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摘自党的十八大报告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集中论述,系统地提出了今后5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要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
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从根本上体现了我们党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基本国情和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报告中“美丽中国”的概念一经提出,立即引起强烈的反响和共鸣。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和自觉认知,是执政理念的新发展,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为此,本刊整理了部分专家学者论述生态文明的观点,进一步诠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辛鸣:中共十六大前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主要集中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到十七大的时候,拓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从过去的三位一体变成了四位一体。这次十八大报告上又从四位一体拓展到了五位一体,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成就巨大,但背后也看到了未来发展过程中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和问题。经济的确取得发展,但环境、资源瓶颈制约越来越大。如何让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伴随良好的生态?这就要靠生态文明建设。要把生态文明观念贯穿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始终,体现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里面。
国家林业局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吴斌: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人类文明形态,既包括尊重自然、与自然同存共荣的价值观,也包括在这种价值观指导下形成的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状态,不是单纯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问题,而是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如何建设生态文明?首先必须转变生产方式,全面促进资源节约,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严格控制开发强度,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其次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最突出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污染防治力度,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此外,应转变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改变一些传统的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改变奢侈消费、劣质消费等习惯。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风景园林大师孟兆祯:生态文明的提出明确了应该如何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即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是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明确这点对于将来的建设,包括城市建设,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中国进入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必须合理利用资源、能源,更好地与生态环境友好相处,实现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都必须在生态文明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我们迫切需要节约资源、节约能源、少牺牲生态环境的制度设计和产业设计,创造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总格局,来实现美丽中国的发展要求。
生态文明是人类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演进而来的高级文明形态。原始文明表现出的最大优点可以概括为“淳朴”二字,局限性也用三个字概括,即“盲目性”;农业文明的最大优点可概括为“勤勉”二字,局限性为“依赖性”。到了工业文明时代,其优点可用“进取”两个字来描述,有能量、有机器、有工具,可以有效实现自己的欲望,更强地放大自己的能力。但这个文明形态也有相对负面的东西,就是具有“掠夺性”和“不可持续性”,这里包括了对自然资源的贪婪,对生态环境的盘剥,对子孙后代的占有。
生态文明希冀用“自控、自律、自觉”来约束自己,用理性和智慧去克服盲目性、依赖性和掠夺性等,进入到一个适应新时代、新观念的更高级的文明形态。这也是我们建设现代化社会必须提升的文明要求。
从未来层面解读,人类总是在不停地寻求科学理性的生产行为、简约健康的生活行为和公序良俗的社会行为,因此生态文明更具有先进性和规范性。生态文明的提出和实践,既是文明的延续升级,又正好适应时代的要求,一个和谐、美丽、幸福的现实和将来,必将见证生态文明的巨大感召力。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会长陈宗兴:生态文明是在深刻反思工业文明飞速发展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发展难以为继的沉痛教训基础上,继承和发展工业文明,形成的一种遵循自然、经济、社会、生态等整体运行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的人类文明发展新形态。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建设生态文明,对于我国破解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发展绿色经济,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发展绿色经济是一个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在经济领域进行积极的改革和探索,也需要在社会管理等领域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科技、宣传教育等手段,才能逐步构建符合生态文明发展要求的绿色经济运行体系,推动我国绿色经济健康发展。一要制定绿色发展中长期行动规划;二要实施分地区的绿色经济发展战略;三要建立绿色科技创新体系;四要培育绿色新兴战略产业;五要完善绿色经济发展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六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上海市生态经济学会会长王荣华:倡导生态文明是顺应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的重大部署。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洁净的食品、优美宜居的环境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任何项目一遇到环保质量问题,群众不支持甚至强烈反对的现象越来越多。什邡问题、启东问题、宁波PX问题等环境群体性事件不仅损害了当地政府的形象,而且对社会稳定提出了挑战。实际上,基本的环境质量已成为政府必须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
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线。十八大报告将“美丽中国、永续发展”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表明发展既要有速度,还要有质量;既要照顾当代的发展,还要照顾子孙后代的发展。有人恰当指出:这是山川之美、和谐之美、风尚之美和格局之美的有机统一。我认为,要实现这些伟大目标,不可能靠人为的短期政策努力,而必须靠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制度。譬如:建立和完善职能有机统一、运转协调高效的生态环保综合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综合运用财税、价格等经济杠杆;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完善资源环境经济配套政策;抓紧制定实施生态文明目标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并将之纳入地方党委政府绩效考核等等。显然,这些制度改革内容都需要生态经济学学科的支撑,怎么改、操作办法是什么、绩效又可能怎么样,生态经济学研究都可以给出自己的贡献和智慧。由此,我认为,未来中国改革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要进一步提升,生态经济学将能够而且必须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如松:十八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有以下几个亮点:
1.构建“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范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和方法体系。生态文明中的生态是人的生态,是人与环境的系统耦合关系,是人类认识环境、改造环境、享受环境的系统整合机理、有机进化过程,是绿韵(蓝天、绿野、沃土、碧水)与红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全面融合的可持续发展状态。
2.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是形态,生态文明为神态,形神合一方可和谐发展。报告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从十六大的三位一体,到十七大的四位一体,再到十八大的五位一体,是科学发展观的升华,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化, 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整合。但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经济及政治文化建设也不是平行的,生态文明是神态,而社会经济及政治文化是形态,前者是纲,后者是常。需要将神融入形,纲贯穿常,合纵连横,潜移默化。
“生态”二字中,“生”由人和土构成,表示基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生命、生产、生活、生存,其动力学机制一是“开拓竞生”,只有开拓、竞争,物种才能生存、繁衍;二是“整合共生”,不同生物个体之间、种群之间必须求同存异、相生相扶、互利共赢、整合协调,系统才能进化;三是“循环再生”,包括物质的循环再生、信息的反馈更新、生命的新陈代谢,生命系统才能生生不息、螺旋上升;四是“适应自生”,人类既要改造自己适应环境,又要改造环境适应自己,有强的抵御外部风险和受干扰后迅速恢复的能力,以及强的自组织、自调节、自力更生的系统活力,世代才可自强不息、持续发展。“态”的繁体由自然的“能”加人文的“心”组成,表示状态、动态、过程、格局,其控制论机理一是“物态谐和”,输入输出要平衡、数量质量要协调;二是“事态祥和”,局部整体要兼顾,时、空、构、序要统筹;三是“心态平和”,哲学、科学、工学和美学天人一统,功利、道德、信仰和天地境界圆融;四是“世态亲和”,群体关系融洽、亲情友情诚挚,民心思进、世风淳朴。生加态就是物竞天择、道法自然、事共人和和心融文化。
3.首次提出“全球生态安全”等生态建设目标,引领我国迈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当今世界,人类所面临的以气候变化、经济震荡和社会冲突为标志的全球生态安全问题;以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胁迫为特征的区域生态服务问题;以贫穷落后、超常消费和野蛮开发为诱因的人群生态健康和社会生态福祉问题等三大生态风险。欧、美、日的市场经济已回天无术,传统农耕文明也是望洋兴叹。市场经济依靠竞生,社会主义强调共生,自然生态依赖再生,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自生。但单一的运行机制都解决不了问题,唯有四生合一、合纵连横、绿韵红脉、潜移默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于社会经济与政治文化建设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有希望挑起全球生态安全的大梁。但要真正实现这“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需要全党全民都来融贯生态文明、践行绿色发展、凝练中国特色、推进小康建设。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教授李迪华: “美丽中国”为中国人绘制了诗意般的未来图景,生态文明是这一宏图的核心内容,旨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当前,环境问题的严峻形势和复杂性,决定了只有直面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人民福祉才能够得到持久保障和发展,民族未来才有希望。
将生态文明提升到一种文明形态和制度形式,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和面向未来的决心,这意味着生态文明是中华文明新的血液,将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十八大报告在观念层面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在战略方针上,不仅着眼于中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还放眼全球,要“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