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分红顶层设计的三种可能

2012-04-29 00:44:03贾华强
人民论坛 2012年15期
关键词:红利国民全民

贾华强

争议七:国企分红太少了吗?

关注度:☆☆☆☆

争议焦点:垄断行业职工高薪备受争议背后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就是其高额利润如何分配。国企赚了钱,究竟该怎么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调查提示:在“您最关注以下哪些国企争议”调查中,“国企分红太少了吗”得票率为48.6%,列公众最关注的国企争议第七位。在您认为国企利润应如何分配这一调查中,47.3% 的受调查者选择“全民平均持股、平均获得分红”,得票率最高。

典型案例:梳理不同建议,以下三种较为典型:一,把国企的利润划给社保基金,通过社保对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投入,让老百姓从中受益;二,国企利润应该分红给财政部,用于给社会和中小企业减税,为社会保障、医疗和教育提供支持;三,国企应向全民发放股票,向全民分红,这样才能名符其实地成为全国人民共同所有的企业,才能让全民受益。

编者点评:“全民平均持股、平均获得分红”的观点貌似合理,但操作性不强。我国几十年的实践表明,平均主义看起来公平,却并非解决经济社会问题的良方。国企利润分配也是如此,应建立一整套可持续的国民分红制度。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是我国国企改革和财政改革的重大课题

2007年9月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步入实施阶段。实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就是要通过计划来反映国有资产的经营目标,监督国有资本管理机构职责的履行,从而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优化国有资产的资源配置。

然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进展并不顺利,各地行动步伐缓慢。到目前为止,仍有为数不少的中央部门所属企业没有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没有上交利润。与此同时,社会公众对目前国企红利征收比例不够满意,要求大幅度提高红利征收比例。现在的国企红利上交比例分为三档,10%、5%以及暂缓上交。也就是说,目前国企红利上交平均比例低于10%。这一比例无论从国际上来看,还是从国内自身来看,都是偏低的——红利上交比例需要提高。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迫切需要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加快各方面的工作进展,使国企利润分配与国企自身发展水平相符合。在收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时,要设立全国统一的财政账目,由财政部统一收缴、统一管理;在使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时,要公开化、合理化,将之用于促进国企改革、经济结构调整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时,要界定好收支范围和内容,确定好收支主体和方式,并自觉向社会公众公开各项信息,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对于目前社会公众普遍认为要提高国企红利上交比例的问题,我们不能搞一刀切,需要综合考虑企业历史、市场竞争、行业格局以及政治影响等各方面因素。我国的国企不单单是一个普通企业,除了同其他企业一样正常经营以外,还需要履行一些不以利润为目的的特殊的国家职能和社会职能。因此,国企红利上交比例的制定应当考虑到这些问题,不能采用“杀鸡取卵”式做法,片面追求短期内过高过快的提升比例,否则会导致国企综合职能的发挥受到负面影响,从而违背国企改革的初衷。

实行国有资源收益税制度,有利于国家和国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重要自然资源由中央政府控制,其余自然资源归各级政府开发使用。在此过程之中,由于相应机制设置不全,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每年央企从中央免费获得大型自然资源的开采权利,所得收益颇丰,但地方政府即资源所在地只能分享很少的自然资源利益。

在制定国有资源收益税时,首先要明确产权所属,不应当有模糊地带出现。建议以资源地域辖区划分为基础,中央和地方设定一个恰当的比例来分享国有资源收益税,而不是以中央国家资源和地方国家资源这种分裂的模式来分割国有资源收益。其次,国有自然资源可按市场平均价格进行定价,然后各有针对性地按照一定的比例缴纳国有资源收益税。这样既不会使国企感受到太大的成本压力,也可以加强国企收益资本管理。再次,在国有资源使用权分配时,要考虑到资源地居民的各种利益,要扩大当地政府合理支配资源使用的权力。

实行国有资源收益税制度有其重要意义。从国家角度来看,实行国有资源收益税制度,有利于增加西部各资源大省的财政收入,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缩小东西部贫富差距,确保政治稳定、社会公平的实现;有利于优化国内区域分工格局,促进国家整体全面协调发展。从国企角度来看,实行国有资源收益税制度,有利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转变生产经营模式,提高综合竞争力;有利于深化国企体制改革,促进国企不断可持续发展。总之,实行国有资源收益税制度,有利于国家和国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构建国民分红制度,建立起一个“国企回报国民、国民关心国企”的可持续发展机制,但其设计不应是平均主义

国民分红制度是指,国有企业依靠人民赋予权利赚取的利润应当分红给人民,对人民进行适当的回报。有专家认为,可以将国有股份全部平均分给全体人民,向全体人民平均分红,让全体人民获得资本性的收入,这样才能直观地让全体人民公平地共享国企发展成果,国企也才名符其实地成为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企业。

诚然,这种观点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我们都知道,如果国有股份向全体人民平均分红,那么就相当于中央银行给全体人民平均每人多发一定的货币一样,这不仅无法使全体人民共享国企发展的成果,反而会产生一定的通货膨胀。更严重的是,如果国企股份在人民手里发生了流通,最终就会导致私有化的恶果,这有俄罗斯不远的前车之鉴;但是如果由法律强制规定无法流通,那么国企的资本运作也就产生了困难,国企也会丧失整体活力。因此,全民平均持股、平均获得分红,不仅无法与社会公平、共享国企发展成果划上等号,还会破坏改革开放的成果,乃至威胁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石。

基于此我们认为,国民分红制度的设计不应是平均主义,应考虑企业所在地域(该地域为企业提供了空间成本)或特定国民(如老人幼儿),建立起一个“国企回报国民、国民关心国企”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在社会公平呼声愈加强烈之时,国企利润不能用来给强势群体增加利益,而要用于给弱势群体增加福利。在现实生活中,国有利润对社会保障的贡献力度还可以再大一些,以便更好地发挥其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保障作用。

总体看,国民分红制度应该向贡献地区倾斜,应该向弱势群体倾斜。但与此同时,国民分红制度的构建也应包括对社会福利事业的贡献,对教育和医疗的支持,对灾害地区和人群的捐助等相关机制的设立,从而增强国企的社会责任意识。此外,国企分红制度还应当包括一系列监督机制的设立,增强国企经营的公开度和透明度,切实规避诸如天价吊灯、乱买土地、高额变相福利等受公众诟病的事件发生。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

责编/刘建美编/石玉

猜你喜欢
红利国民全民
推进充分就业 实现“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华人时刊(2023年13期)2023-08-23 05:42:52
全民·爱·阅读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22
中国民藏北宋宫廷用瓷鉴赏(4)
一直难忘
高地
富硒红利一触即发
可持续全民医保
健康红利
商周刊(2017年26期)2017-04-25 08:13:03
国民健康 国家强盛
中国卫生(2016年9期)2016-11-12 13:27:46
牌照红利之后的直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