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苏南地区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思考

2012-04-29 00:44:03朱新生王继国
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13期
关键词:苏南地区毕业生职业

朱新生 王继国

摘 要 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是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核心,其实质是实现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是指职业教育发展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因此,应结合地区经济社会实际,稳定职业教育规模,科学调整专业结构,合理优化层次结构,提升整体办学水平,改革招生制度。

关键字 苏南地区;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13-0016-0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1年3月11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座谈会上指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需要满足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二是服务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三是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四是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2011年6月25日,教育部专门召开“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座谈会”,鲁昕强调,当前最迫切的任务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目的是系统培养职业教育人才,全面为产业服务,其建立的基础是实现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包括形成梯次结构的职业学校教育和各类职业培训,内部各层次有机衔接,外部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本文结合苏南地区经济社会实际,就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作一些探讨。

一、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内涵

协调发展,是系统间或系统内各要素在和谐一致、配合得当、良性循环的基础上,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的总体演化过程。

职业教育是教育系统中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主体,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就构成了职业教育发展的主体,其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和质量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一是中高等职业学校开设的专业基本涵盖地方产业门类,并且有衍生、组合、深化发展的功能,以灵活及时地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专业构成的动态要求。二是中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模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该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数量要求。这主要通过劳动力市场上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供求状况来表征。三是中高等职业教育各自定位准确、特色鲜明、教育质量高、规模比例合理。

第二,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和质量满足社会成员接受职业教育的需要。这可以从三方面来考量:一是职业教育向社会成员提供的教育机会能够满足人们接受职业教育的需要。这主要表现为人们接受职业教育的意愿与职业教育发展规模间的供求关系,以及职业学校空间布局与职业教育发展规模间的供求关系。二是职业教育产品内涵与受教育者需求的符合度。表现为职业学校的教育思想、课程内容、授课方式、考核评价等与受教育者需求和意愿的一致性。三是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顺畅,并与其他教育类型相互沟通,能满足有发展潜力学习者转换教育类型或进入高一层次教育学习的需要。

第三,中高等职业教育运行高效节约,实现教育资源效用、效能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二、协调发展视野下苏南地区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审视

(一)苏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传统意义上的苏南地区包括苏州、无锡、常州三市(俗称“苏锡常”地区),总面积17660平方公里,占江苏省面积的17.2%,是江苏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也是长三角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该区域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251.9亿元,分别占到全省的44.26%及全国的4.48%;人均GDP为76195元,分别是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的1.70倍和2.98倍;完成进出口总额2604.4亿美元,分别占到全省、全国进出口总额的76.9%和11.8%[1]。

(二)苏南地区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分析

近年来,苏南地区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给当地职业教育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苏南地区职业教育从学校布局到内涵建设都进行了深刻变革:县级职教中心迅速崛起,成为县域职教集团建设与发展的核心;中等职业教育向工业园区或开发区调整转移,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并呈现出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园区化发展特征;职业院校、职教园区、职教集团通过深化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全方位拓展、强化二者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

1.从满足人们受教育需要的角度分析

中等职业教育供给状况。从常州、苏州两市初中毕业生升学情况来看,2006年以来,两市初中毕业生升学率总体保持在97%以上,高于全省7~10个百分点,且呈逐年上升态势,到2009年已基本实现100%升学,见表1。2006~2009年,两市初中毕业生总计进入职业学校的人数高于进入普通高中的人数,两者比例为1.12∶1,表明苏南地区高中阶段职业教育规模大于普通高中教育。

当下,苏南地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近100%,这意味着初中毕业生全部有机会接受高中阶段教育,且广大职业学校在该区域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中做出了很大贡献。因为,一是职业学校的招生规模大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二是职业学校的录取分数低于普通高中,甚至可以说没有分数门槛。因此可以说,目前苏南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供给已经完全能够满足该地区适龄人口的受教育需求。

高等职业教育供给状况。根据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网站公布的数据测算[2],2010年江苏省普通高考招生报名方面的数据显示,约78%的考生有升学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按照录取条件来看,96.6%的文理科考生有升学机会。

截至2009年,苏南地区有高职院校33所,占全省高职院校总数的41.25%。其中,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5所、民办高职院校10所,分别占到全省总数的33.3%和45.5%①。苏南地区高职院校的分布,无论在单位人口还是单位面积上,都是省内密度最高的,表明苏南地区是江苏省内高等职业教育最发达的区域。比如,2009年常州市适龄人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66.7%,远高于全国22%(2010年)的水平,基本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3]。可见,苏南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供给完全能够满足当地人口的受教育需求。

综上分析,苏南地区无论是中等职业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单从数量而言,已经完全能够满足人们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

2.从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角度分析

职业教育与产业的契合情况。以常州市为例,改革开放30年以来,常州市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稳步增长。2008年,常州市三次产业分布依次为3.1∶58.9∶38.0[4],形成以第二产业为主导,三次产业稳步趋于协调的良好格局。针对这一情况,常州市通过调整优化职业教育专业结构、适度提高职业教育办学层次等措施,积极予以应对。2008年,该市职业学校在校生专业构成中,二产类专业超过60%,三产类专业接近40%,与该地区当年一、二、三产业的分布结构基本相符②。

苏南职业教育与行业的契合情况。以苏州市为例,目前该市职业院校开设的主要专业有电子类、机电类、信息类、旅游类、服装类、外贸类、汽车类、建筑类、农业类、艺术类等,基本覆盖了苏州市的所有行业。苏州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已经形成协调互动、相互促进的良好发展态势,职业教育已成为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该区域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近几年职业学校招生数排在前5名的专业大类均为:加工制造、信息技术、商贸旅游、财经、文化艺术与体育,同区域支柱产业构成一致,显示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鲜明特征。

苏南职业教育与岗位需求的契合情况。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流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职业教育发展与劳动力市场的契合情况。表2是2001~2008年无锡市部分职业院校毕业生岗位流向调查情况。表2显示,流向操作岗位的中高职毕业生分别达66%和36.6%,与劳动力市场上操作岗位用人需求的主体地位相符。其中,流向操作岗位的高职毕业生比中职低29.4个百分点,流向技术岗、管理岗的高职毕业生分别比中职高9.2和7.5个百分点,这与劳动力市场上不同岗位对学历、技能等需求的差异状况相吻合。

通过逐层分析苏南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行业、岗位人才的需求契合关系发现,苏南职业教育与该区域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的结构基本吻合。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职业教育的总体规模不能满足区域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是主要问题。而且,随着中高等教育阶段适龄人口的下降,以及职业教育相比普通教育吸引力较弱状况的持续,苏南地区职业教育规模发展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势必影响到区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此外,职业教育的专业构成也存在一定的不适应。如常州市职业学校在校生专业分布的产业构成中,第一产业比例为0,这不利于该市第一产业的发展和内涵提升。

3.从职业教育发展效能最优的角度分析

中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要构成部分,二者之间相互沟通与衔接顺畅与否,是影响职业教育发展效能的主要因素。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属于同一性质的教育,按照理想的发展状态,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主要应来自于中等职业教育,这样才符合教育资源最大化、教育效能最优化的发展目标。但在现实发展中,一是由于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在职业学校毕业后,对进入高职继续学习兴趣不大;二是高职院校因中职毕业生文化素质差,不利于培养和管理,在招生时主要倾向于普通高中毕业生,因此,就造成了目前中职毕业生升学率很低,中高等职业教育缺乏有效衔接的问题。

例如,2009年,常州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参加全省单独招生考试人数和被录取人数仅占毕业生总数的16.4%和14.4%,其中本科录取人数占总录取人数的28%[5]。而当年江苏省普通高考的录取率为71.4%,其中本科录取人数占总录取人数的51.08%[6]。通过这两组数据对比,明显看出同为高中阶段教育的中职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其毕业生在高等教育录取率、本科录取率方面差距非常大,从而反映出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不畅,及其与普通高等教育沟通困难的现实状况。

三、苏南地区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思考

(一)稳定职业教育规模

职业教育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基本前提就是能够培养一定规模的人才,解决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刚性需求——“吃饱”问题,然后再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内涵需求——“吃好”问题。

中职办学规模方面,要把高中阶段教育的增量主要投入中等职业教育。把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突破口,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要着力面向全国招生,积极响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到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40%”的目标,开发利用好全国教育资源(这里主要指生源)。

积极推行适应新形势需要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扩大办学规模。一是建立中职毕业生注册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制度。促进五年制高职教育健康发展,优化五年制高职学校布局和专业设置,扩大五年制高职专升本规模和公办院校招生计划,扩大对口招生规模和比例。二是积极推行东西部联合招生、合作办学。通过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实现优势互补,扩大招生规模。三是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发展苏南民办职业教育的当务之急是注重改善民办职教投资环境,加强对其业务的规范和指导,充分发挥民办职业院校机制灵活的优势,做到规范办学、提高质量、树立自身良好的社会形象,吸引更多的中职、高中毕业生就读高职院校。

(二)科学调整专业结构

职业教育是直接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教育,经济结构的调整预示着未来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必然要求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随之调整。产业发展需要什么专业的人才,职业学校就应该开设什么样的专业。

围绕江苏省产业振兴发展计划,苏南地区职业教育要加快专业结构调整,加快改造传统专业,及时开设一批与苏南新兴产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相匹配的新专业。面向先进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等传统优势产业,积极拓展专业群,延伸专业链,提升专业科技含量,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培养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领域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围绕大力推进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以及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振兴计划,积极拓展与产业转型升级密切相关的新兴专业;同时,加快形成具有区域特色优势的产业链,面向都市型现代农业,适度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农业、高附加值农产品、园林艺术、观光旅游等所需的特色专业,并打造一批与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光机电一体化、环保科技、新能源和服务外包等高新技术产业相匹配的示范专业和精品专业。

(三)合理优化层次结构

层次结构是否合理,是职业教育体系是否完善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职业教育能否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重要方面。为此,必须统筹兼顾,科学优化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着力提升各层次职业教育的质量。

1.合理配置职业教育层次布局

职业教育层次布局是一项系统工程,应立足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眼影响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各种相关因素,统筹兼顾,精心谋划。职业教育既担负着国民教育、专业教育、技能教育三大重任,又不可例外地承担着教育民生的责任。一是既要适应劳动力市场当前需求,又要适应其中长期发展的需要,还要适度趋前,以引领市场需求,并进而引领产业调整与发展;二是既要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也要满足社会发展对市民素质不断提升的需要;三是要把握该地区输入型劳动力市场的特征,其层次配置既要考虑本地生源,又要正视外来劳动力一般均为中等及以下层次的现实,给出各个层次本地生源在劳动力总供给中的合理比例。2010年苏州市企业用工需求抽样调查发现,高中及技职校文化程度已成为企业对劳动者文化程度的主流需求。当前,苏南职业教育发展势头很好,但与需求相比还有很大缺口。因此,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

2.科学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近年来,苏南经济保持着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新兴产业不断发展,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生产装备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这无不对从业人员的文化知识、专业知识、操作技能提出更高要求。因此,企业对具备高职学历层次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但是,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特色产业和服务产业的发展,并不都需要高学历的人才;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振兴,更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中职人才。所以,高职教育发展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对招生总量实行宏观控制。高职教育需要发展,但规模不宜太大,专科学历及以上比例大约在20%~30%。二是发展高职教育要把加强专业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产业对专业的需求是比较广泛的,除了传统的机电类专业外,对化工、生物医药、软件、新材料等新兴专业的需求量会不断增加。高职院校要加强专业建设,也要实行“双证制”,即毕业生要同时获得大专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其中高级工的比例不低于50%。

同时,建议调整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由职教部门归口管理中高等职业教育,以利于初、中、高等职教管理一体化,加强各个层次的衔接研究,突出其职业性、社会性、实践性,真正办出高等职教的质量和特色。

(四)提升整体办学水平

1.继续推进苏南职业教育布局调整

以省辖市为单位整体规划职业学校规模、层次、类型和结构,加快优化、整合各类职业教育资源;坚决取消不合格职业学校及其办学点、办班点。

2.加强高水平示范学校建设

为推进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苏南将全力推进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继续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星级评估,力争2012年中等职业学校全部达到三星级以上标准,形成中等职业学校三星级学校、四星级学校、省级高水平示范学校和国家级高水平示范学校的递升机制,努力打造一批国内一流、有国际影响的窗口学校,真正在推进本地区优质职业教育发展、形成集约化优势方面起到骨干作用,在服务经济方面起带头作用。

3.加强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

大力实施县级职教中心建设计划、实训基地建设计划、示范专业建设计划和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整体提高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和服务能力。要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优质发展、集约发展的道路,努力夯实职业教育基础,增强苏南职业教育在国内、国际的竞争实力。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各地各校要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加快建立一支适应推进素质教育要求的高质量教师队伍。要探索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新方法,加快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建设,强化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增强教师实践能力,采取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教学水平,加快培养一批在省内外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实训基地负责人、“双师型”教师和领军人才。

(五)改革招生制度

1.创新中高等职业教育自主招生制度

采取统考统招、单考单招、自主招生等多种方式,实行多元化高职教育招生制度改革。不断扩大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加大单考单招和自主招生比重;继续扩大对口单招比例,积极开展自主报名注册入学、学校综合考核择优推荐等入学方式的试点工作。

2.改革中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方式

采取面试与书面考试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考试模式。考试内容应增加职业性向和基本动手能力考查,考试结果应成为高职阶段生涯教育的重要参考。对基本职业素养特别优秀的中职毕业生应予以优先录取。积极开展先前学习认定工作,对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学习、在企业的工作经验、所获职业资格证书等开展学力认定,并可替换相应的考试要求。

在上述职业教育发展理论和思想的基础上,苏南职业教育要吸引更多学生进入职业院校学习。这当中最根本的是要保证职业学校毕业生顺利就业,且有较高收入(相比普通教育有同等或更高的收益);其次,要建立中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间有效、顺畅、充分的沟通衔接体制和机制,为职业院校学生创设更好的自我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统计年鉴(2010)[DB/OL].http://www.jssb.gov.cn/jstj/jsnj/2010/tjnj.htm.

[2]江苏省教育考试院. 我省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公布[EB/OL].http://www. jseea.cn/contents/channel_5/2010/06/1006180907688.html,2010-06-18.

[3][5]常州市教育局.2010年常州教育年鉴[EB/OL].[2010-09-19].http://www.czedu.gov.cn/disp_13_22011491.shtml.

[4]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统计年鉴(2009)[DB/OL].http://www.jssb.gov.cn/jstj/jsnj/2009/tjnj.htm.

[6]江苏省教育考试院. 我省公布普通高校招生第一阶段各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EB/OL].(2009-06-24).http://www.jseea.cn/ contents/channel_3/2009/06/0906241557043.html.

Consideration on Promoting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South Jiangsu Province

ZHU Xin-sheng, WANG Ji-guo

(Jiangsu Teachers College of Technology, Changzhou Jiangsu 213001, China)

Abstract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he core for building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nd its essence is to achieve adaptability betwee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meanwhile,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embody the unification of adapting to law and objectives. Therefore, the scal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be stabilized, the specialties structure should be adjusted, the level and structure should be optimized and the enrollment system should be reformed according to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reality, which aims to enhance the whole school-running leve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south Jiangsu region;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armonious development

猜你喜欢
苏南地区毕业生职业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国土空间治理视角下苏南地区农用地生态修复分区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44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意林(2020年15期)2020-08-28 11:10:24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职业写作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0
我爱的职业
苏南地区商业插画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艺术评论(2017年12期)2017-03-25 13:48:00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家庭农场发展模式探析
苏南地区上古气井低产低效主控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