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应用于外语教与学

2012-04-29 00:44周小勇林静
现代教育技术 2012年2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

周小勇 林静

[摘要]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外语教与学放到哲学认识论的视域范围内,用历史的方法透视信息技术应用于外语教与学的历程,会发现信息技术应用于外语教与学有着自身的逻辑路线。一是哲学认识论在过去一个世纪的蜕变:从近代哲学认识论客观主义的萌芽到上世纪中后期客观主义大行其道(包括了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再到如今甚为流行的建构主义哲学认识论;二是从视听教学到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再到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整合。两条路线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认识论上的范式转换而非技术的简单更迭。

[关键词]信息技术;外语教与学;哲学认识论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2-074-05

一问题的提出

国内对信息技术应用于外语教与学的研究以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为重点,而从哲学认识论和历史的角度对此进行的研究不多。历史角度的缺乏导致的必然结果是理论和模式的重复;哲学认识论角度的缺乏导致的必然结果是对信息技术应用于外语教学的研究的本质认识不够。用历史的方法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出发去审视信息技术应用于外语教与学,可以发现信息技术应用于外语教与学在过去的10多年中发生了重要的范式转换:由客观主义范式向建构主义范式的转换。这一范式转换表明信息技术在外语教与学中的应用观发生了质的变化,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将信息技术与外语教与学有机整合起来,走出“应用——淘汰”的怪圈。

二客观主义范式的滥觞与统治

1.近代哲学认识论——客观主义范式的滥觞

从哲学这个词的词源上来说,西方哲学一开始就是与知识的获得分不开的,可以说“知识”和如何认识“知识及其获得过程”是西方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对确定性知识的渴求自古就存在,只不过直到文艺复兴之际,这种被长久压抑的渴求才被释放出来。建立在近代哲学认识论基础上的学习观通常认为知识的标准在于清楚明白,获得确定的知识必须依赖直观。基于直观的经验主义传统对后世的许多教育学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17世纪的夸美纽斯到19世纪的裴斯泰洛奇再到20世纪的杜威,这种传统形成了一条沿着培根思想路线发展的、影响巨大的历史轨迹。夸美纽斯接受了培根的经验主义认识论,并把它发展成为直观学习的方法,瑞士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裴斯泰洛奇继承和发展了夸美纽斯的直观教学法,并构成了自己的认识论。他认为,人的认识从感觉开始,通过观念的加工,转入思维,最终形成认识。

受直观教学法影响,人们一直致力于把语言以最直观的形式呈献给学习者。与说本族语者直接交谈当然是最直观的了,但这一点也不现实。视听媒体的发明和应用解决了如何直观展示语言的问题。1918年Clark在MLJ(ModemLanguage Journal)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留声机上录制的话语对语言教学帮助极大,其教学实验十分成功,证明了留声机讲授语调的教学优势。1912年,美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教育广播,这标志着收音机进入了教学领域。作为留声机应用于教学的一种延伸,收音机用于语言教学的最大优势是可以远距离进行教学。1920以后,广播教学在世界各地兴起。wipf的研究讨论了短波收音机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并提出了13条重要功能,如:它可以帮助收听者更大范围地接触各种外语表达方式;可以在语境中教语法;学习者能听到正常语速的目标语,原声能引起学习者的兴趣等等。

与此同时,视觉媒体也开始进入教学领域。190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的一家公司出版了《视觉教学》一书,主要内容是向教师介绍如何摄制照片,如何制作和利用幻灯片。1920年,无声电影开始在被用于教学。1928年.1929年间出现了有声电影,并很快应用于教育和教学。随着有声电影和广播录音技术的发展,视听教学逐渐兴起。

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客观主义范式的第一次浪潮

行为主义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代表人物是华生和斯金纳。这是针对冯特学派理论的不足而在美国首先发生的一场心理学革命。它一反传统心理学主张对人的意识进行研究的观点,主张心理学不应只是研究人脑中的那种无形的像“鬼火”一样不可捉摸的东西——意识,而应去研究那种从人的意识中折射出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东西,即人的行为。

针对语言学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4个方面:

(1)语言是一种习惯,在外界条件的作用下逐步形成。

(2)语言习得过程中,外因是内因变化的主要因素。

(3)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是按照操作制约的过程进行的,即发出动作——获得结果——得到强化。这是儿童习得语言最基本的客观规律。

(4)语言行为需要积极强化才能形成并得到巩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语言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认识论上,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反复、不间断的语言训练过程,强调语言学习外部因素的重要性。这使人们意识到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性原则,以及积极强化与语言习惯形成之间的相互关联。在教学方式上,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外部刺激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教学模式可概括为:刺激——反应——强化。即教师提供语言训练素材,学习者不断实践和重复,并得到学习上的奖励(包括教师口头奖励以及学习成绩等),最终学习者的语言实践内容以行为的方式而固定下来。在教学内容上,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内容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在不间断的实践中,逐步达到流利表达的效果。早期的机助句型练习程序就是基于行为主义的强化机制而开发的。

20世纪60、70年代,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语言学家和教学研究工作者开始使用计算机,加上现代教学理论的出现,为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的改革铺平了道路。计算机应用于语言教学的项目几乎全部出现在美国,如斯坦福计划、PLATO系统、Dartmouth系统、Essex大学项目。这些项目的共同特点都是编制计算机程序,对学习者进行词汇、语法、翻译等技能的强化练习。这一时期也被称作程序教学阶段,即学习者严格按照计算机设定的程序进行技能强化,通过不断的强化巩固语言技能。

实践表明,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程序教学法在语言学习的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如词汇学习、语法学习及一些句法练习等。此外计算机辅助的程序教学法相比较教师而言,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结果提供更为及时的反馈,也能够有效促进学习者的语言学习。在这一时期,计算机充当了老师的角色(computer as tutor),亦称CALI(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Instruction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阶段。

3.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客观主义范式大行其道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20世纪中期受到了来自认知主义学派的挑战。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的联结,外部刺激尽管重要,但不能说明行为的原因,人的认识不是由外部刺激直接产生的,而是按照特定认知心理过程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而成的。如美国著名

的教育心理学家加涅(Robert M.Gagne)认为,最典型的学习模式是信息加工的模式,学生从环境中接受刺激,刺激进入人的感受器(如视网膜或听觉感受器等),转化为神经信息,抽取该刺激的基本特点进入感觉登记。被感觉登记的信息很快进入短时记忆,当短时记忆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时,信息发生了关键性的转变,即要经过编码过程。所谓编码,不是把有关信息收集在一起,而是用各种方式把信息组织起来。根据这一理论,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就不应当只是简单的程序教学,而应当把焦点放在学习者的信息加工过程,让学生对语言输入、输出进行一定量的选择、控制、互动活动。按照信息加工理论的观点,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贮存有多种模式,其中双重编码模式对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双重编码模式是指人在贮存信息时,既可以用言语——序列贮存来编码,也可以用映像——空间贮存来编码。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就是双重编码模式的生动体现。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计算机不仅充当教师的角色,而且是教与学的辅助工具,刺激手段以及知识载体,如文字处理、拼写与语法检测、发布公告及协调功能。

1984年Higgins和Johns出版了专著《语言学习中的计算机》(Computers in Language Learning)。1986年Bmmfit,Philips和Skehan出版了《英语教学中的计算机:从课堂的角度看》。这两本专著的出版标志着CALL(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Leaming)开始向任务教学和交际功能发展。Higgins和Johns提出了CALL的研究任务之一是,基于文本的交际语言重构,其中包括各种形式的完形填空练习。

为了能够动态地表示学生的知识状态并据此给学生提供贴近需求的学习材料,卡内基梅隆大学卡波纳(Carbonell)尝试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应用于CAI系统,并设想了这样一种教学系统。该系统有一个包含教学主题材料和教授教学规律的知识库,能够用自然语言与学生对话,能够以自然的方式从它的通用知识库里面生成问题和反馈。Swartz和Yazdani于1992年出版了《外语学习智能导师系统》(Intelligent Tutoring Systems for Foreign LanguageLearning),Holland,Kaplan和Sams于1995年出版了《智能语言导师:理论决定技术》(IntelligentLanguage Tutors:TheoryShaping Technology),这标志了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研究和利用。

4.客观主义认识论的共性

对确定性知识的追求导致的必然结果是——哲学家把知识定性为“客观的”、“普遍的”和“中立的”,事实上,这是现代哲学对知识性质的概括。首先,知识是外在于“学习主体”的,是客观世界的表征,具有永恒性和普遍性。其次,教学过程便是客观知识的传播过程。行为主义也好,认知主义也好,都把学习过程看作是把正确的知识从教师头脑转移到学生头脑的过程,练习过程便是重复输入客观知识,考试过程相当于从头脑中提取储存的知识。因此,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尽管存在种种差异,但都属于客观主义的范畴。

三范式转换一从客观主义到建构主义

学习理论在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之后的进一步发展是朝着与客观主义相对立的方向发展的,这就是在维果茨基、皮亚杰和布鲁纳等人的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者对知识建构的观点各有侧重,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理念:知识不是客观的,而是在具体情境中的学习者主动建构的,是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新的经验吸纳或者对旧的经验进行改造的过程。这里所指的具体情境不仅指物理的情境,也指学习者所处的社会情境。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的“发生认识论”较好地揭示了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明了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所包含的主要因素等等。皮亚杰㈣不同意斯金纳(Skinner)为代表的行为主义所描述的“刺激.反应.强化”的简单过程,提出了s-(AT)-R公式:即一定的刺激(stimulus)被这个个体同化(assimilate)于认知结构(texture)之中,才能对刺激作出反应(response)。这一思想对当代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Constructivist Learning Theory,缩写为CLT)有很大的影响。CLT是对传统学习理论的批判和发展,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建构主义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和革新传统教学的主要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的思想观念由来已久,但却是现代化的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使真正创设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成为可能。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手段所具有的优势,非常适合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1.初步的转型过程

80年代末,教育者日益感到CALL的潜力并没有被充分地发挥出来。在外语教学中,计算机大多用于教授一个个割裂的语言结构或针对某种技能进行训练,却没有触及语言学习的核心部分。而语言学习不完全等同于知识或技能学习,它还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仅提供可理解输入是不够的,还应当创设真实的社会交际的机会,例如让学习者合作完成某个真实的任务、共同学习某项内容、就某个话题展开讨论等。学习者将在交际的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探索,建构自己的语言系统。与此同时,计算机技术也正经历着飞跃的发展,即从PC机到网络多媒体计算机,并使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新时代——全球化、信息化时代。记忆的重要性相对下降,高效地获取信息,进行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需求急剧增长。这种时代背景也对外语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借助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有效地进行阅读、写作,从事真实的交际与合作,培养跨文化意识,发展自主的语言学习能力,这些已成为外语学习的重要任务。与之相适应,教育者试图发展一种更为整合的CALL模式,使学习者能够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使用语言,并把各种技能整合到语言的学习和使用中,基于网络的语言教学(Network-based Language Teaching,简称NBLT)应运而生。在NBLT环境下,学习者的交流对象是同样使用这套系统的其它学习者(human-to-human communication via computer),计算机主要是用做交流的媒介。网上的CMC(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流)交流形式有很多种,从实时的网上聊天(On-line Chatting),到非实时的电子公告栏(BBS),电子邮件(E-mail)和邮件列表(Mail list)都属于这个范畴。

CMC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向信息技术支撑的外语教与学的

一个过渡阶段。从技术的角度而言,CMC阶段尽管在名称上还是计算机辅助交际,但实际上它是以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这是现代信息技术的特征;从应用角度而言,CMC的应用还是持“工具观”(computer as t001),即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交流工具,信息技术与课程还没有达到整合的高度。

2.新的范式形成

1985年,美国启动了一项著名的“2061计划”(Project 2061),该计划最先提出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相互整合的思想。该计划在1985年启动,1989年正式公布。1993年,克林顿政府正式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i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简称NII),俗称“信息高速公路”。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在该文件中正式被提出,即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形态。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成为了国际教育界非常关注、非常重视的一个研究课题。在这一阶段,原来的计算机教育概念已完全被信息技术教育所取代。信息技术已然成为外语教学改革的技术支撑,信息化的外语教与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语言教材的多媒化。语言教材已不仅限于纸质,多媒体,特别是超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教学内容网络化、结构化、动态化。

(2)语言资源全球化。利用网络,特别是Interact,学习者可以利用世界各地的音频、视频资源。

(3)学习自主化。由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日益得到认同,利用信息技术支持自主学习成为必然发展趋势。例如,全国大多中学和高校都建立了供学生自主学习的中心。

(4)教学模式多元化。信息技术支撑的外语教与学鼓励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探索,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传统的单一课堂讲授模式被打破,基于信息技术的合作学习模式、探究学习模式等应运而生。

(5)教学管理自动化。利用计算机管理教学过程的系统(CMI)可以进行计算机化测试与评分、学习问题诊断、学习任务分配、学生学习情况监控、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等。

(6)信息化教与学环境。这里所说的信息化环境,决不仅指硬件系统,而是硬件、软件和人机环境三者有机组合的综合系统。在此系统中,教师、学生、学习内容、计算机网络相互作用而产生一定的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的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外语教与学的最新发展阶段,它从纵深意义上改变了当前外语教与学的课程设置与教学结构,代表了信息技术应用于外语教与学的发展方向。

四结语

纵观信息技术应用于外语教学的历史,一方面我们可以发现信息技术应用于外语教学与信息技术尤其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信息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会在教学应用中得到体现,而外语教学一直是应用信息技术的桥头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一直是最为广泛和深刻的。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发现信息技术应用于外语教学的方式也与我们持何种认识论——对知识的性质、认知过程的理解——息息相关。在现代学习理论产生之前,教学实践是受近代哲学认识论指导的,其核心是基于经验主义的直观论;经验主义哲学家的知识观又深刻地影响了西方现代哲学中的实证主义,实证主义创始人孔德就曾经说过:“从培根以来的一切优秀的思想家都一再指出,除了以观察的事实为依据的知识外,没有任何真正的知识。”此外,近代哲学认识论另外一个重要的、与直观主义密不可分的特征就是强调知识的客观性,当笛卡尔说出那句振聋发聩的名言——“我思故我在”时,人便成了第一性的主体,知识是主体认识的对象。笛卡尔和培根以降,人们就如何获取知识这个问题上一直持二元对立——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一的观点,无论是近代哲学认识论还是现代学习心理学,其共同的特点是把人作为第一性的,是认识的主体,知识(客观世界)是第二性的,是认识的客体。这种主客二元对立随着体现客观性理想的科学知识在社会生活领域发挥出越来越大的影响力,知识的客观性演变成人们的一种内在信仰,从而产生了认识论上的客观主义。正是近代哲学认识论的这些特征催生了实验心理学,自冯特创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之后,心理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行为主义开辟了心理学的新的研究领域,同时把实证主义研究引向了极端;行为主义由于其过于片面的研究方法和对象,最终受到扬弃;新行为主义师承行为主义,但一时无回天之力,又向认知方向发展,但无论各种学派观点如何对立,实证思想一直没有遭到摒弃。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现在,在建构主义逐渐受到人们关注的情况下才有所改观。人们对知识的认识从实体思维演变为关系思维,认识论视角的改变,决定了认识过程不再是主体对客体的表征,主客二元对立消融了,认识过程被认为是对人的现实生活、具体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反映。思维方式的转变,意味着我们开始关注教学的社会性。王攀峰指出:“在思维方式上,从实体主义思维走向关系思维,促进教学活动从‘物的世界的思维方式转向‘人的世界的思维方式,真正成为一种‘人对人的活动,从而使现代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动态生成过程,成为一个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不断显现的生动活泼的生活过程”。

编辑:李原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