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燕
[摘 要]居民消费结构的调整对于国家的经济增长情况具有重大的影响。本文讨论了消费结构变动的性质特点及趋势,论述了消费结构与居民需求的关系,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推动消费信贷等方面提出了调整居民消费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消费结构 消费需求 经济增长
一、引言
近年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希腊债务金融危机等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重大的影响。有的国家经济增速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快但外贸依存度较大的特点而言,出口已经难以支撑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态势,必须依靠扩大内需来解决这个局面。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方面之一,其结构的优化对于增加经济总量,扩大内需,促使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因此,要继续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态势,必须加快消费结构的升级。
二、消费结构的变动特点及发展趋势
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对于国家经济的影响较为深远。为了掌握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特点及其发展趋势,闭着对消费结构的特点进行了考察和探索,这样有助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及时做出调整,以处理好供求关系。另一方面,通过这些分析评价,可以对国家的产业系统结构做出衡量,并检验市场与供求的关系,对于预防产能过剩或供需脱节等问题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总的来说,消费结构是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相互作用的产物。合理的消费结构有助于促进改善与需求的满足。同时,消费结构是随着需求与供给的矛盾运动而不断变动。一定的消费结构又转过来给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以积极的影响。
对消费结构的考察,不能仅限于对于消费需求的满足度,还应该考察消费结构的变动特点及趋势。消费资料的变动模式一般归纳为:当满足人民需求的发展资料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在不断加大时,生存资料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便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例如,在居民生活的各种消费形式的支出中,当服装等日常用品的消费支出逐渐上升时,食品的消费比重通常呈下降趋势。在住房建设方面,商品性支出方面的消费比重变化也遵循上述变化和波动特点。在总的良性变动趋势中,不排除个别时期内某个局部的逆向转化。例如,由于供应条件的改善和需求质量的提高而使食品支出增大。
三、调整居民消费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
1.以市场为导向,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
市场是检验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是否合理,是否满足社会的需要的重要场所。国家对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就是将落后的生产方式、生产力进行淘汰,培育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新兴生产力,从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要实现上述目标,首先应该大力开发出适应当前和未来需要的新产品,以促使产业结构发生改变。另一方面,加快转变主导消费品的转型,促使传统消费品向新型消费品过渡。
2.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城乡差距在不断的扩大,城乡间的消费水平差距逐年拉开。因此,很有必要加快对城乡市场结构的调整。这种现象也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指明了一条方向。首先在战略上,应该以弥合城乡之间的消费断层作为动力,发展农村市场,不断提高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其次,应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广大农村居民进行消费,提高消费水平,使其成为城市市场外溢产品的载体。为此,应该从市场机制、产品价格方面入手,不断健全农村市场的价格调节机制,逐步消除城乡市场的消费断层。
3.健全社会保障体制,促进消费增长
近些年,我国在社会保障机制方面还是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而言,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还有许多亟待完善和改进之处。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制需从规范和平等等方面入手,不断增大社会保障体制的覆盖面,由企业保障制度逐渐转向全社会保障制度。实行个人帐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办法,更好的解决居民的医疗、工伤、失业、养老等方面的问题,从而促进居民能够将收入更多的消费在日常的生活中。对于不断改进的社会保障制度,还要加大宣传力度,以消除广大居民对于新体制的不适应所带来的不信任感。使居民体会到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带来的美好,增强居民提高生活消费水平,改善消费结构的信心和动力。
4.大力推进灵活多样的消费信贷
当前,由于物价持续处于较快的增长水平,金融风险一直处于高位,使得居民对于扩大消费的动力越发不足。另一方面,银行的信贷趋紧,存贷款利率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在上述情况下,我国城乡居民对于消费的倾向普遍处于固定资产的投资等面,这给扩大内需造成更大的阻力。居民的收入增长远不及通货膨胀带来的负面影响,人民的收入紧靠短时间的自我积累仍然不足以拉动大规模的内需消费。鉴于上述原因,国家应该采取灵活的金融政策,积极推进消费信贷政策,通过对居民自我积累型的滞后消费进行转变,使其成为信用支持型的提前消费,这样便可达到化解产品积压和消费不足的目的,从而拉动内需,保持消费对经济的持续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岳馨. 低碳经济下的低碳物流[ J]. 中国商贸, 2010, (12)
[2]戴定一. 物流与低碳经济[J].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8, (21)
[3]王乐鹏, 黄鹄绩, 张世翔. 智能低碳物流发展策略探讨[J]. 商业经济, 2010, (22)
[4]李亚杰, 王莹, 李玉民. 基于低碳经济理念的低碳物流运输策略研究[J]. 煤炭技术,2011, 30(9)
[5]王艳, 李作聚.浅谈低碳物流的内涵与实现途径[J]. 商业时代,2010,( 14)
[6]孟祥茹. 论绿色物流[J]. 物流科技, 200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