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
在燕山山脉腹地,河北、辽宁、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处的革命老区里,有一个桲椤树沟,这里地处偏僻,四周群山环绕,最小的自然村只有6户,最偏远的村儿童上学要步行5华里山路,最落后的村生活用水要靠接房檐上的雨雪。姑娘们长大了都想嫁到山外面去,小伙子也不愿意在山沟里呆。
然而从2009年开始,沟里却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投资1.2亿元,日产8吨杏鲍菇鲜品,河北省最大的工厂化食用菌生产企业在这里落户;年产值1.8亿元,为北京现代集团带工生产汽车电子线束的流水线在这里投产;年消耗尾矿渣640万吨,生产矿渣混合加气砖和加压砖的新型循环绿色建材企业在这里落成;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水、电、宽带全面配套,联排别墅式的农村新民居在这里动工……桲椤树,一个总面积58平方公里,下辖1.13万人口,河北省最大的农村社区就这样在北方大山深处快速崛起。
开发土地、发展农业、建设新村,桲椤树的现代化转型乍一看与中国许多地方农村城镇化的思路没有什么不同,但细细品味你就会发现,这里没有大拆大建的运动式建设,没有与民争利的土地财政,没有你死我活的干群矛盾。桲椤树在现代化转型中的“度、量、衡”,值得广大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乡村借鉴。
度:新村建设有分寸
度是事物保持其质与量平衡的界限和范围。超出了度,事物就要由量变发生质变。
新村建设迁村并点,通过集约土地加速乡村城镇化,改善农民人居环境,这是好事。但同时,新村建设是百家姓中第二姓,离不开“钱”。我国有些地方为解决资金问题找开发商来建设新村,把握不好“农民利益”这个“度”,个别地方甚至激起了村民自焚事件,这就是量变到质变,好事变坏事。
桲椤树在新村建设过程中则走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由村支委们个人出资垫付新村建设资金,引导村民搬进新居,转变生活方式。2009年,金旭东、杨海平、王瑞庭等10名支委带头筹资,提前垫付了210万元征地款,党员干部为民谋福祉的决心,换来了被征村民的理解和认同。为保证工程质量,从采购建筑材料,到现场指挥施工,党员干部都进行了全程监督。新民居建好以后采取自愿购买的方式,以成本价卖给村民,有宽带、有闭路电视、有自来水、有地暖、有社区物业管理、有车库的全套装修好的别墅式新民居,每平方米只要1000元,真是相当便宜。为了把落后的村庄变成具有现代服务功能的新村,垃圾处理厂、中心幼儿园、寄宿制完全小学、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医疗保健中心等社会保障项目也正在加紧建设或筹划之中。
桲椤树没有搞大拆大建的运动式建设,没有听“宅基地换住房”之类的专家提议,没有按某些地方的做法让搬进新居的村民交出旧房,或许在某些人眼里桲椤树的土地还没有集约利用好。但笔者要说,在桲椤树,新村规划考虑到了公共配套设施,土地开发考虑到了农民购买能力,上楼与否尊重了群众的自由选择,这其中“度”的把握,值得我们回味和深思。
量:产业发展有选择
量,知其轻重也。
农村发展产业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结合资源特色搞开发,但一二三产业的比例控制有学问,应尽量做到产业互补。我国有些地方借发展之名,毫无节制地开发资源,发展工业,不顾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和当地村民的身体健康,以吃光子孙饭为代价求发展。那么,这样的发展还不如不发展。
桲椤树所在的平泉县矿产资源丰富,有“矿产博物馆”之称。迄今为止,全县已发现各类矿产46种,开发利用矿产19种。远景资源储量达50亿吨以上,潜在价值1000亿元。全县共有各类矿山企业百余家,年开采矿石量上亿吨,从业人员万余人。桲椤树的第一桶金也是来自铁矿采选,当地的金茂矿业集团由400多户村民自愿入股,年产铁精粉30万吨,实现产值1.6亿元,带动村民700多人转移就业。
然而矿产资源总会有枯竭的一天,桲椤树居安思危,在发展矿业的同时,引导村民大力发展食用菌、花卉、苹果等绿色产业,走出了一条“矿业兴村、农业富民”的工农并进道路。
村里通过租赁反包实现土地集中连片使用,充分利用本地和周边玉米芯、废木材加工的粉末等资源,大力扶持经营能力强的年轻人搞设施农业,形成了双千亩食用菌产业基地,基地引入食用菌大户31户,栽培香菇360万袋,这些专业户每年纯收入都在20万元以上,而且带动附近农户上千人从事食用菌生产。在外企业家李树斌,被家乡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投资1.2亿元建起了工厂化杏鲍菇生产企业,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可达8000万元以上。
此外,桲椤树依靠技术改造旧果园,将120亩老果树全部高接换头,改为畅销的北海道和富士,还计划依托承德保卫战——桲椤树战役烈士陵园,发展双千亩观光采摘园,打造三优苹果产业基地。
根据桲椤树“十二五”规划,2015年当地一二三产业将实现3?誜5?誜2的均衡发展,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衡:评价标准是幸福
老百姓的心里有杆秤。
与别处不同,桲椤树的共同富裕是从金杖子村村民入股矿业开始的。2007年,铁矿石市场行情看涨,时任金杖子村书记的金旭东眼前一亮,要让全体村民分享到企业发展的实惠,他号召全村村民自愿入股。为了让靠种地、打工维持生活的村民接受这一“新鲜事物”,他挨门挨户说明情况,给没钱的农民垫资或提供贷款担保。结果全村700多户中有400多户入了股,每户年分红3万元至10万元不等,企业经营效益占到了村民年收入的60%。
为鼓励村民发展农业产业,村集体拿出70万元设立了青年创业基金,为创业者提供三年征地费用和启动资金。同时,党支部牵头成立了农业合作社,为园区解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全程技术和销售服务。通过政策扶持,全村40%的农户从事种植养殖和食用菌生产,真正实现了工农业的协调发展。青年党员王松柏就是创业基金的第一批受益者,从前在北京打工的他回乡创业仅一年时间,就买上了小轿车。
近几年,随着食用菌生产厂、汽车线束厂、建材厂的逐渐落户,130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目前全村有98台大型运输车辆,108辆中高档轿车,一个街道整洁、生活富裕、居住舒适、美丽和谐的塞北新村展现在人们眼前。
桲椤树的故事告诉我们,在乡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群众是主体,既是投入的主体,又是建设的主体,更是受益的主体。只有尊重群众,想办法发动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让群众广泛、自愿、主动地参与到“三化”建设中来,才能取得良好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如果有一个好书记,能够团结带领群众坚持不懈谋发展;有一支好队伍,能够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选准一条好路子,能够充分发挥当地优势;完善一个好体制,能够引导和帮助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那么,幸福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