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寒冬将至,而重庆的建材市场,似乎跟这气温一样,在持续走低,市场寒意逼人。
“销量跟去年同期相比,至少下滑了60%以上!”在重庆主城区老牌的八一建材市场,一卫浴专卖店店长满面愁容。
而在今年年初,曾有重庆的业内人士预期,重庆的建材市场或将迎来回暖趋势,这个转折点有望在二季度出现。
但这个预期显然落空了。
寒冬习惯了冷清
在重庆,建材市场曾经跟超市一样热闹。以前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建材市场便热闹非凡。即使是周一到周五的工作日里,一个普通的店面一天至少也有几百上千元的营业额。而现在,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建材市场的冷清,一些店面连续几天“打白板”也并不稀奇。八一建材市场的这位卫浴店主称,她的店面附近近期就有5家同行被迫关门。
愁容,正写在越来越多的建材店老板脸上。
记者分别走访了龙溪、马家岩、红星美凯龙等建材市场了解到,今年建材市场遭遇罕见寒冬,60%以上的建材商家都称生意难做,处在持平或亏本状态。
其实在2011年,重庆的建材市场已经发现寒意来袭。2011年夏季,重庆以往单日销售额超过2000元的建材门市,就开始走向一天只能卖几百元货的下坡路。这段下坡路,似乎越来越长。直至今年,在重庆主城几大建材市场,一些实力较弱的中小型经销商逐渐关店,或为缩减经营规模,或干脆“大撤退”。
重庆一位建材行业业内人士透露,某品牌地板2011年第一、第二季度的销售任务仅完成了原计划的60%,下半年销售情况更糟,环比下滑了近10%。
重庆马家岩大川建博中心一位负责人曾向媒体坦言,该市场的营销额不断下滑,不少门市都在撤场。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关掉了近20%的门店。据了解,马家岩大川建博中心一共有600余家门市,已有100多家店“关门求吉”。
重庆老牌建材市场-得意世界装饰城同样难逃此劫。一位市场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往年,该装饰城的年营业额至少在7亿元左右,而2011年仅为3亿元,年营业额下滑了50%以上。2012年的最终统计虽然尚未出炉,但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情况更加严峻。
重庆建材市场,怎么了?
四大因素四面楚歌
今年2月,重庆媒体的一篇《受困楼市调控重庆建材业现“关店潮”》,引起一片嘘声。
“关店潮”三个字,如同一把尖刀,强烈刺痛了建材行业人士原本就脆弱的心。而这篇报道,再度将建材行业日子难捱的主要原因指向楼市。
分析人士指出,在全国楼市政策调控之下,全国各城市商品房销售遇冷——仿佛看来,楼市是“罪魁祸首”。如果说得委婉一些,楼市是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但事实上,仅仅一个楼市拖后腿,还不至于导致重庆整个建材市场遭遇如此惨景。
记者在采访中,多家建材市场门店老板均认为,四大因素给他们的生意带来了浸入肌肤的寒意。
第一大因素当然是楼市。重庆市统计局曾公开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10月,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3272.43万平方米,增长7.9%,较1~9月回落3.7个百分点至个位数水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989.08万平方米,增长5.2%,较1~9月回落3.9个百分点。
第二因素,则是房租上涨成本压力过大。
在重庆主城北部规模较大的龙溪建材市场,一入驻市场10余年的木地板老板称,他这间50余平方米的门市,10年来租金涨了五六倍。10年前,门市租金是20元/平方米,现在已涨至120元/平方米。但要命的是,与房租成倍上涨相背的是,生意却一天比一天更难做,多番综合考虑后,他不得不关掉在其他区域的分店,专心经营这家店。
第三大因素,是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加剧了传统建材市场的困境,造成雪上加霜的局面。
马家岩大川建材市场一位陈姓灯具老板告诉记者,如今随着电子商务如日中天,在网上买建材成了不少年轻顾客的消费趋势,而且也逐渐受到了商家的青睐。因为网上销售不用付房租,消费者议价空间也更大。陈老板无奈地说,传统建材市场的商家若不及时调整经营理念,势必会加快出局速度。
第四大因素,是高度饱和的行业态势。
由于前几年楼市发展较快,下游产业市场逐渐繁荣,各行各业的生意人都涌入建材市场掘金,市场已经处于高度饱和的状态。据统计,目前重庆主要的建材市场已超过20家,形成了市场高度饱和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洗牌是必然的,楼市调控只是加快了本轮洗牌的速度。布局密度较高、区域发展失衡,是目前国内各大城市建材市场共同面临的问题。
穿旧鞋走老路?
家住江北区的吴先生明年即将结婚,近期,他与女朋友开始为新房装修选购建材而货比三家。
12年前,吴先生的父母从一家老国有企业的单位宿舍搬出来,住进了他们现在的三居室。老吴也花了不少时间陪同儿子前往各大建材市场选购。曾在一所职业中学教授商品流通概论的老吴发现,较12年前,除了建材市场规模增加了,建材品牌增多了之外,商家的销售还是老一套。他甚至认为,商家经营模式的变化已经被发展形势远远地抛在了身后。
“我不知道,如果说多数商家是穿旧鞋走老路,是不是有些偏颇了?”老吴说。
老吴回忆,当年他装修房子的时候,重庆的建材市场整体上还缺乏规划,属于真正的卖方市场,基本上没有什么竞争。重庆市场的产品多是五金件,消费者还不知道怎么用,往往是看到什么就买什么,对品牌基本是没需求。而现在,儿子和准儿媳就盯准几个品牌不放松,不仅在实体商场比较真品,还在网上商场比较价格。
从营销的角度分析,老吴认为,消费者得到实惠了,但商家却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
一位消费者认为,楼市对建材市场的整体影响很大,加速了市场的竞争。这种竞争,不仅是品牌和品牌之间的竞争,卖场与卖场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但没有消费者会因为卖家的竞争激烈,甚至惨烈而怀同情态度——他们需要得到的是竞争之后给消费者带来的便利与实惠。
看来,重庆建材市场惟一能做的,只是应变。
八仙过海各寻出路
在重庆一个边远区县做建材经销商的张先生,已经强烈地感受到重庆主城建材市场在变。
前几天张先生到重庆主城玩耍,顺便去了解放碑附近的得意装饰城打探行情。令刘先生意外的是,装饰城里的建材店铺大多人去楼空,取而代之的是各种酒吧、餐厅、KTV歌城。
在悄然或显著变化的,不仅仅是得意装饰城。
10年前,位于渝中区的得意装饰城、中天广场装饰城、家佳喜装饰城,并称重庆装饰市场的“老三家”。巅峰时期,“老三家”的销售额占据了重庆装饰建材市场60%的份额。但如今,中天广场装饰城停业已快两年,得意装饰城转型,还在苦苦支撑的家佳喜装饰城也调整了市场定位——从一个大型综合建材市场,逐渐转型为一个主打灯饰与厨电的专业市场。
“老三家”2011年的销售额已下跌到仅占重庆市场总份额的不足5%。业内人士表示,“老三家”的境况,正是重庆装饰建材市场大变局的写照。重庆西联商业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何忠志表示,可以预见,未来重庆的建材市场将主要划分为两大阵营,一个是二环附近的大型仓储式市场,一个是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这样的全国连锁品牌。
与主城老市场的落寞相比,美每家、聚信美等大型建材市场却在二环沿线迅速崛起。
与“老三家”不同,这些新市场全部采用仓储式市场的方式,市场面积动辄几十万平方米。同时入驻的品牌过半数以上均为厂家在西南、重庆地区设立的总部基地、厂家办事处、旗舰形象店,庞大的厂家资源使得美每家成为消费者最便捷的综合一站式采购大卖场。
重庆市商委主任周克勤分析,从市场趋势来看,这类仓储式的大卖场确实是未来建材市场的发展方向。建材市场与百货不同,并不需要寸土寸金的黄金口岸。相反,建材市场对于物流、停车位、面积等的要求,使其更适合在二环附近布局。“从北京、成都等城市的经验来看,建材市场都会逐步从主城区搬离。”
重庆市商委的“十二五”规划引导了这样的变局——重庆未来规划布局的所有建材专业市场,都在二环附近。
与此同时,主城部分建材商家仍在积极开辟新路——他们瞄上了区县市场。近期,八一建材市场做陶瓷生意的刘老板正忙着在区县排兵布阵:向每个区县派1—2名营业员,设立直销点。刘老板的“算盘”是,大部分区县离主城不远,他在区县设点,既有利于谈业务,又方便顾客看样品,业务谈成后,再从主城提货。对于“农村包围城市”这招棋,刘老板表示乐观,“很多区县现在都正在开发,新建改建的楼房比较多,建材需求量很大。”
南岸区一代理某品牌地板的总经理周先生表示,主城建材市场多,竞争异常激烈,但区县市场竞争相对要小很多,目前进入区县的品牌建材仅占重庆品牌建材总量的30%左右。
很多迹象表明,主城建材经营商转战区县——在重庆建材市场,区县将成为重庆建材市场下一轮短兵相接的兵家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