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莉
今年以来,国际铝价低迷,下游消费疲软,加上电价、人工成本及原材料价格上涨,铝加工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如何突围寻找脱困之道,摆上了各大企业的议事日程。
当下,“绿色制造”、低碳理念成为一种趋势,尤其被国际汽车制造商所推崇。用铝及铝合金替代钢材来生产更多种类更轻、更节油的轿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汽车生产商越来越普遍的做法。目前,中国也在推动本国的生产商这么做。基于此,国际上有名的铝业巨头纷纷高歌猛进,进入中国汽车制造产业链。
根据《华尔街日报》11月16日的报道,全球领先的铝产品制造商诺贝丽斯公司(NovelisInc.)在华首家铝板制造厂近日在江苏省常州破土动工。该公司认为,随着质量更好的中国汽车增加销量,市场对铝产品的需求将大幅增长。
汽配市场“激战”正欢
金融危机之后,全球铝工业可谓在经济增长乏力的困境中挣扎。国际铝业协会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0月,全球原铝产量为208.4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11.7万吨,下降5.32%;环比则增加7.7万吨,增加了3.84%。
而随着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性加强,外国铝业巨头纷纷追加投资,加快布局中国市场。
美国的诺贝丽斯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铝轧制品生产企业,客户包括奥迪、宝马、奔驰、福特等知名企业。该公司早在今年4月11日便正式宣布,将在江苏常州兴建新厂主要生产汽车用铝板。据介绍,该项目投资额达1亿美元,年产能将达到12万吨,可望在2014年年末投入运行。该厂投产初期将对从韩国进口的轧制铝卷材进行热处理和后期加工。此后,工厂将扩大规模和产品范围,开始从事铝生产。
无独有偶。欧洲汽配大鳄同样“觊觎”中国市场。2012年3月9日登陆中小板的京威股份,就是德国铝材大鳄埃贝斯乐在中国市场布局的重要棋子。以经营汽车铝合金为主的京威股份,其二股东德国埃贝斯乐是德国铝材垄断企业,占据了德国约60%以上的市场份额。
日本铝业巨头古河斯凯也早在2005年便开始了布局中国汽车市场的计划。首先在天津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全资子公司——古河天津精密铝业有限公司,主要业务制造和销售挤压型材于语汽车热交换器;后又于上海正式成立古河斯凯铝材有限公司,目标直指中国汽配市场,集中对下游汽车零部件商的营销力度。
公开资料显示,在全球汽车工业价值链中,汽车零部件价值占总价值链的50%。汽车产业日益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而汽车零部件工业作为汽车工业中上游产业,在整个汽车工业链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贝丽斯总裁兼首席执行官PhilipMartens就指出:“中国汽车行业前景开阔,汽配行业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以汽配行业举例,我认为未来五年内汽车业的铝材需求量将以25%的复合年增长率迅速上升。”
中国市场潜力待挖掘
铝在高端汽车上使用得更普遍,中国高端汽车市场多由中外合资企业出产的外国品牌汽车所主导。而主要生产低端、大众型汽车的中国本土汽车生产商则很少使用铝材,铝材重量在其生产的汽车中不足1%。
目前而言,诺贝丽斯公司的铝产品在中国的主要客户将是外国汽车生产商,它们在铝材使用上相对经验丰富。
但根据《华尔街日报》的分析,这种局面将会发生改变。随着中国本土汽车生产商变得更加成熟,它们的铝材使用率也将提高。
中国汽车销售量的增长为中国汽车行业增加铝需求量提供了基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中国市场的汽车销量为1260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6.9%。诺贝丽斯预计中国在车身制造方面每年的铝需求量将从目前的约1.5万吨增加到2015年的3.5万吨左右。
世界金属统计局(WBMS)11月2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九个月全球铝市供应过剩48.8万吨。与此对比,中国市场对铝的巨大需求显得尤为突出。
“绿色制造”带动铝业创新
今年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中央财政依旧加大力度推进节能减排计划,将新型环保材料的高效利用、制造产业的绿色创新作为重中之重。
作为“绿色制造”工程首选的铝合金材料如今迎来了发展机遇。铝具有导电好、导热快、材质轻、可塑性强、循环利用、低碳环保等特性,随着经济发展而带来的轻量化需求,使得铝成为全球消耗增长速度最快的金属,而中国则是带动铝材消耗量增长的主要动力。
近年来,各大汽车生产厂商都在努力给汽车“减负”,铝在汽车上的用量和在汽车材料构成比中所占份额都有明显增加,由铝合金制造的零件已遍及汽车的发动机、底盘、车身等各个部分,在德国,甚至已经有全铝汽车面世。而国内的一些品牌,也开始用上了铝材。
数据显示,2007年至2011年,中国铝型材消耗量年复合增长率接近17%,铝压延材消耗量年复合增长率约13%。
从汽车发动机外壳、热交换器和减震系统等零部件,到车盖、车门以及前保险杠,再到汽车车身,铝型材、铝板材在我国的使用量正在逐年提升。但由于缺少高端设备和受技术水平制约,我国铝合金车身板材几乎都通过进口来满足需求,目前只有美、德、日、法等国外企业能够进行相关部件的生产。
有专家认为,目前一些汽车铝制品零部件,国内企业还不能生产,跨国公司把企业办到中国,可以给我们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对我国汽车铝制品件制造技术的提高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汽车铝合金车身板需求量约为25万吨,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国内外铝加工企业研发汽车用铝板的积极性。
但是,我国汽车铝材的开发和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铝合金运输车的市场份额不足1%,而载人车用铝量每辆约比国外少20千克。在车辆自重方面,自主品牌乘用车较国外同类车高8%-10%,商用车较国外同类车高10%-5%。
花旗研究的金属研究和策略部门负责人威尔逊表示,鉴于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目前把关注点仍然放在了低成本和低工艺要求的产品上,它们提高对铝的使用率尚需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