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柄根
“湖南红宇耐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红宇耐磨)计划二次上会,但公司在第一次上会被否时的诸多“老毛病”依旧毫无改善,有的甚至愈加恶化。有分析人士指出,红宇耐磨二次上会在相当程度上是对证监会发审委的“考验”。
在2010年12月第一次上会被否之后,发审委在否决意见中指出了红宇耐磨存在的诸多问题:“你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应收账款持续增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不匹配,对你公司持续盈利能力构成重大不利影响。”
在时隔1年之后,红宇耐磨展开了二次上会的进程,通过解析公司提供的招股书,以及对接近红宇耐磨的人士进行采访,记者了解到,红宇耐磨的基本面在1年的时间里几乎并没有大的变化,上述“老毛病”依旧存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这些“老毛病”根本无从改观。
那么,携带“老毛病”二次闯关的红宇耐磨能否成功过会?有分析人士指出,与其它在改善了基本面后再次闯关的公司不同的是,红宇耐磨在问题依旧缠身的情况下二次闯关,事实上是在考验发审委。如果红宇耐磨得以过会,则是“这届发审委狠狠的抽了上一届发审委的耳光”。
“老毛病”依旧
以红宇耐磨第一次上会时被否的最重要一条因素“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为例,这一状况在过去1年的时间里,事实上并無改观。
数据显示,2009年到2011年的3年之间,公司前5大客户的销售额占当期销售总额的比例逐年分别为53.99%、68.24%及54.64%,客户集中度相当的高。
具体的看,海螺水泥、中国华能、中国国电及中国铝业均是红宇耐磨的长期大客户,其中尤以海螺水泥为甚。安徽海螺集团在2009年到2011年的3年,对红宇耐磨销售额的贡献占销售总额的比例分别达到了22.48%、39.08%及21.17%。
“客户集中度高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不是说想改变马上就能改变,在1年的时间里,即使作出努力,客户集中度过高也难以改善。”有了解红宇耐磨销售情况的人士向记者表示。
而由于客户集中度过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的被否原因第二条“应收账款持续增加”,则事实上在过去的1年里,非但没有改善,反而继续恶化。
红宇耐磨二次上会提供的招股书显示,公司2009年、2010年、2011年的应收账款净值分别为3922.37万元、5645.19万元、11314.02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31.84%、29.54%、46.99%。
2011年几乎是历史以来应收账款增加最快的年份,甚至令应收账款占到了流动资产的近半。
考验发审委
红宇耐磨第一次上会是在2010年12月份,当时召开的2010年第95次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工作会议否决了红宇耐磨的上市申请,发审委委员为:石铁军、吕超、李友菊、李文祥、李文智、麻云燕,以及吴国舫。
这7名发审委委员在审慎考量后,认为红宇耐磨“客户集中度过高,应收账款增加过快”等因素或将对公司“持续盈利能力构成重大不利影响”。并且,上述情形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第十四条第六项的有关规定不符。
而今,红宇耐磨二次闯关,但从诸多方面来看,第一次被否时的诸多症结仍无改观,有些问题甚至愈加恶化,这使得二次闯关具有了另外一个层面的意义,即“考验发审委”。
有业内人士指出,如果在第一次被否时给出的原因尚未改善的情形下,就让红宇耐磨过会、上市,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这一届发审委狠狠的抽了上一届发审委的耳光”,即证监会发审委所执行的审核原则根本毫无定数。
如果说红宇耐磨携“老毛病”二次上会可以通过,那么,究竟是这一届发审委对,还是上一届发审委对?抑或是根本无所谓对错,更有更深层次的因素在主导着企业“能否过会”?
更有分析人士指出:观察红宇耐磨二次上会能否通过,其意义已经超越了企业能否过会本身,该案例已经构成了对IPO审核“游戏规则”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