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思旋 章勇
“如果政府拿这块地去搞房地产,会有很大的回报,可是他们却把如此好的空间留给我们发展科技产业,这是一种莫大的支持和鼓舞。”
坐在我们身旁的这位头发已尽白的长者,便是曾在美国杜邦公司工作达33年之久,现任香港科技园公司行政总裁的陈荫楠先生。
或许很多人对他及其香港科技园了解甚少,但并不影响其在更广阔的世界里播撒声名。或许在我们早已习惯内地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园区、基地、孵化器的时候,其实个中真意早已消失在我们司空见惯的等闲中。
没有诸多被热捧、被追逐、被打扰的刺激,他们选择了“偏安一隅”按部就班地发展创新科技。就在全球营商环境顶尖的城市,就在寸土寸金万金难买的超高密度地区、就在其未来受着众多人猜忌并不明朗的境遇发展高科技,意欲借创新科技重新上位,并崛起于亚洲与世界。
如此气场,坚持10年,今年适逢香港科技园的十周年。
这需要怎样的城府,还有坚定。
起于1999年填海建设,坐落于新界沙田白石角,占地22公顷,恰是科技园研发的重心——香港科学园所在地。其被香港特区政府视为把香港发展为区内创新科技中心而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香港科技园公司是香港特区政府2001年成立的法定机构,负责科学园的日常运作。除提供研发设施“硬件”支援而外,科学园在“软件”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提供合适的楼宇,以供科技为本的企业租用,并支持企业进行研发工作,从而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栽培世界级的企业群体实乃科学园之职分。
陈荫楠向记者介绍,科学园分三期发展:第一期于2002年6月正式启用,第二期工程于2007年至2011年间分阶段完成。第三期,预计2016年建成,目前第一和第二期出租率达到近90%。第三期发展后,预计共会有500家公司入驻。目前这里有360多家公司,近8000多人在科学园工作,第三期发展后将新增4000多个工作机会。
据陈荫楠介绍,政府不仅给了科学园这块地,并主导了在科学园前期的投资,“但是他们不会长期主导投资,未来科学园也要为自身发展积累资本”。
“科技园管理是个独立的组织,不是政府的一个部门,而是在一个独立的董事会下面运作,这个董事会有十六位董事中仅有一位是政府的代表,而且其他十五位董事也都是独立的。”
科技园统领五区域打造一条龙服务,科学园专做科研
陈荫楠向《中国科技财富》介绍,香港科技园公司同时管理五个不同的产业链端,包括香港科学园、香港创新中心和三个工业村。其中三个工业村分别位于大埔、元朗和将军澳,共提供217公顷土地。
当然,“现在生产环节不光是我们三个不同的工业村,我们也和珠三角的城市,尤其是深圳合作,很多公司也是这样。”
“所以概念很明显,我们是一条龙服务,从科学园产品的研发、到创新中心的设计、推广和销售,再加上三个工业圈的批量生产,从产品的开发、设计、推广、制造都是由科技园公司完成的。如此,便可以提供所有的服务。”
科学园是创新科技研发的集聚地,据陈荫楠介绍,科学园提供先进的实验室及共享设施,有助减低研发公司在产品设计及开发方面的资本投资,令新产品能以较低成本迅速打入市场,有关设施包括集成电路设计中心、集成电路开发支援中心、知识产权安全使用虚拟平台、材料分析实验室、无线通信测试中心、固态照明实验室、生物科技支援实验室和太阳能技术支援中心等等。
“支撑科技发展方面共用的实验室是我们投资和装备的,并有一个专门的团队来运作这些共用的实验室,目前已有十个这样的实验室。如果有企业来用,我们只拿回一点运作的费用,这是硬件方面的支持。软件方面有很多支持,比如在孵化器方面,这是我们蛮大的计划,从开始到现在差不多300家公司在我们这个计划中,百分之八十还是在运作中,所以这个生存率是比较高一点,除此我们还有很多其他不同的服务,比如说帮助我们园区的公司来推广、采购他们的产品,招聘人才,去找投资等等。很多不同的方面我们都配合园区的公司。”
“我们在实验室方面的支持,比如固态照明,就有一个专门的实验室是服务于做这方面开发工作的代表企业;至于租金都一视同仁。主要是软环境我们做得更多一些,包括也会给符合‘6+1的企业提供生产基地等等;因为是科学园投资购买的,实验室完全不是盈利的机构,我们也不会通过高收费回收成本。当然,不在园区,包括内地的企业,也可以享用这些设备,科学园是在基于香港科技界服务的,但园区外的企业要使用实验室只能通过排队进入了,所以园区内的企业享有优先权。”
“当前,科技园主要推动五个不同方向的创新科技,包括电子、通讯及资讯科技(ICT)、纳米科技、生物科技、最后是绿色科技。”
“在五个科技组别里面,我们讲的是‘6+1的创新技术领域。因为我们最终希望香港的创新科技要推到世界级,要推广到世界级就要看香港的能力,或是香港的市场有能力将科技带到世界级。所以我们还特别确定了6个香港有能力构建可持续世界级优势的科技领域,包括无线射频识别(RFID)、应用于流动装置的集成电路设计、固态照明、薄膜光伏电技术、建筑能源管理,以及环境工程。其中四个都是环保领域的,而在香港作为人口密集的城市将是推广和应用这些科技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所以我们就选择了这六个方向,‘6加1,“1”就是生物科技,生物科技在21世纪是必定要去开发的科技。因为未来有很多都与生物技术相关,不只是我们的健康,尤其环保,到我们日常的产品都可能由生物科技发明出来。”
“科学园专注研发和开发,没有一家工厂在我们这里。”
抛弃尾随,香港呼唤创新科技
谈到国内科技产业的现状,陈荫楠不无感慨地表示,目前国内很多公司还停留在低阶生产供应国外市场的现状,而不是自身技术真正的发展。单从这个阶段而言,之于香港目前的定位,对内地企业的价值并不大。
“很多企业是谁最便宜什么赚钱就做什么,不是谁发明一个东西靠新的技术去参与竞争。但恰好香港科学园呼唤是用技术去竞争。苹果就是这样,可是谁赚了苹果的钱?不是国内生产商,他们都只有微薄的利润。”
“我们一定要挣脱这个局面,才可能建成一个创新的经济系统,不然我们的事业永远是短期,或者说没有事业,仅停留在小修小补别人的产品上。”
但是,换言之,香港可以尝试摆脱这个局面。如何摆脱?
“可以用精英,我们可以看到外在市场的需求,用我们的创新想法去开辟一个方向或找到新的方法去解决新的问题,以新的技术路径去生产产品来满足供应这个市场的新需求,这样的市场就不一样了。”
陈荫楠同时表示,现在国内普遍的现实是,国外的技术在国内被细微改变用在国内的市场,当然也能赚一些钱,但是短线的,一旦过时以后其他的技术再又开始改一点点,周而复始,永远步他人后尘。何谈创新?
“真正创新科技的发展一定要找我们能控制的主要技术,香港就有机会。因为香港可以吸引全球的精英到这里来做科研,国内的精英也能在香港真正了解国外的市场。因为你在大陆,本地的市场太局限了,大陆90%的企业都在考虑怎么占据国内的市场。环境所致,你没有办法去想我怎么去发明一个真的创新产品还可以在国外竞争。你可以用国内的市场作为开始,做基础,了解国内的需求,然后真的想这个科技产品怎么闯荡国外市场?那么你可以选择在香港,在香港科学园做深入的科研,来发明新的东西,这个意义非常重大。”
“我们要实现科技大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还是要找一个地方比较深入地推进科技的发展,那么这个就可以拿香港做平台和试点,因为香港的社会制度和营商环境提供了先天的机会。创新创业公司在这里可以安心地致力于顶尖科研的开发。”
整体来讲,很多公司也在国内也开始呈现追赶之势,“但山寨的东西很多,一些领先的技术已经被我们发掘到,科学园怎么吸引他们到香港来实现这些原创性的突破是我们所考虑的。为了实现这点,我们和国家科技部合作,香港一些商会也经常会去了解国内的情况,我们也主动去寻找和发掘国内一些领先的产品和公司,是否在这方面有兴趣。同时我们也在北京和深圳设立办事处去推广这些理念。”
据陈荫楠介绍,目前就大陆来港入驻的典型企业来讲,电动汽车厂商比亚迪已经落户科技园开发电动巴士,还有一家航天科研领域的企业也加入到了科技园的平台。
创新生态系统非一时之功
“内地科技成果产业化现状不理想,这个问题永远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中间一定要平衡,没有国家政策的扶持与推动,一些新的产业发展是非常困难的。一开始政府要推动,便要开始引入竞争,不然会滋生很多机构是靠政府救济,而不是在靠自己发明的产品去生活。”
陈荫楠表示,要成为一个科技的枢纽,就要建立一个科技的生态系统,要推动科技当然要硬件和软件,也要一个社区的概念,也一定要有优良的学术界。香港有八所大学,六家专注科研,这六家之中有三家在全球大学排行榜中居全世界最高的五十名中。比如香港大学、中文大学和科技大学。
“学术界有些新的发明新的发展,有这些新发明新发展,科技园可以帮助他们变成产品。”
“最终,该怎样去建设一个很好的生态系统?不光需要政府的支持、还要有创新文化的氛围,对于年轻人创业的包容等等都很重要。很多成功的案例叠加会集群形成这种文化,并推动氛围的营造。政府需要做点事情,做财务的支持,文化氛围还不能少了很好的大学创新系统,而且大学系统是国家级的。银行和投资者也要在科研方面做些投入,虽然是长线,但是也要去做。整个系统需要建立,需要政府支持、大学系统、文化氛围、年轻人创业激情等等。所以目前国家较以往富足了,但是不好好地应用于产业投资创新投资,很容易出现浪费,之于科研更是这样。”
陈荫楠说:“未来五年,科学园用第三期去推动香港地区营造绿色科技的专区,来帮助下一代享受我们绿色科技的成果。最主要是推动我们绿色科技的发展,用第三期去做表范。这是我们对于未来的设计,科学园有责任去推动香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政府是我们100%的股东,前两期都是他们拿钱,第三期他们也积极参与资助。我们要用商业的原则去管理,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要用营商环境去帮助我们的企业实现创新的发展,这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也是政府的初衷。”
未来,香港科技园将继续和国内的科技园合作,尤其是珠三角,目前已和保定高新区合作,“尽量用两方面的资源去吸引全球绿色科技公司,用他们的经验来建立更多的绿色科技公司,用设备经验以及每个人的优势去做点事情。”
“未来,随着科技园发展,限于地块,我们会在香港或其他不同的地方再选址,看哪些地方比较适合,比如说深圳和香港的河套地区,地是深圳的,管理是香港的,我们觉得有很大的机会发展高科技。”
陈荫楠同时表示:“香港科学园目前在发展第三期,之后不是说我们就停了,我们还是往前走,科技园创新科技的脚步是不会停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