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字辈”的好演员孙永平

2012-04-29 04:59陈同艺
上海采风月刊 2012年2期
关键词:永平小马大庆

陈同艺

2011年11月24日,人们熟悉的以演“小字辈”角色著名的电影演员孙永平逝世了。

孙永平拍摄过二十几部影片。他的表演真挚、朴实、幽默;有点儿“皮猴”气,又有些许灵气,是他表演的一大特色。他所塑造的青年形象别具一格,讨人喜欢。他在《渡江侦察记》中饰演的侦察员小马,在《老兵新传》中饰演的通讯员小冬子,在《北国江南》中饰演的小旺等形象,都给观众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孙永平生前,大约在上世记八十年代初,我曾怀着极大的兴趣,访问过孙永平。那天,在淮海路电影局办公室里,他打开话匣,对我娓娓而谈……

唱《小放牛》,当小八路,演小战士

1930年,在历史动荡的年代里,孙永平出生在山东省胶东半岛的黄县农村。他父亲经商,站过柜台,当过伙计。1939年,孙永平上小学读书。这时抗日战争已经爆发。孙永平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切为了抗战胜利”的口号下,小小年纪已经和大同学一起,在村子里收集破铜烂铁,支援抗战了。

1944年,孙永平上了抗日小学,接受了八路军派来的老师的教育,开始懂得革命道理。这时,他对为穷人卖命、专打鬼子的“八路军”十分崇拜。有一天,他约好四个同学,把书、本子、砚台等读书用品,全部分送给生活困难的同学,就离家投奔八路军去了。他们朝着南边的大山,冒着火辣辣的太阳,步行了大半天,才到了根据地边缘。他们根本没见到八路的影儿,就被民兵“挡驾”赶了回来。孙永平回到家中已是深更半夜,他害怕挨父亲一顿打,偷偷地躲进奶奶屋里。

不料,父亲得知此事以后,不仅没有动手打他,反而态度温和地问他:“你喜欢当八路?”

“嗯,喜欢……”孙永平头也不敢抬地回答。

“那好!有机会我送你去当八路……”

孙永平不由地一愣,以惊异的目光望着严肃而又变得慈祥的父亲,一时不知说什么好了。后来才知道,他父亲早在一九四二年就秘密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协助八路军购买弹药等物资。解放后,父亲还在黄县搞商业领导工作,直到离休。

从此,父亲常让孙永平参加反映抗日的秧歌剧和新编京剧的表演活动,无非是跟着跑跑龙套。可是,孙永平一次演新填词的《小放牛》,他演的放牛娃天真活泼,趣味盎然,很讨村民喜欢,在方圆几十里的小地方出了名。少年时代的孙永平已经爱上文艺了。

1946年,父亲终于把孙永平送往邻县,去考八路军文工团。孙永平在家里吃了一顿高粱掺和着做的面条,步行三天,来到莱阳县。在那里,他结识了后来同他一起到上影的铁牛、李玲君等。担任“主考官”的是漠雁。漠雁出了个小品题目,说他自己是坏人,要抓孙永平。孙永平拿了一本画册坐在那里,漠雁冲来大叫一声:“站起来!不准动!”只见孙永平眼珠滴溜溜地一转,猛地把画册朝漠雁脸上扔过去,扭头朝门外一溜烟地跑了。在场的人哈哈大笑,漠雁连忙大叫:“好了,好了,快回来!你考上了!”就这样,孙永平进了国防剧团训练班。他们经过短期学习,又行军一个月,被正式分配到当时驻扎在临沂的山东军区文工团。

那时候的文工团员,一边扭秧歌、打腰鼓、唱歌、演戏,一边兼干别的工作。孙永平被分配学点汽灯。每次演出之前,他先得擦灯、点灯、挂灯,然后,才能化妆上台表演。他人虽小,但机灵可爱,工作又十分认真,不怕吃苦,部队的同志都格外喜欢他。他第一次登台演戏,在秧歌剧《战鸡岗》中饰八路军的小警卫员,从此,走上演“小字辈”人物的艺术道路。不久,他又在话剧《逃出阎王殿》中扮演外号“二丫头”的国民党起义士兵。这算是他第一次饰演一个有名有姓的“主要角色”。孙永平个头不高,又长了一副顽皮捣蛋的孩子相,怎么看都是个只能演“小字辈”的演员。不过,孙永平老饰演不叫爹就喊妈的“小字辈”人物,使他在这方面积累了不少表演经验。

1948年,济南解放了。孙永平随着军区文工团,把秧歌扭进了大城市。不久,他在济南演出的歌舞剧《刘顺清》中饰演小铁匠。他家乡亲人中不少是铁匠,自己从小拉过风箱,当过抡大锤的小帮手。所以,在这出戏中,他的表演真实自然,得到了一致好评。

孙永平在部队文工团里,边学习文化,边演戏。他演过十几出规模大小不同的戏,使他从一个普通农村孩子成长为革命文艺战士。

从《渡江侦察记》中的小马到《北国江南》中的小旺

1949年11月,孙永平所在的华东军区文工团,“一锅端”全体转业进了上海电影制片厂。最初,孙永平不打算再干演员了,他一心想学摄影或者开汽车,干技术工作。可是,已经是共产党员的孙永平,还是服从党的工作需要,同铁牛、李玲君等一起,当上了电影演员。这真是他做梦也没想到过的。

孙永平第一次踏上银幕,是1950年在上影摄制的由孙谦编剧、张客导演的《农家乐》中,饰演一个小角色。角色虽小,他却在摄制组里发挥了大作用。孙永平当向导,带着著名演员卫禹平、张伐、秦怡、白穆等,到山东老根据地的农村深入生活。他兴高采烈地回到了家乡,无论走到哪里,一口家乡话,处处家乡情,给摄制组工作带来了很大方便。张伐曾高兴地说:“小孙到底是老解放区来的!”此后,孙永平陆续在影片《大地重光》《翠岗红旗》《胜利重逢》《南征北战》中干起老差使,饰演“无名小辈”的解放军小战士角色。在给《大地重光》配音时,孙永平一口带山东腔的普通话,导演听了很不高兴。孙永平嘴上争辩着“我就是这个样”,心里却感到要使自己跟上新中国电影事业发展的形势需要,非得老老实实、勤奋地学习不可。他抓紧一切时间,进行刻苦训练,努力提高表演水平。在《翠岗红旗》拍摄中,导演张骏祥夸奖他演得好。

1952年,孙永平到朝鲜抗美援朝前线深入生活,又一次经受了战火纷飞的考验。回国后,他参加了话剧《英雄阵地》的演出。一个出生入死、英勇机智的部队小通讯员的生动形象出现在上海观众面前,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不久,孙永平参加了由汤晓丹导演的电影《渡江侦察记》的筹备工作,饰演侦察员小马。这部影片是孙永平饰演“小字辈”角色的成名之作。

孙永平对小马的人物塑造,有所追求,刻苦努力。有一场戏,吴老贵负伤即将牺牲,过江送情报的任务落在了小马身上。小马既不忍心丢掉战友,又必须去完成任务,心情是十分复杂的。孙永平表演上恰如其分,准确感人。他当时首先想到要有激情,在下水游泳过江脱衣服时,不可以拖泥带水,于是,他吸收了京剧武生开打前的脱衣动作干净利索的特点,把衣服一扯,抱起木头就下江了。同时,他对小马的游泳姿势和每一句台词,都作了精心的考虑,比较符合人物的身份。由于孙永平创造的侦察员小马的形象取得了成功,他曾同孙道临、李玲君一起,获得过文化部颁发的奖章。

尽管孙永平所饰演的“小字辈”战士角色性格不同,但他们总是给观众以朝气蓬勃、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巨大鼓舞力量。

继饰演小马之后,孙永平在《老兵新传》中创造了又一位给人们以极深印象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农垦战士的可爱形象小冬子。孙永平如何饰演这个角色的,说来十分有趣:

1957年的一天,导演沈浮告诉孙永平说,有位观众读了发表的《老兵新传》剧本,来信建议请崔嵬饰老战、孙永平饰小冬子,说这一老一小通力合作,一定会给这部影片增添光彩。这个观众的建议正中沈浮的下怀。其实,说也凑巧,孙永平也看过这个剧本了,并深深地爱上了这个角色,产生了一种欲罢不能的创作欲望。他特别喜欢小冬子有觉悟,爱憎分明;有性格,顶得上老战的一位“小政委”;是对老战高大形象的有力衬托和补充。《老兵新传》是我国摄制的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故事影片。孙永平刻意求新,决心创造一个与以前“小字辈”不同的新人形象。孙永平告诉我,他有一条对自已的严格要求,以前表演上用过的,即使是“高招”,在以后的角色创造中也不再用,一定要使新的角色区别于以前的角色。比如小冬子的笑,一次是老战告诉小冬子有了物资材料,小冬子开心地笑了,但不出声。又一次是老战让小冬子学技术,学开拖拉机,小冬子笑得连蹦带跳,奔跑着大叫:“我开拖拉机了!”他要求沈浮处理成一个大全景,看到他奔跑远去的背影。还有最后一场戏,老战要走了,他把自己用的挂表送给小冬子,小冬子躲在柱子后边看着,流下了泪。这场戏的情绪要求很高,竟没有排练,即兴表演,崔嵬和孙永平都流了泪,把在拍摄现场的所有同志都感动了。沈浮一边擦泪,一边叫好!孙永平与崔嵬的表演默契,激情洋溢,完全是来自于生活。他俩在生活中就建立了相互爱护、相互批评帮助的既是战友又是同志的友好感情,所以,在拍戏时,两个人物一“碰”,就自然地闪射出性格冲突的火花。孙永平创造的小冬子形象,又一次取得可喜的成功。前文化部副部长、著名作家陈荒煤曾著文盛赞“红花绿叶扶”,认为孙永平演得好,他所演的每一个配角,都有性格、有特色。

孙永平把“小字辈”角色演“活”了。沈浮拍完《老兵新传》之后,就约好孙永平,下次拍戏还要请他饰演角色。果然,1962年,沈浮又要孙永平在阳翰笙编剧、沈浮导演的《北国江南》中扮演性格复杂的小旺。当时,孙永平已人到中年,由于启用了他,整个一组“小字辈”角色,都换了冯笑、向梅等年纪稍大的演员来扮演。小旺子既有孤儿性情孤僻的一面,又有迷恋城市生活,想出头露面的一面,别看他活蹦乱跳,但与嫂子有思想隔阂,这是一个表演分寸感较强的人物角色。其中有一段:秦怡饰的大嫂噙着泪水呼喊“小旺,你回来吧”,小旺抽泣着说“我回来了!”……这个镜头拍完之后,老导演沈浮抱着孙永平亲了又亲,不住地叫好。

然而,从“四清”运动开始直到十年动乱中,《北国江南》被诬为大毒草。就这样,孙永平结束了他的演员生活,转为做电影导演工作了。

他同工人建立起浓厚的感情,很想导演更多的反映工人生活的影片

1964年冬天,正当《北国江南》厄运当头时,孙永平同一批创作人员来到北风凛冽、严寒逼人的大庆石油工业基地深入生活。他在钻井台上同石油工人风里来雨里去,劳动生活在一起,直至文化大革命初期,协助老导演张骏祥,导演了艺术性纪录片《大庆战歌》。“文革”初期,张骏祥被“勒令”返回上海,影片拍摄搁浅。上影厂的大字报已是铺天盖地,来势汹汹,张骏祥已无望再回去拍片了,孙永平却依然在大庆坚持继续拍摄影片。大庆副总指挥对他说:“大庆工委相信你,大庆工人支持你!片子一定要拍摄出来!”结果,这部真实生动反映大庆石油会战的珍贵影片,直到粉碎“四人帮”之后,才正式公开放映。

孙永平终生难忘在大庆长期艰苦的深入生活,与石油工人结下的深厚感情。大庆市授于孙永平“大庆市荣誉市民”的称号。从此,他暗暗下定决心要努力反映中国工人阶级的生活,拍摄表现工业生产战线的故事影片。后来,他又导演了纪录片《石油盛开大庆花》,还参加了《火红的年代》和戏曲片《三定桩》的导演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他与中叔皇联合导演了影片《白莲花》。

1982年,孙永平改编、导演了影片《犟小子》。这部影片之所以取得成功,同他长期对反映工人生活怀有浓厚感情有很大关系。不过,说起拍摄此片,起因偶然:他在上海党校学习时,偶而从同学手上看到一本《青春》杂志,《一夫当关》作者孙春平的名字同他一字之差,吸引着他把这篇小说一口气读完了。读完后回头一想,真正吸引他的,还是犟小子那股犟劲。孙永平心想:“这是个拍电影的好题材!”这本《青春》杂志外边不好买到,从此就归他所有了。学习结业后,他马上找上影编剧肖温商量着手改编,用了20天时间就改编出《犟小子》电影文学剧本。剧本得到厂里同意后,摄制组抢拍冬天季节,立即赴吉林外景地,仅用了28天时间,就完成了拍摄。影片成本低、速度快,质量比较好,在上影制作生产中是罕见的。都说这也是他们靠一股“犟劲儿”,出色完成任务的。

孙永平曾获得过电影表演学会的奖章。现在他已经离开广大观众而远去,但他创造的那些可亲可爱的艺术形象,将会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里。

猜你喜欢
永平小马大庆
李大庆
教师节
踢球
认识形近字
骄傲的小马
国之大庆,成就报道如何“融”新出彩
Effects of Maixuekang Capsules Combined with Edaravone on Serum MMP-9, S-100β Protein Levels and Neurological Functions in Patients with Hemorrhagic Cerebral Infarction
《物外真游》
——高大庆作品欣赏
小马快快跑
爱撒娇的小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