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钓到了谁?

2012-04-29 00:44童第轶
投资与理财 2012年19期
关键词:钓鱼岛经济

童第轶

众人期盼许久的维稳行情似乎虎头蛇尾,一根大阳后,就陷入了持续盘整回落。在持续升温的钓鱼岛争端中,投资者情绪似乎逐渐低迷,维稳行情似乎有夭折的风险。

而近期国际经济政治舞台上重头戏不断上演,可谓戏码越加越大,形势越发扑朔迷离。9月14日美联储宣布推出美国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并预计超低短期利率将会维持到2015年年中。QE3在某种程度上被视为美国自救的杀手锏,但同时也意味着形势到了最危急的时刻。美联储对推出QE3的自我解释主要集中于对就业数据改善的不满上。QE3的支持者们认为,鉴于前两次量化宽松都在一定程度上对美国的经济复苏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第三次量化宽松即使不能为美国经济带来太快、太强的增长,但也有助美国经济重上复苏之路。

当然,反对的观点认为,美国此时推出QE3似乎动机并不单纯。首先,量化宽松推出有它的先决条件。除了就业数据不佳使得QE3推出有因外,还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通胀环境。然而,由于前两次量化宽松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一直持续的超低利率,已经使得美元超发成为不争事实。在通胀预期抬高的风险下急于推出QE3,有人猜测这背后必有更大的国家利益做后盾。新一轮量化宽松一经推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再次推升,无疑会对新兴经济体构成输入性通胀压力,从而为经济增长制造障碍。每一次世界范围的危机都是全球经济政治格局重构的一次契机,谁在新棋局里抢占先机,谁就有可能成为新霸主。近些年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多极化演变,使得美国的霸主地位日益受到威胁,于是,利用危机、利用量化宽松来冲击其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亦可能成为一种行动指南。

再看中日钓鱼岛摩擦,近日来事态逐步升级。先是不痛不痒的东京都执事募款买岛的口水战,接着是中日各路保钓人士登岛以示主权,然后是日本政府出面表态购岛、中国外交部要求其悬崖勒马,最后是日本经济大臣自杀、驻华大使撤换、候补驻华大使暴病。钓鱼岛争议已久,但中日双方政府级别针锋相对到如此地步,似乎在改革开放以来并不多见。若不是背后各怀心思的各路推力构成合力,恐怕也不会出现今日之紧张局面。有猜测认为,日本政治家或许只是为博得支持率的政治小丑,而其背后的真正推手正是之前宣布强势回归亚太的美国。增大中日双方摩擦对于美国的好处在于,一来可以冲击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顺利建立,二来可以动摇中国在东南亚的核心影响力,正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而中国政府这一次的态度似也有微妙之处,虽然被日方挑衅,事出被动,但对民众抗日示威游行之态度可见一斑,与以往在涉外关系上的谨小慎微大相径庭。有人猜测,这也许是政府一种将计就计,正好以此为契机,对国内消费者进行一次生动的消费引导,将内需消费引导到民族企业产品与品牌上来。同时,这种处理方式与导向,也是对欧美等国近期频繁制造贸易壁垒刁难中国的震慑,以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引导,为国家赢得实实在在的利益。

剖析QE3也好,谈论钓鱼岛事件也罢,其实最终都是为了落在投资上,给投资决策提供更宽广的视野罢了。依据之前的种种分析与猜测,国内投资者应该感受到国际政治风云变幻之诡异莫测的背后,都凸显出赤裸裸的国家利益。在全球经济风声鹤唳的背景下,首要的动作就是扎紧钱袋,并冷静观察市场的细微变化,一旦出现有利可图的痕迹,就要以低仓位快度出击热点板块,且要及时止盈或止损。当前,市场还远未到全力出击的时机,要时刻警惕自己钱袋被人“钓”走的风险。

猜你喜欢
钓鱼岛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分享经济是个啥
拥抱新经济
痛惜被贼惦记的钓鱼岛
用镜头还原真实——评纪录片《钓鱼岛真相》
先秦名论视域中的钓鱼岛“正名”考
钓鱼岛问题溯源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