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同旭 曲志丽
[摘要]20世纪初的现代设计,注重满足人的适用需求,后来的功能主义把这种需求推向了极致,造成了波及全球的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进入后工业社会以后,这种需求逐渐转变为一种非物质主义的生态需求,即合理需求、人性化需求、有限需求。从“非物质主义设计”的角度,探讨公共服务设计实施的可能性,把人与环境、社会塑造成友好和谐的世界作为终极目标,让设计实现更加广泛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非物质主义;后工业社会;公共服务设计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2 — 0056 — 02
一、后工业时代的非物质主义设计
在20世纪后期,非物质主义设计思潮成为欧美和日本广泛热议的话题,它的研究领域涉及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诸多方面,艺术设计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将其理论成果延伸到了设计艺术未来发展的方向性问题的高度。1995年3月在丹麦召开了主题为“精神高于物质——有限物质时代下的非物质设计” (Mind over matter-Immaterial Design in the Age of Material Limits)的国际工业设计学术会议,会上有些学者在论文中提到了所谓 “非物质”( immaterial ) 的概念。非物质主义到现在为止还很难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它目前还是哲学意义上的理论,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大千世界中,当我们昨天还企图为“非物质主义”规范一个概念时,“非物质主义”的内涵和外延在今天又有了更多的参数。〔1〕 “非物质”不是物质,它摆脱了物质的层面,但“非物质”却是以物质为前提的。把“非物质”的概念引入设计,就出现了“非物质主义设计”,它强调用“非物质”的工具和方式设计“非物质”的产品及产品环境,如美国微软公司的Windows系列软件产品的服务对象遍及全球,其强大的竞争力就是“服务”,而产品物质的“量”却是微乎其微的,而且价格非常低廉,因此微软也就成为非物质时代的典型代表,它用“服务”创造了巨大效益。“非物质主义”的理论为设计观念带来了一次空前的革命,它使设计师带着社会责任感,重新审视设计的每个环节及设计后的全过程。
20世纪初,人类刚刚进入工业社会,重视分析性思维和机械性技术为基础的普遍价值标准,以及对立性思维为基础的物质价值,现代工业社会的特征是一种建立在人类商业和技术两个方面的需要和满足的基础上的社会秩序,也就是“以技术为中心的社会”(techno-pole)。“在工业社会中,设计是以满足人类‘物质欲望和‘消费主义为核心的活动。‘物质性表达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的基本方面,产品的所谓‘艺术性和‘精神性是附着在产品的物质性上的,”〔2〕并形成了生产与消费、革新与变化、欲望与财物为生活基础的主要价值观。到了50年代,现代设计的功能主义又把这种需求推向了极致。重视物质的工业社会最终引发了资源和能源枯竭,以至形成了威胁整个世界的环境污染问题。进入后工业社会以来,人们的生活观从工业社会成熟期追求经济富足的“物质主义生活观”,逐步移向“脱离物质主义的生活观”,即关心知识、追求文化、自然保护、社区服务等多种意向。设计本身已经经历了以“机器设计为中心”向“以人为本”的理念转变,主张从刺激生产与消耗向抑制浪费、强调有价值的生产与流通转变,人们的社会理念和生活方式正转向“节俭型发展”和“与自然相和谐”,系统地研究资源可持续性循环,寻求个人需求、商业利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点,于是非物质主义设计思想便悄然兴起。非物质设计不是凭空设想的概念,它是现代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逻辑归属,并由此构建了由技术、人的需要与自然资源等组成的自律性综合环境。
社会后工业化或信息化的结果造成了非物质性或者设计对非物质性的表达。这个概念的提出开始仅是一种哲学思考或观念更新,与真正意义上的设计实践还有一定距离。但随着电脑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扩张,使社会的非物质化成为可能,新的信息社会已然来临。信息社会是一个基于提供服务和非物质产品的社会,是物理现实和社会现实充分信息化的社会,因此,从工业社会的物质文明向后工业社会的非物质文明转变,将会是本世纪设计发展的总趋势,而推进这一转变的关键是信息技术。
二、基于非物质主义的公共服务设计
非物质脱离了物质的层面,但又是建立在高度的物质基础之上的。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远程通讯、大众传播媒介和电子技术服务,这些信息和服务构成了没有物理形式的“软件”,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非物质”,这标志着社会正由“硬件形式”向“软件形式”转变,“信息”、“服务”的发展开始成熟,而任何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必然会对服务业的需求越来越大,于是劳动力就向服务业转移。后工业社会首要的特征就是:经济结构从商品生产经济转向服务型经济,大多数劳动力不再从事农业和制造业,而是从事服务业,工作重心也转向写字楼、教育机构和政府部门。到1956年,美国的职业结构中白领职员总数首次超过蓝领工人总数,此后这两者的比例进一步扩大,到1970年已经超过5:4。IBM公司也成功实现了从硬件制造商到“为客户解决问题”的信息技术服务公司的转型,还联合甲骨文(Oracle)建立了一个非盈利性的组织——“服务研究与创新开发中心”(SRI),致力于创新服务概念的研究与探讨。至此,我们看到了物质的产品变成了非物质的“服务”的可能性,企业追求的更高目标是创造一种更好的“产品—用户”满意的环境。所以,当代设计的重点也由单件产品的物理外形设计变为整个产品流程和使用环境的设计,同时也要求设计师更加关注產品从生产、出厂,到使用和回收以及报废处理方式的整个过程,而传统的只对产品物理形式的设计则成为整个设计过程的一部分。
从服务设计的角度不难看出:物质产品的容量总是有限的,但是为客户提供的服务却是无限的,内容与服务超越产品成为价值链中的关键环节。产品利润也正由传统的产品制造环节向内容与服务提供环节转移。其实这种现象在汽车行业中一直存在:卖汽车只能获得10%的利润,而其他90%的利润则全部来自保养和提供配件服务。
“服务设计”的概念是在1991年由英国著名品牌管理咨询专家Bill Hollins夫妇的设计管理学著作《总体设计》一书中首次提出的,这个理论在设计创新和服务开发之间建立了新的逻辑。按照英国国家标准局BS7000—3:1994Design Management System Guide to Managing Service Desing标准,服务设计是一个服务塑造成型的阶段,应能吻合潜在服务使用者的合理与可预见的要求,并经济地使用可资运用的资源。服务设计是根据经营目标和自身资源特点对服务运作提出战略性的创意并进行规划设计,其核心内容为完整的服务产品与服务提供系统的有机组合,是通过有形或无形的手段来实现满足消费者精神需求过程的一种系统设计。服务设计注重建立整体使用系统的脉络,它就如同系统设计,让人们在使用产品的环境中建构程序,而设计则包含在服务设计这个整体系统之中。
公共服务设计相对于传统的产品设计、平面设计、环境设计而言,系统性的服务开发和设计成为了重点。它是关于设计和服务品质、服务系统的发展与控制,提供的不同层面的创新方法和设计知识,其新的发展趋向是:整个公共领域正在明显地转化为如何向公共生活与公共服务领域创造性地发展,把专业的设计知识分解、转化和生成为创新性的公共服务设计知识,从而帮助政府解决社会问题。2008年下半年,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召开了关于推行“公共服务设计”的座谈会,并热情邀请设计行业专家参与,探讨如何使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更具科技含量、审美特征和人文精神,将“服务设计”与工业设计、服务行为设计等艺术设计理念相结合,以便充分融入小区再造和社会管理过程中。会议通过了以下实施方案:1.调查与研究:准确掌握公共需求,据此提炼设计主题;2.策略与目标:按照切实、可靠、负责和保证等原则综合考虑设计效果预期;3.原始创新:把设计方法和技巧运用到服务流程和产品重塑的过程;4.提供最终设计:再造公共服务行为,赋予公共产品新质量、新内涵。会后,由北京市工业设计促进中心与中央美术学院共同发起了“设计为人民服务”的系列活动。〔3〕中央美术学院通过把传统的“设计服务”转化为“服务设计”的思路,使自己建立起一种重新发现“设计问题”的文化态度,同时也为整个设计学科建立起新的工作意识,从而构建长期推动设计发展的一种战略性的专业概念,以此探索如何把设计的策略、方法、价值和立场运用于更加广泛的公共事务领域,并能够更深层次地发挥和利用社会、经济与文化资源,用多年的设计专业经验和技能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良策。
现代设计的发展已经从注重产品设计转向注重功能服务设计的发展阶段,设计师的基本任务已经从过去简单地解决产品的形式、结构、功能问题扩展到了重新在设计创新和服务开发之间建立一种新的逻辑关系,甚至用服务来替代产品,使设计实现更加广泛的社会效益。“非物质主义设计”概念为公共服务设计的实施提供了可能性,其理论强调的是资源共享,建立“以知识为中心的社会”,提供的也是服务而不只是单个产品本身。〔4〕设计观念的变化是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探寻未知,为信息社会寻找新的造型语言和设计理念,用多学科的交叉来研究科学技术对环境与人的生存方式的影响。这种不断更新的设计观念能够使人类得以长期地、可持续地发展下去。非物质主义设计重新以对人的关怀作为主题,又一次聚焦于人文精神,把塑造人与人,人与非物与环境与信息社会的无形的、友好和谐的世界作为终极目标,体现了设计理想在未来社会的更高境界。
〔参考文献〕
〔1〕 邸志国.面貌一新的非物质主义设计[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3,(06):70-72.
〔2〕 赵江洪.非物质、非物质主义与设计教育〔EB/OL〕. http://dolcn.com/data/cns_1/article_31/paper_311/pind_3111/2001-08/998466596.html.
〔3〕许平.公共服务机制的审视与探讨——以内地三城市设计为人民服务活动为例〔J〕.装饰,2010,(06):18-21.
〔4〕 海军.设计与非物质性:创造新的生态文明观〔J〕.设计艺术,2002,(04):14-17.
〔责任编辑:冯延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