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雪峰
【摘要】党报是传播党的主张,引领社会舆论,弘扬主流价值的宣传主阵地。新时期,党和国家对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宣传思想战线的责任更加重大。为此,党报应下大力气培育核心竞争力,打好“王牌”,坐稳主流,勇立潮头,更有作为。
【关键词】党报主流媒体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全国三级党报纷纷改进办报风格,从稿件制作到版面编排令人耳目一新。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党报的发展遇到一些不容忽视的“瓶颈”:从外部来看,由于受到新兴媒体的强劲冲击,党报的发展空间受到挤压,主流地位面临挑战;从内部来看,党报的宣传方式未能很好地适应形势的新变化,顺应人民的新期待,一些灌输式、说教式的报道让“群众不爱看,领导不满意”。
在创新变革的摸索中,一些党报陷入误区,试图在不擅长的领域与新兴媒体“一较长短”,结果赔了大量版面和精力还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新兴媒体风格灵活,确有值得党报借鉴之处,但信息芜杂、缺乏深度、缺失公信力是新兴媒体最大的“硬伤”。而党报与生俱来的政治优势、资源优势和长期形成的权威性、公信力是其他媒体所不具备的,这也为党报实现差异化竞争、克服自身“短板”提供了可能。面对激烈竞争,党报要做大做强,赢得受众,必须紧握政治优势这张“王牌”,遵循新闻规律,扬长避短,找准定位,做出特色,将政治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形成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一、当好权威发布者,“大事”报道有“看头”
权威发布是党报的“立报”之本,“大事”报道(重大时政、财经、文化、社会新闻)是党报的“拳头产品”。首先,“大事看党报”的民间说法证明党报的“大事”报道具有不可撼动的公信力;其次,党报面对海量信息需抓大放小,集中力量报道好“大事”;第三,党报的“大事”报道具有更权威的信息渠道。然而,当前一些党报并未做好这一“老本行”,主要表现为总结式、综述式、回顾式报道偏重,重要信息“干货”少,且形式呆板。要当好权威发布“主渠道”,让读者“一份报纸纵览天下”,党报的“大事”报道必须站得更高、开掘更深、形式更新、时效更强。
站得更高、气魄更大。在对“大事”的遴选中,党报应有总揽全局的胆识、放眼全球的眼力。《安徽日报》要闻版选稿提出“三度”:社会影响度、区域覆盖度、对党报品牌的提升度。版面主编必须考虑,一篇稿件会不会产生全国性影响,能否覆盖三条战线或半个省,是否有助于提升党报的品牌形象。此外,《安徽日报》采取“走出去”战略,在全国“两会”、党的十八大等重要会议、活动期间,派出精兵现场采访,发回大量图文报道,提升了报纸的影响力。
开掘更深、内涵更广。政经“大事”是新闻“富矿”,党报不应浅尝辄止,而需深度挖掘,提升新闻“附加值”。例如,2010年12月3日,国产“和谐号”新一代高铁在安徽省宿州段刷新世界铁路运营最高速度,全国各家媒体报道时基本采用新华社稿件,同质化现象严重。《安徽日报》独辟蹊径,派记者深入一线采访,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提炼出新主题《“宿州质量”撑起高铁新纪录》,通过丰富的素材,将高铁的运行速度、质量安全与安徽建设者的施工速度、质量安全巧妙糅合,升华了新闻的意义。
形式更新、文字更精。勇于解放思想、打破常规,对看准了的重头报道、热点新闻,可以不惜版面,突出处理。同时,考虑现代社会节奏加快,党报用稿还应删繁就简,把最精华的东西奉献给读者,少用长篇幅、大综合,增强传播效果。例如,2011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年终特刊紧扣“坐标2011”主题,围绕政治、文化、经济、民生、人物等角度规划的8个版面,时尚大气、清新简约、引人入胜。
突发事件,率先发言。在重要突发事件面前,党报须第一时间权威发言,凸显舆论引导功能。即便在真相未完全清晰时,也要做到事件查明多少就公布多少,跑在网络谣言、小道消息的前面。在处理突发事件报道方面,《安徽日报》有不少成功范例。2011年1月6日,宿州市一家公司发生三光气泄漏事故,造成71人住院治疗,事发当天,社会上谣传毒气漫天飞,死亡数十人。安徽日报社得知信息后,立即派出记者采访,将医疗救治、事故处理、原因调查等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很快平息了谣言,稳定了人心。此后,全省各家媒体大都采用《安徽日报》通稿,彰显了党报的权威性。
二、当好政策解读者,深度报道有“嚼头”
解读方针政策、法规文件,是党报的重要功能也是“强项”。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入的今天,涉及广大群众和各行各业切身利益的政策法规不断出台、调整、修改,由于专业术语多,加上内涵外延丰富,亟需有权威人士及时、深入地加以解读,帮助人们消化和吸收。因此,当一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方针政策出台之后,党报不能单纯地上传下达了事,也不能满足于高高在上的肤浅解读,或仅仅找一些印证性的材料说明政策的正确性,而应吃透精神,深入解读,把道理说明白,让读者“看得下去”、“看出门道”。
立足一个“深”。联系相关部门、业内专家,对政策的来龙去脉作宏观和微观的深入解析,让读者对政策的重要意义和与地方、与自己的关联了然于胸,起到答疑解惑的目的。
抓住一个“快”。保持政治敏锐性和新闻敏感性,找准党和政府关心、广大群众关注的契合点,主动设置议题,增强舆论引导效果。在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海峡西岸”被第一次写入中央文件,《福建日报》敏锐地感觉到它对促进两岸交流、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立即开辟《科学发展建设海西》专栏,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刊发一大批令读者解渴的解析性报道,激发干部群众关注海西、建设海西的热情。
把握一个“活”。善于采用读者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让方针政策、法规文件有亲和力,让读者看得懂、记得牢、晓得用,让国家的方针政策“落地生根”。党的十八大召开期间恰逢秋种刚结束,农村干群需要在秋种中总结得失,也需要了解未来农业发展方向。基于此,安徽日报派出多路记者分赴皖北,结合十八大精神就相关农业话题对农村干群进行深入采访,刊发整版报道《秋种归来话“农事”》,以主持人与三位记者对话的形式,把农业政策讲得深入浅出,趣味横生。由于文章运用了体验式、目击式、现场感的表现手法,让人仿佛是坐在田间地头听农民话“农事”,拉近了党报与普通读者的距离,使整版文章读来一点也不沉闷。
三、当好决策参考者,调查报道抓“苗头”
党报作为社会的“守望者”,有责任向党委政府及时传递新情况、新问题、新动向、新经验,为党委政府的正确决策当好“参谋”。同时,党报以党的各级政权、组织为依托,具有强大的信息收集能力,有条件汇集方方面面的信息。在当前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社会热点难点较多的情况下,党报的决策参考是履行政治使命的高层次要求,也是应对新闻竞争的差异化战略。
1、党委政府的决策是否得民心,政策是否获落实,党报应及时追踪和准确反馈
2011年“三秋”时节,安徽省首次推广土地深松技术,由于这一革新需突破农村固有耕作习惯,有关部门担心在落实中会遇到很大困难。为此,安徽日报记者走入田间地头调查发现,由于新政策充分考虑了群众利益,受到农民普遍欢迎。一篇《群众利益为先政策才能“生根”》的稿件很快刊发于安徽日报头版头条,第一时间向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传递了农民“喜松田”的信号。
2、经济社会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党报应深入调研,作出具有指导性和前瞻性的分析,给出解决思路和办法
近年来,“订单农业”如火如荼,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但一些地方的“订单”履约率不高,制约现代农业发展。《安徽日报》深入采访,写出《订单农业要系“保险带”》,指出了高违约率的“病灶”,并开出“处方”。中宣部《新闻阅评》评价“安徽日报这篇报道介绍的三大举措,对症下药,为‘订单农业系上了‘保险带,为扭转‘订单农业完全履约率只有20%的局面,加快建设以实现农业产业化为标志的现代农业闯出了一条新路子。”
3、基层的新经验、新做法层出不穷,党报应及时发掘并重点推介
近年来,社会管理创新在各地火热开展,但基层农村一直是薄弱环节,安徽日报记者走访皖北农业大市宿州,发现这个市将社会管理重心向农村最基层下沉,以两级便民服务模式、“阶梯式调解”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探索出打通社会管理 “最后一公里”的新模式。安徽日报2012年8月23日头版刊发《社会管理,如何突破乡村难点》对这一新模式加以报道,在全省产生较好的反响。
4、关注民生盲点,用心传递基层的愿望和诉求
2010年底,安徽日报记者得知省委书记张宝顺同志在一次会上提到,皖北农村的冬天有接近北方的严寒,却缺少取暖设施和取暖方法,立即意识到这一民生题材的重要价值,迅速深入皖北农村采访,以“皖北农村如何温暖度严冬”为题,在报纸上发出呼吁,获得省委书记张宝顺的高度重视。根据张宝顺书记的重要批示,2011年冬,宿州等市因地制宜开展了一项全新的民生工程——“农村保暖工程”,让当地部分试点村的群众冬天头一回住上有暖气设施的房子。
5、善于见微知著,及时发现影响社会安定团结的“苗头”,提醒党委政府防患于未然
2008年震惊全国的贵州“瓮安事件”值得主流媒体总结教训。该事件的起因是一名女中学生溺亡,事发前,当地谣言满天飞,导致矛盾激化,最终演变成“打砸抢烧”暴力事件。如果主流媒体在初期就能抓住苗头,通过发布消息或上报内参,提醒党委政府早做准备、稳妥处置,获取群众的理解和信任,完全可以变被动为主动。
总之,党报只有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新闻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才能把主旋律唱得更响。而这一切都要依靠一支高水平的团队。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党报新闻工作者队伍,真正做到“政治家办报”,是党报坐稳主流的最重要的保障。□
(作者:安徽日报社主任编辑)
责编:刘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