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批评重镇需要“新批评”

2012-04-29 00:44:03本刊编辑部
上海采风月刊 2012年2期
关键词:重镇新批评文学报

本刊编辑部

一张《文学报》,诞生在上海,却是中国文学界的权威媒体。如同其他名社名刊一样,上海的出版社或文学期刊社,即便冠以“上海”二字,它一定是“全国性”的。这份历史的承袭,让上海的文化人天然具有全局的胸怀。曾经一度,“市场冲击文学”甚嚣尘上,但“文学人”没有停止过挣扎、抗争和坚守。一张《文学报》,今天变薄了,明天变厚了;今天变大了,明天变小了——无论是承受“改革的阵痛”,还是“市场的考验”,它坚挺过来了。并且,它努力“有所作为”,让人刮目相看。新近诞生的《文学报•新批评》专刊,以“靶标精准”的文艺批评,获得了普遍赞许,《人民日报》刊文予以高度肯定。《文学报》通过“新批评”,再次令人瞩目。

正如《人民日报》评论文章指出的那样,如今,我们看到的大量批评,除了无原则的廉价吹捧,便是“抽象否定、具体肯定”的高头讲章、空泛议论。这种两头讨好的评论,最核心的问题是不会得罪人。但文艺批评假如建立在“不得罪人”的基础上,那岂不成了“文艺表扬”?《文学报•新批评》的可贵之处就是“逆势而行,频频开炮”,著名的文学艺术家首当其冲,一律“不能幸免”。由于批评家的文章“靶标精准”、庖丁解牛、说理透彻,让读者充分领略了“批评”的要义:对作家作品的一味吹捧,无益于中国文学的长足进步;恰恰是犀利无情的解剖,能让作家有所敬畏和警醒,从而看到标杆,努力攀登。因此,有人将《文学报•新批评》誉之为对中国文坛的一种“拯救”,似不为过。

批评家的存在,是文化生态的重要部分。批评家的职责,就是用犀利的目光评头论足对症下药。假如批评家沦落为“表扬家”,文学艺术家表面上很“感激”,心里未必看得起,批评家也就失去了尊严。而要形成良性的批评氛围,必须先形成共识:“批评”不是对人格的诋毁,不是对作品的乱骂;而是艺术领域的条分缕析,是专业范畴的解剖评点。“批评”的缺位和缺席,将使人们失去评判标准,失去标高指向。有作家说,“现在作家和批评家走得太近了”——诚哉斯言。两者保持适度的距离,是健康文化生态的必要保证。

不能不说的是,长期以来,批评的“不在场”,与整个社会的价值观迷失休戚相关。拜金主义对文艺批评界的严重渗透和腐蚀,使得很多作家和批评家都丧失了文学理想和文学理念。当“说好说坏都无所谓,何不卖个人情”成为一种“很自然的心理”,当“无耻地去吹捧一部烂作品,却没有精神上的负担”——岂能指望通过批评家引领我们的阅读?我们没有少见这样的情形:一阵强烈的吹捧狂风把某作家的某书炒得“洛阳纸贵”,让人以为看到了“文学的高峰”,但细看之下却是“文学的低洼”。这样的“批评”,会严重损坏读者的评判眼光和阅读趣味,也会让批评家陷于不仁不义境地,失去信誉。因为对于读者而言,批评家的批评应该是一个有信誉的专家意见。

《文学报•新批评》用持续不断的“有信誉的专家意见”塑造了自己的良好形象,为中国的文艺批评提供了正面的范例,这是对中国文坛的贡献,也是对上海这个“批评重镇”的贡献。上海的文艺批评家群体在全国范围内可谓首屈一指,但呈现的能量有所不匹配,但愿《文学报•新批评》成为一种推动力,使得这座“批评重镇”得以名副其实。

猜你喜欢
重镇新批评文学报
建设一流新闻学科 打造大湾区传媒“重镇”
大社会(2020年1期)2020-05-08 08:53:11
硝烟无尽
淮上重镇——秦汉谷阳城遗址
大众考古(2015年5期)2015-06-26 08:21:32
古风流行歌曲歌词的艺术特点
《文学报》通知
文学自由谈(2013年5期)2013-11-29 01:45:28
《文学报》通知
文学自由谈(2013年4期)2013-09-09 02:19:18
《文学报》通知
文学自由谈(2013年3期)2013-08-26 05:16:50
欢迎订阅2013年度《文学报》和《文学报·手机小说报》
天涯(2012年6期)2012-12-22 18:08:55
攻克热东重镇建昌城
军事历史(1987年6期)1987-08-16 07:0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