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凤 赖梅东
摘要:低碳时期到来,低碳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的共同愿望,也成为许多城市发展的理想目标。深圳市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刻,合理利用这些机遇可以进一步完善深圳走向国际化所必备的基础条件,以“绿色零立方”为未来城市的发展目标,建设一个生活品质最高、生活环境最优的人居城市。低碳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一系列的科技创新、企业转型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将深圳建设成为世界人才、企业、科技教育的集散中心,打造一个崭新的服务全球的国际化深圳。
关键词:城市国际化;深圳;低碳经济;绿色零立方
中图分类号:F2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2)19-0001-04
1概述
城市国际化是个世界性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在中国,几乎所有城市都有国际化的愿望和计划。成功的国际化需要踏实的基础建设、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友善的城市人居文明素质以及鲜明的发展特色,能够吸引外国人才长期居留和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打造并掌握人、物、财流的动向。深圳市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刻,国家政策、政府机制、企业升级、科技教育等的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和规模,合理利用这些机遇可以进一步完善国际化所必备的基础条件,包括安全、交通、医疗、教育、环境、卫生、社会文明、语言、外国人工作居留政策等。然而深圳市仍然需要有一个明确可行的、具有时代性的城市使命及为全人类谋福祉的高远理念,这样的使命和理念可以吸引各地人才来施展抱负,共同建设一个理想的国际化城市。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了《能源白皮书》(UK Government,2003),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概念,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表面上低碳经济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做努力的结果,但实质上,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能源)基础之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因此,系统探讨深圳城市国际化过程的低碳价值,研究低碳经济对深圳城市国际化发展的影响,既有理论价值,也有现实意义。
2中国城市国际化现状与趋势
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的一项中国城市国际形象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目前655个城市在有计划、有步骤地“走向世界”,全国200多个地级市中有183个城市提出建立“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针对这股“国际风”,褒贬不一。中国城市这种“国际化”的冲动,表明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竞争日趋激烈。2010年中国社科院发布《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09~2010),纽约、伦敦、东京分列前三位。前10名中,没有一座中国内地城市。除了香港、台北和澳门,中国仅有上海、北京和深圳跻身世界百强城市,与发达国家差距十分明显。虽然中国目前众多城市都表现出急迫发展的态势,但是据估计,未来一段时间有望成为国际大都市的中国城市也不到10个。
“国际化,就是更高标准地建设现代化。”北京大学副校长海闻说。从现代化过渡到国际化,说明关心的不再只是GDP等经济指标,而是更关注城市人文等综合发展,包括城市文化、城市环境、城市个性、城市国际化程度等指标。中国许多城市在“走向世界”时往往重视打造外部形象,不惜斥巨资,但却缺乏清晰的定位,盲目学习所谓的“大都市”模式而失去了地方特性,同时也忽略了经济、政治、文化共同发展。
中国城市国际化比较成功的实例是博鳌。博鳌原本是海南的一个小城镇,自2001年“博鳌亚洲论坛”成立以来,名声大噪,在中国、亚洲,甚至全世界都有很高的知名度。也正是因为“博鳌论坛”这一成功的国际化形象,使这个城市从一个缺水、少电、路难走的小镇,变成如今十几家星级酒店云集、基础设施发达,并且拥有高规格的国际会议接待场所的都市,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可见,中国的城市要想实现国际化,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找准方向,把握地方特色,逐步实现国际化。深圳已具备大都市条件,正在朝国际化方向努力,需要在食品安全、医疗保障、气象、交通、信息等各个领域与国际进行科技方面的合作,为市民以及中外的游客提供科技的便利,以此打造国际化的形象。
3国际化成功实例:新加坡
在全球诸多先进国际化城市中,新加坡是最具参考价值的例子之一,是世界公认的综合性国际化城市。对深圳来说,新加坡有一定的可比性,是个很好的范例。新加坡享有“总部经济”的美誉,各行各业跨国企业共有7000多家,其中60%以上在新加坡设立了全球或区域总部。2010年新加坡人均GDP是43117美元,排名世界第15。取得这样的成就,得益于新加坡高效廉洁的政府,也得益于新加坡成功地将市场经济与国家控制结合,此外还得益于新加坡有一个明确并严格执行的城市国际化发展目标。新加坡国际化主要有三点策略:一是建设国际化服务体系及知识科技型服务业。最大限度地利用最新科技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从而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二是奉行经济自由贸易化。主要包括资本流动国际化、对外资的投资方式不作硬性规定、奉行自由贸易政策、坚持金融业和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等。三是语言环境国际化。新加坡建国后,将英语列为官方语言之一,在全国大力推广,这极大地便利了新加坡与国外的交流,消除了外国投资、贸易及游客观光的语言障碍。
其他国际城市,诸如首尔、香港、迪拜等基础条件不同,国际化历程和选择的路径也各不相同,但也有不少共性的经验值得深圳借鉴学习,其中包括:确立国际化目标、形成一套完备的国际化实施体系、走循序渐进的国际化道路、坚持国际化与地方特色相融合。深圳在城市国际化的过程中要保持自己的独特城市风貌,与其他国际化城市相比,既要有共性,又要坚持个性,更应强调的是文化传统和现代性,使“深圳创造”、“深圳质量”、“深圳风采”深入人心。
421世纪国际大都市国际化再思
国际化是个流动的现象,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从一个或多个地区到另一个或多个地区,都是国际化的表现。凡是流动现象的发生都有一个方向问题,而这个方向可能是单向也可能是多向的,其流动的肇因既可能是自然的也可能是人为的。当肇因改变的时候,流动的方向也会随之而变,流动的载物就转而汇集到不同的地方,所以不同地区有不同程度的国际化。城市国际化的肇因是不同背景的人们为更有效地找到解决个人及大众所关心的问题的方法而聚集在一起。这些问题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是普世关心的问题。城市国际化的肇因随着时代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发生变化。一个城市若能提供最佳环境,满足解决个人和普世所关心的问题的各项条件,使解决程度取得最大程度的改善和进展,就注定会成为国际化大都市。20世纪流动的主因是工作和经济,那么,21世纪国际间人们最关心的共同问题是什么?其实肇因的形成是价值观问题,21世纪的普世价值观是什么?深圳的价值观是什么?
国际知名的大都市,包括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及中国的北京、上海都正在积极地进行着更深层次的全球化,寻求制造或掌握国际化的流动方向。那么,这些城市在实现国际化的过程中也必须要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才能达到成功的国
际化。
5低碳价值观时代
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颁发给致力于全球气候变迁研究的IPCC和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把对气候变迁的关注推向了前所未见的高峰,也为2009年气候变迁国家领导人的高峰会议定下了踏实的基调。然而事与愿违,2009年12月在丹麦举行的哥本哈根高峰会议对温室气体的排放没有达成任何有约束性的协议,主要原因是在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权责问题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有极大的分歧,当然2008年美国次贷款的危机带给全球的经济震荡,激发了国与国之间的不信任感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尽管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峰会最终没有达成有具体指标的约束性协议,但“低碳经济”这个词汇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力震撼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和政治思维,低碳经济可能是继20世纪的信息技术革命后带动的另一个新的工业革命。在“低碳经济”思路引导下,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许多国家主动提出碳减排承诺:中国比2005年减40%~50%,美国比2005年减17%,欧盟比1990年减20%,俄罗斯比1990年减30%,日本比1990年减25%,澳大利亚比2000年减25%,挪威比1990年减40%,印度比2005年减20%~25%,墨西哥比2000年减50%。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这次的承诺行动中是站在一个新兴崛起大国的高度上做出了相应负责的减排表率。但是在这个承诺的背后意味着艰巨持久的行动实施方案,中国城市乡村都必须大量的应用节能减排的技术和快速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和产业,从根本上改造人类活动所需能源的来源,从而改变环境外貌的质量。
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通过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创新,以及由此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制度创新和人类消费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有效控制碳排放,防止气候变暖,促进和保持全球生态平衡。换言之,低碳经济既是技术创新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的动力,也是持续经济发展的关键本质,是21世纪人类文明经济发展的普世观。围绕着低碳理念的运行,随之而来的是教育、科技、企业、贸易、人才的交流,未来城市的国际化将不可避免地随着该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步伐而起舞。
虽然各个城市有各自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各有各的目标和发展计划,但是在这诸多的不同发展道路上却有一个理念共识,那就是进一步的国际化必须要提供一个优美的人居环境与解决能源制约经济发展的行动目标。
6深圳市国际化的机遇
从长远来看,国际化的主要因素可分为两方面:国际化的必要条件=基础条件(竞争力)+特殊条件(亮点定位吸引力),其中基础条件(生活工作环境、城市人居素质)包括安全、交通、医疗、教育、环境、卫生、社会文明、语言、外国人工作居留政策等,特殊条件(城市定位吸引外国人才居住工作的主要因素)包括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科技教育、经济贸易、创业机会。深圳市的国际化的基本设施条件是否成熟完善?吸引国际人才的城市标杆特点是什么?以下将从这两个方面对深圳市的国际化进程进行探讨。
机遇一:2010年8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北京召开会议,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决定首先在广东、湖北、辽宁、陕西、云南5省和天津、重庆、杭州、厦门、深圳、贵阳、南昌、保定8市开展低碳示范,正式启动国家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会议要求上述试点地区加快形成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努力建设成中国低碳发展的先行区和实验区,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低碳试点工作的开展,将能够帮助中国积累在不同地区推动低碳绿色发展的有益经验,探索如何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既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又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降低碳强度。
机遇二:2010年8月26日,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要充分发挥香港国际经济中心的优势和作用,利用前海粤港合作平台,推进与香港的紧密合作和融合发展,逐步把前海建设成为粤港现代服务业创新合作示范区,在全面推进香港与内地服务业合作中发挥先导作用。
机遇三:2010年深圳市成功优化了政府结构,提升了企业的科技转型和服务业水平,建立了一个生机蓬勃的创新体系,奠定了迎接新一轮国际化所需面对挑战的灵活机制和有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
基础。
这些机遇诚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提供了国际化所需的推动力燃料,合理利用这些机遇可以有效地建设并完善国际化所需要的基础及特殊条件,快速促进深圳市高质量的全面国际化。
7深圳国际化重新定位
深圳市不具有北京、上海等城市悠久的历史,正因为没有显著的历史背景,深圳市更有机会制造一个崭新的“中国创新文化”。这个新文化需要向前看,而不是往后看。过去的30年,深圳市已成功创造一个举世闻名的“世界奇迹”中的“中国奇迹”:世界奇迹是中国,中国奇迹在
深圳。
深圳市不但要建设一个中国最快速崛起的新城市,更要建立一个全球认同的,并愿意参与共同打造的,一个地在中国、事关全球的人、物、财流集散中心。为达到这个目标,深圳市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时代性城市使命,一个能激动本地及全球人心的使命,那就是推动以绿色环境与能源为主题的低碳经济。围绕着这个使命开展的建设工作,将成为深圳市国际化的“特殊亮点因素”。
把深圳市打造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绿色零立方城市”。绿色零立方的概念即是零碳排、零水耗、零污染,这也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零碳排”是大气质量的最高标准,“零水耗”是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最高标准,“零污染”是清洁环境的最高标准,“零立方城市”就意味着是生活品质最高、生活环境最优的人居城市,是人类向往的工作和生活的理想城市。目前推动的低碳理念其实是一个从传统高碳到未来零碳的中间过程,最终目标是建设绿色零立方物质文明、文化和高品质的生活环境。这个过程将带动一系列的科技创新、企业转型和新的人才培养体系。
其实世界上有许多的城市都在走低碳发展道路,但是很少城市具备深圳市目前的机遇和条件。大多数高度发达的城市都有悠久的历史为依托,如北京、上海、伦敦、巴黎,这些优势是他们国际化的“特殊因素”。这些历史条件将会继续发挥作用,为该城市打通国际化的流动渠道,但是在创新的道路上反而成为矛盾包袱。历史悠久的大城市低碳发展的主要工作重在改造方面,而深圳市是少数发达城市既没有历史矛盾,又有能力和经济基础,可以重新打造一个崭新的模式。深圳可以汇集政府、企业、大学的实力,同时联合香港及世界各地精英共同打造一个国际化的“绿色零立方前海”作为先行先试的模范点,在这个基础上再扩大为一个区,最后达整个城市,借着“绿色零立方”的价值观建设一个全新的21世纪崛起的国际化城市。
参考文献
[1]鲍健强,苗阳,陈锋.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8,241(4).
[2]中国城市国际化浪潮.北青网,2010-07-12.
[3]倪鹏飞,彼得·卡尔·克拉索.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09~2010)·创新:城市竞争力不竭之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4]海内外学者齐聚深圳破解中国城市“国际化”的密码.第一旅游网.www.toptour.cn.
[5]杨再斌,黄运成.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模式选择约束条件分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2003-12-12.
[6]梁优彩.京都议定书生效我国经济将受到影响[J].中经要报,2005,(7).
[7]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6,8(3).
[8]张坤民.低碳世界中的中国:地位、挑战与战略[J].中国国人口·资源环境,2008,(3).
[9]张世秋,金涌,牛文员.关于推行低碳经济促进科学发展的若干思考[N].光明日报,2009-21-04.
[10]李俊峰,马玲娟.低碳经济是规制世界发展格局的新规则[J].世界环境,2008,(2).
(责任编辑:王书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