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倩
木材中的王者
众所周知,紫檀木是最上等的木材,由紫檀木制成的家具也是最名贵的家具,堪称家具中的皇帝。作为世界名材和理想的高级家具用材,紫檀木历来为中国皇家所重视。明代海上交通的发展以及郑和七次下西洋,沟通了与南洋各国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南洋各地的优质木材尤其是紫檀木更是被当时的中国人大肆采购。清代初期,清廷所用紫檀木亦全部为明代所采买。有史料记载,清廷也曾派人到南洋采购紫檀木,但大多粗不盈握,曲节不直,根本无法使用。这是因为紫檀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
清代中期,由于紫檀木的紧缺,皇家还不时从私商手中高价收购紫檀木。清宫造办处活计档中差不多每年都有收购紫檀木的记载。这时期,逐渐形成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不论哪一级官吏,只要见到紫檀木,决不能放过,必悉数买下,上交皇家或各地织造机构。因此,各地私商囤积的紫檀木料被收买净尽。这些木料中,为装饰圆明园和宫内太上皇宫殿,用去一大批;同治、光绪大婚和慈禧六十大寿过后,紫檀木已所剩无几,至袁世凯时,紫禁城中仅存的紫檀木也被全数用光。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真正赋予紫檀木艺术生命的是中国人,是中国人将紫檀木推上木材王者的宝座。特别是明清以来,宫廷的陈设,文人雅士的清玩,大户人家的百宝箱,以及许许多多精雕细刻的艺术品,无不浸透着中国人的智慧与心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精神借助紫檀木制品表达得淋漓尽致。欧美等西方人士也很重视紫檀木,因为他们从未见过紫檀木大料,认为其只可作小巧器物。据传拿破仑墓前有五寸长的紫檀木棺椁模型,参观者无不惊慕,以为稀有。直到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见到许多紫檀大器,才知紫檀精品尽在中国。于是多方收买,运送回国。现在欧美流传的紫檀木器物,基本上都是从中国运去的。由于运输困难,他们一般不会收购整件器物,仅收买柜门、箱面等有花纹者,运回国之后装安木框用以陈饰。
形态特征
紫檀Pterocarpus indicus Willd. ,为蝶形花科紫檀属植物,别名青龙木、蔷薇木(中国树木分类学所称)、赤檀、黄柏木、羽叶檀等,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被叫做花搁。紫檀的拉丁学名中,Pterocarpus中的Pteron是翅的意思,karpus代表果,意思是紫檀属的荚果周围具阔翅,种附加词indicus则为印度的,意思是紫檀的模式标本采自印度。
紫檀植物属约有30种,我国仅有一种。
作为半常绿乔木,紫檀高可达30米,胸径能有1.5米;它具板状根。小枝通常具皮孔。奇数羽状复叶长15~30厘米,具小叶3~5对;小叶以顶生者最大,椭圆形。多花的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梗及序轴被密短柔毛;花萼钟状,宽三角形,被疏柔毛;花芳香,黄色,花瓣具长瓣柄,边缘皱折;荚果圆形,扁平、常偏斜,有明显的梗,幼时密被棕褐色绒毛,周围具约两厘米宽的翅,有生于一侧的三角形花柱,花期在每年的4~5月,果熟期为9~11月。
分布及价值
紫檀原产地在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等国家,我国云南、台湾、广东、香港、广西曾有过分布记载。我国现存植株多为人工栽培种植。它分布于海拔600米以下的低山和平地,生长于热带雨林或季节雨林的密林中及林缘。紫檀喜高温高湿气候,能耐酷暑和干燥气候,但抗寒力较低,其分布地全年无霜。幼苗、幼树对低温颇为敏感,当气温突然降至6℃以下时,小苗会全株死亡;幼树顶芽和幼叶会出现萎缩,但根部一般不会死亡,次年还会重新萌发。紫檀对土壤要求不严,除干燥石砾地、极板结和长期集水的土壤外均可生长。
作为热带珍贵用材树种,紫檀属树木家族在我国仅有记录的一种。其心边材区别明显,边材灰黄白色或淡黄褐色;心材颜色因产地而异,通常分两类,一类为黄褐色或褐色,另一类为鲜紫红色,久置则变为深红褐色,呈深浅交错的条纹,其花纹美丽,有光泽;紫檀木具香气;抗白蚁,美观坚重,但易加工,为高级家具、室内装饰、雕刻工艺品、高级乐器等首选用材。
紫檀的树皮能提取多酚物,具有抑制癌症的作用;储藏于树皮韧皮部中的血红色树液有收敛和止血功效,可治疗口腔炎、腹泻、痢疾和喉痛等;人们还利用紫檀提取天然红色染料,制成高级漆料。紫檀的树叶能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
紫檀萌发力强,根瘤菌发达,能改良生长地的土壤条件,可作为热带地区优良的用材和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云南省河口城关镇栽培的6株50年生紫檀大树,平均树高33米,平均胸径48厘米,其中最大1株胸径61厘米,生长良好。
濒危原因
历史上,我国台湾、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地都有紫檀大树分布,但历经长期过度采伐,现紫檀野生种群已绝迹。多年来,国内外植物学家根据有关资料分析,云南省应该有天然分布,最有可能存活的野生植株应在云南与越南、老挝、缅甸交界的河口市及勐腊县至瑞丽市边境一线,但1998~2001年在云南省组织的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中,人们并未找到野生紫檀树。
尽管没有找到野生植株,但我国一直从国外引进紫檀进行栽植。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我国从缅甸、印度等地陆续引进紫檀属树种,但多数引进的植物都种在树木园、植物园或庭园、庙宇、村寨、公路旁,人们很少成片种植紫檀,这使得紫檀种质资源极少,数量非常有限。同时,现在各地人工栽培的紫檀,因互相分散远离或其他未知原因,似乎存在传粉障碍,导致植株结果虽多但种子空脊也多,大树下鲜见新生苗。
目前,由于紫檀在国内外市场声誉过高,有的不法企业将红色的高分子聚合物加压浸入木材内部,使材色变红重量加大,再将经过改性处理后的木材充作紫檀木。
1984年,由当时的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联合发布的《中国植物红皮书》中,紫檀被列为稀有濒危植物;1992年,紫檀被原林业部列为国家珍贵树种。根据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1994年公布、为国际社会共同采用的受威胁植物等级系统,紫檀应被列为极危种(CR)。
【责任编辑】赵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