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晓
规模不断上升,结构亟需转变,中国信托业正在进入一条并不平坦的转型之路。与此同时,令本土资本非常纠结的外资已开始密集进入。
从2008年开始,不断有外资机构入股中国信托公司的消息传出,越来越多的外资机构和中国信托公司携手联姻。单今年3月就有两个“大单”:消息指出,摩根大通和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分别入资百瑞信托和中粮信托,参股比例均为19。9%。虽然两宗交易还在等待银监会的批准,但两大外资机构同时进入中国信托业,引来业内众多揣测:外资又打算来信托业圈地了?
“限量版”信托牌照
外资机构缘何如此青睐中国信托?归根到底就冲着俩字:牌照。
“中国信托行业经过了5次大整顿,信托公司数量从1200多家减少到如今的65家左右。这些幸存的信托公司对手中的牌照视若珍宝,哪怕一些项目出了问题,自己出资垫钱,也绝不会让牌照有丝毫闪失。”恒天财富运营主管邢昱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1999年对中国信托行业来说是一个分水岭,也让信托牌照身价一夜暴涨。
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金融投资委员会主席孙飞告诉《中国经济周刊》,1999年以前的中国信托行业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有“金融界的坏孩子、野骆驼”之称。“在1999年大整顿之前,全国有上千家信托公司,连地级市都有。当时都不做信托业务,而是以证券业务、上市业务、存贷款业务为主,还纷纷投资实业。后来包括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内的信托公司纷纷破产,因为还不了本,付不了息。”
“那时候的信托公司都叫信托投资公司,整顿后才把‘投资二字去掉。”邢昱指出。
面对如此混乱的情形,1979—1999年,我国对信托业进行了5次大规模整顿。1999年,按照国务院信托公司整顿方案的要求,将前4次大整顿剩余的239家信托公司迅速缩编到60余家。规模小、资不抵债的问题公司一律被“砍杀”。
“当时,国家一方面从区域性分布考虑,一方面从其自身的经营情况和资产实力考虑,最终筛选出了60多家信托公司,每个省份只设有1~3家。”一位业内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预测,根据银监会对整个行业发展空间的把握,短期内不会颁发新的牌照,除非在老的牌照上进行资产重组或者更换股东。
“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共同构成了现代金融体系,其中信托是前三个行业的补充,是在前三种行业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时的一种灵活选择。如今前三个行业都已经有了核心竞争力,而信托公司还没有发掘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该业内人士表示。
“目前信托公司还没有完全规范,现行《信托公司受托境外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已颁布5年多,银监会也准备在今年进行修改。许多具体的举措还在讨论当中,因此短期内牌照数量不会增加。”孙飞也指出。
稀缺的19。9%
如果说全国仅存的60余个牌照可谓稀缺,那么对外资机构而言,我国规定信托公司“外国投资者持股比例上限不得超过20%”,更是让他们的抢滩热情空前高涨。
根据银监会2007年公布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单个境外机构向信托公司投资入股比例不得超过20%,且其本身及关联方投资入股的信托公司不得超过两家。
于是,无数个19。9%随之诞生。
2008年2月,澳大利亚国民银行获批收购联华国际信托(现“兴业国际信托”)19。9%的股权。
同年5月20日,蘇州信托有限公司获批引进联想控股和苏格兰皇家银行(RBS)为其战略投资人,占股19。9%。
2009年1月,新华信托吸收巴克莱银行入股19。9%,增资扩股至6。2112亿元。
2010年2月,日本住友信托银行宣布将向中国南京市信托投资公司参资19。99%,约合人民币1。2亿元。
据悉,摩根大通已同意收购百瑞信托有限公司的19。9%股权,银监会审批时间预计将在今年第二季度。
与此同时,加拿大第四大银行蒙特利尔银行也宣布将收购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有限公司旗下的中粮信托股权,股份认购值为19。9%。
业内人士指出,19。9%的持股比例并没有多少话语权,但却是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一个机会。未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也许这个比例在不让外资控股的范围内会有所提升。这是一个双向开放的过程。
双赢的买卖
2010年初至今,中国的信托业发展呈破竹之势。2010年年初,我国信托总资产仅15005。70亿元,到2010年底翻倍至30404。55亿元,到2011年底则达到了48114。38亿元。
“中国信托行业潜力巨大。2011年金融四大板块总值约为120万亿,其中商业银行一家独大,占105万亿,保险公司占6万亿,信托占5万亿,证券和基金占3万亿。在美国,信托资产和商业银行是并驾齐驱的,如今国务院提出要破除商业银行垄断,这对信托行业来说是巨大的机会。”孙飞指出。
而在这样一块大蛋糕的背后,不断签单的合同也让人们看到了中外双方你情我愿的默契。
“外资的进入对中外双方都有诸多好处。”邢昱指出,中国信托行业尚存很多问题,包括人才匮乏,监管制度不成熟,投资方向有待拓宽,对高端人群的投资顾问也有待完善等。而外资的进入,可以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准确的市场定位,成熟的服务模式和服务理念等。
孙飞也认为,外资机构依靠其国际化网络,可以为中国信托公司拓展境外之路,同时提供更多的新产品研发和技术管理理念,提高中国信托公司实力。
而对于外资机构而言,入股中国信托也是打开中国市场的一条重要通道。
“信托作为一个金融补充机制,业务灵活,可以做很多银行或者证券单独无法完成的任务。外资机构由此获得了中国信托牌照,从而使资本运作更为便利,投融资速度加快。”邢昱表示。
业内人士也指出,通过入资中国信托,外资机构可以获得许多非客户资源,例如政府关系、对本地市场和监管制度的了解等,大大减轻了前期市场磨合的成本。此外,外资机构也获得了大量高端客户资源。
孙飞进一步指出,“中国信托的复合增长率高达25%,2011年中国信托业经营收入439。29亿元,利润总额298。57亿元。外资机构在此时此刻进入中国信托行业,是在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