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建设项目环境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12-04-29 16:37:25郑爱华
会计之友 2012年15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

张 娜 郑爱华

【摘要】 在科学开采和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下,煤矿建设项目越来越注重环境评价。文章依据成本/效益分析模型,将煤矿建设项目中的环境问题对人体健康、生产力、社会福利和生态资源四个维度造成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构建了煤矿建设项目环境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案例解析了该环境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关键词】 煤矿建设项目; 环境经济; 成本效益分析; 指标体系

一、煤矿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

煤炭资源储量和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决定了煤炭在我国的主体能源地位。在煤炭科学开采和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煤炭的主体地位不仅取决于是否在技术上实现了科学开采的条件,而且要衡量煤炭开采实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煤矿建设项目较其他项目而言,具有工程量大、工程期长、不确定性因素多且长期环境影响显著等特点,不仅对矿区生活和生产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而且会对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对煤矿建设项目环境经济评价是实现煤炭科学开采、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不同的影响因子对受体环境产生的影响不同,在对煤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进行经济评价时,有必要将其做个分类,针对影响因子和带来的环境后果采用不同的方法评价。煤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是煤炭建设项目产生污染物的主要承载体,污染物主要包括废气、粉尘,来自于煤矿工业场地燃煤炉排烟、煤炭装卸和运输等环节。大气污染的后果会导致酸雨增加、气温上升等对区域经济带来损失,特别是农作物的减产方面。

(二)水资源污染

煤矿建设阶段和投产运营阶段会因矿井水及污、废水排放造成水资源污染。污染物主要来自工业废水、生活废水、矿井水等。由于不同区域的地下水位条件、矿井排水能力、水资源自身恢复能力、煤炭开采技术水平等条件不同,煤矿开采工程中不仅对矿区内的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而且还会对采区以及周边地区水资源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地采矿区地表塌陷带来的地表积水,也会对当地土地生产力带来破坏。

(三)固体废弃物堆积

煤矿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煤矸石、掘进矸石、燃煤炉炉渣等固体废弃物,其中,煤矸石主要来自矿井地下开拓和煤炭筛选过程,掘进矸石主要在建设期产生,燃煤炉炉渣来自锅炉房、食堂等地。固体废弃物如果长期积压,随雨水冲刷可能渗透入地表,污染土壤和水体。

(四)土地资源破坏

煤炭型项目造成大量土地资源破坏:地表塌陷、地面下沉、裂缝等。几乎所有的井工采煤区存在不同程度的地表塌陷,地表塌陷会使原来的土地改变功能甚至丧失使用价值,地面下沉导致地面建筑物损害。

二、基于成本/效益分析模型构建环境经济评价指标

成本/效益分析模型是通过权衡成本与效益来评价项目经济可行性的一种经济计量分析方法,着重于效益与成本两个方面的计量和比较。煤矿建设项目引入成本/效益模型评价环境经济,是从全社会的角度评价项目的贡献水平,达到合理分配项目建设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依据成本/效益分析模型,环境变化对人体健康、生产力、社会福利和生态资源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通常表现为负的环境成本和正的环境效益。效益和成本存在着对称关系:放弃的效益就是成本,而避免的成本就是效益。环境成本指因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包括直接环境成本和间接环境成本。直接环境成本包括污染物的清理费用、排污处理成本、罚款、损害赔偿、购买环保设备等,间接环境成本包括生产力损失、人体健康损失、生态资源损失和社会福利损失等。环境效益是环境成本的对立,是改善环境和减少环境破坏带来的经济收益,环境效益也可以分为直接环境效益和间接环境效益。具体评价指标如表1和表2所列示。

三、环境评价指标的量化和货币化

为了便于评价,我们需要将环境评价指标进行量化,然后将量化的结果转换为货币单位。在具体评价工作中,环境成本(或效益)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有的直接具有市场价值,有的则不可直接衡量,需利用替代物品来间接表示。

(一)环境成本指标的量化和货币化

1.对于直接环境成本,一般可以量化,损失直接表示为货币形式。直接费用主要包括:购买环保设备成本、污染物清理费、排污处理成本、环境污染和损害的赔偿费、罚款、其他直接费用。

直接费用C1=C11+C12+C13+C14+C15。

2.在计算间接环境成本时,一般不能直接表现为货币,需要计量各种危害造成的损失间接获得,例如,由于大气污染带来身体疾病的损失费用可以通过人力资本法和医疗费用法获得。间接环境成本主要包括生产力损失、人体健康损失、生态资源损失、社会福利损失四个方面。

(1)生产力损失包括三个方面:农作物产量降低损失、林业损失和渔业损失。对于生产力损失,可使用直接市场法评估。直接市场法是使用环境破坏造成的产量损失,乘以该产品的市场价格,来表示该环境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即环境成本。估计模型为:

C21=?驻Q21×P21

式中,C21——环境恶化带来的农作物产量下降损失

?驻Q21——因环境恶化产生的农作物产量降低

P21——农产品单位价格

林业损失C22和渔业损失C23的评估原理同农作物损失。

(2)煤烟、粉尘等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损害价值,用人体健康损失法评估。我们将环境污染给人们健康带来的损失,在经济上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环境污染引起某种疾病(比如,矿工矽肺病)的发生,为治疗该疾病支出的医疗费用;第二类是因疾病暂时丧失工作能力、提前死亡和劳动力生产率永久降低等误工损失。人体健康损失为第一类经济损失与第二类经济损失之和。评估模型为:

Ch=C24+C25=■(Li+Mi)+■■

式中,Ch——由于环境变化所导致的疾病损失成本

Li——i疾病不能工作的收入损失成本

Mi——第i类疾病医疗费用

?仔t+i——年龄t的人活到t+i岁的概率

Rt+i——在年龄为t+i时的预期收入

R——市场贴现率

T——退休年龄

(3)生态资源损失,主要是由水土流失和水资源污染造成的,可使用防护费用支出法来计算这一指标。防护支出法是计算为减轻泥沙流失量和水体破坏增加而带来的环境后果,人们需要采取各种拦截泥沙的生物或工程措施所支出的费用。有时候在计算生态资源损失时,也可使用恢复成本法。恢复成本法是将为恢复煤炭企业生产活动引起的环境质量恶化所发生的成本,作为环境成本估计。

(4)社会福利损失,具体体现为居民享受福利的减少。享受福利损失是一种外部不经济性,可以使用意愿调查评估法作定量分析。对享受损失的计量可通过消费者支付愿望(即消费者愿意花费多少的价值去享受商品或劳务)来间接获取。

(二)环境效益指标的量化和货币化

直接环境效益指煤矿建设项目采取保护环境的措施后,节约的罚款、赔偿金等支出,以及能直接为矿区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价值。间接环境效益指采取环保措施后,减少的环境影响成本的价值,主要包括因环境质量改善而提高生产力、改善人体健康、节约生态资源和提高社会福利。在联合国《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SEEA)和我国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核算中,均未考虑环境效益问题,这是因为从环境效益和环境成本的关系看,环境效益核算可通过环境成本核算间接表现出来。因此,这里不再对环境效益指标的量化和货币化详细陈述。

(三)环境经济评价结果

依据成本/效益模型,环境经济评价结果可使用三类指标得出,即环境经济净现值、环境经济成本效益比及内部收益率表示。环境经济净现值是环境影响的总效益与总成本的现值之间的差额。环境经济成本效益比是环境影响的总效益现值与总成本现值之间的比例。计算如下:

λ=NPVb-NPVc=■■-■■(1)

?捩=■=■(2)

NPVb=NPVc?圯■■=■■ (3)

式中,NPVb——环境经济总效益现值

NPVc——环境经济总成本现值

λ——环境经济净现值

?捩——环境经济成本效益比

IRR——内部收益率

r——市场贴现率

若(1)式中λ>0,即环境经济净现值为正,表示煤矿建设项目能带来正的环境效益。

若(2)式中?捩>1,即环境经济成本效益比大于1,表示煤矿建设项目带来的环境经济效益大于环境成本。

若(3)式中IRR>市场贴现率,表示煤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对项目经济收益的贡献能力强。

四、案例研究

以陕西华电榆横煤电公司某煤矿为例,应用成本/效益模型进行环境经济评价。

(一)煤矿建设项目概况

该煤矿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境内,井田面积251.75km2,总资源量3 171.57Mt,设计可采储量993.51Mt。该煤矿设计年产量5.0Mt/a,并配套建设5.0Mt/a的选煤厂1座,服务年限52a,项目建设期3年。项目静态总投资为393 928.05万元,其中环保投资9 817.3 万元,约占项目总投资的2.49%。

(二)项目环境经济评价指标及货币计量

根据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该地区以风沙地貌为主,地表植物多为沙生植物,农作物约占地43.47%,属于荒漠化草原和农业生态系统。该煤矿建设项目周围3个自然村居民已搬迁,地下水和空气质量检测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该项目环境经济评价指标及货币计量见表3。

由表3计算结果可知,建设项目环境经济净现值为2 066.02万元,大于0;环境经济成本效益比为1.21,大于1,项目环境经济内部收益率为9.76%,大于项目市场贴现率。说明在计算期内,项目环保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煤矿建设项目在环境经济方面是可行的。

五、结论

基于对环境影响的内涵和环境保护的外延的正确理解,理解煤矿建设项目环境经济评价与其他项目环境经济评价的不同,才能科学、全面的构建煤矿建设项目环境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在对煤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煤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各个方面,依据成本—效益模型,建立了环境经济评价指标,这些指标反映了煤矿建设项目经济外部性。通过对环境经济评价指标的量化和货币化,能直观全面地反映煤矿建设项目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案例证明了该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性和合理性。本文研究对评价煤矿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工作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鞠耀绩.煤炭型项目环评中生态环境经济评价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10,30(7):21-24.

[2] 李国斌,刘卓,欧阳宪.环境影响评价中费用效益分析的方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2(5):32-34.

[3] 耿海清,陈帆,王青春.提高煤炭矿区规划环评有效性的对策[J].中国煤炭,2010,36(3):18-21.

[4] 耿海清,仇昕昕,刘磊,叶前.煤炭矿区规划环评中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煤炭,2007(10).

[5] 尹德涛,南忠仁,金成洙.矿区生态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地理科学,2004(2).

[6] 李谢玲,伍溢春.煤矿改扩建项目环评的初步探讨与实例[J].科技信息,2009(32).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
2024新一线城市魅力指标体系
第一财经(2024年6期)2024-06-17 11:10:19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国土资源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的动态性探讨
浅谈公路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
辽宁经济(2017年6期)2017-07-12 09:27:32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评标工作中有关量化指标体系建立的探讨
军事体育训练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实施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