出利用率,减少“三公经费”的浪费。强化对内部控制的培训学习,提高对政府部门财务内部控制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创造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在此基础上,建立“三公消费”专项治理制度,这种制度应以遏制“三公消费”过度增长为重点,以建立行政经费支出管理长效机制为核心,努力实现“三公消费“支出管理的科学化,使治理机制常态化,形成治理的永久保障(张立强,2011)。
2.加强政府部门的资金管理
政府部门应当建立“以预算管理为主线,以资金管控为核心”的预算管理体系(刘永则等,2012)。虽然“三公经费”不像政府部门专款专项投入那样需要严格的事前规划、事中控制和事后记录,但仍需要加强对其财务预算的编制和管理。将预算指标细化到部门、具体支出项目等。授权审批控制直接关系着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对控制目标的实现产生直接的影响。要建立一套绩效考核机制制约和监督行政资金的使用情况,对政府部门“三公消费”的效益性、合理性、有效性等进行合理的监控。同时,建立一套相匹配的评价考核体系,结合大众满意度情况对“三公消费”进行评价。
3.建立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督机制
内部审计机制是提高政府部门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没有内部审计的评价、监督,就不能促成形成有效的政府部门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要在加强内部审计的基础上,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拓宽内部审计的业务范围。首先,内审部门的人员、经费等要脱离于相关的部门领导,保证对财政收支、“三公消费”等的各项财务数据进行真实、有效的审计监督。其次,要不断创新审计体制,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政府部门内部审计工作,推行总审计师制度,保证内部审计的强权性、权威性。同时,丰富内部审计的职权,由原来的合法性审计拓展到对财务内部控制、组织机构风险评估管理、“三公消费”、违法违纪、小金库等现象的审计,通过增强其职权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
在外部审计方面,刘永则等(2012)等认为应该依据我国的国情,结合我国政府部门的特点,建立以政府审计为主、社会审计为辅的外部审计机制。政府审计应当对政府部门的财政收支、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鉴于我国各级审计机关隶属于各级政府的情况,应充分发挥社会审计的作用和优势,提高政府部门财务内部控制的执行效率和效果。各级人大要切实履行其监督责任,在建立健全政府财务内部控制的基础上,加强对“三公消费”的治理。
同时,搭建一个对于“三公消费”的社会监督平台,使“三公消费”的数据透明化,充分发挥公众、媒体、网络等传播和监督作用,接受公众的质疑和询问,在无形中遏制公款消费等无节制的行为发生。
四、结论
政府部门财务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赖于我国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要坚持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的原则,将其作为长远目标,自上而下的推向相关制度,强化“三公消费”的治理,逐步建立一个完整有效的政府部门财务内部控制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庆龙,高剑芹.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研究述评[J].中国内部审计,2012,(2):32-35
[2]臧慧萍.美国政府内部控制的特征及启示[J].财会通讯,2011,(12):153-155
[3]樊行健,刘光忠.关于构建政府部门内部控制概念框架爱的若干思考[J].会计研究.2011,(10):34-41
[4]张立强,陈文权.浅析“三公”消费综合治理的路径[J].重庆社会主义学报,2011,(5):80-82
[5]刘玉廷,王宏.美国加强政府部门内部控制建设的有关情况及其启示[J].会计研究.2008,(3):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