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2012年11月1日,由北京师范大学青少年网瘾防治研究中心和传媒与教育研究中心两家机构共同完成的、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大课题《2012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蓝皮书》正式发布,这是国内首个针对北京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进行的中小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调查研究成果。
调查发现,每天都会上网的学生高达82.9%,但依然有17.1%的学生表示从未上网;学生提高网络素养的意愿较为强烈,但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相对不足,家长管理网络的方式依然以“围堵”为主。高达70.4%的学生平均每天上网2小时以内,4%的学生平均每天上网4小时以上,有1.4%的学生存在过度使用网络的现象,10.6%的学生趋于过度用网。网络过度使用状态不仅与学生年龄有关,而且与其家庭结构存在较大关联。学生网络过度使用的状况会随着年级的增高呈上升趋势,到初二的时候达到最高点,到高二时有所下降;过度用网的男生远多于女生,但趋于过度用网的女生比例在增加;与父母同住的过度用网的学生和趋于过度用网学生的比例都是最低的,不与父母同住的学生问题较为严重。
调查发现,网络时代,北京市中小学的课堂教学方式尚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学生在课堂上探究和讨论的时间较少,课前预习的频率较低,与互联网成为学与教的有力工具的预期尚存在一定距离;家校联系内容仍然以“学生的各种学习问题”为主,而对“身心健康问题”关注不够。中小学生参加课外补习的比例较高,在提高他们学习成绩、促进其能力发展的同时,也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带来了很大压力。此外,学生的闲暇时间严重偏少,学生缺少对身边物理世界的参与和探索,提升学生的闲暇时间应用品质仍需多方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