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
新年伊始,中国的CSR同仁们已经开始筹划各项推进工作。这些年来,随着中国CSR的发展,一些有识之士已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中国的CSR仍仅停留在编发报告或是由企业的主管部门开展一些CSR专项活动的层面,而不能对企业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带来新的提升,不能真正融入企业的管理系统,不能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的话,那么,中国CSR发展必将限于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因此,为中国CSR的发展探寻路径,是许多同仁的共同追求。在这个探索过程中,借助他山之石,寻访先行者们的足迹就是一种有效而有益的方法。本文通过系统解读《加拿大企业社会责任实施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希望能对中国CSR推进工作有所启示。
一、体现国家战略,注重顶层设计
《加拿大企业社会责任实施指南》是加拿大联邦政府积极回应众多加拿大企业对于获取企业社会责任方面“权威性信息、企业范例和建议”的诉求而于2006年编制发布的一份官方文件,也是加拿大企业社会责任的入门书和必读书。指南的编制由加拿大工业部消费者事务处负责,在加拿大环境部、国际贸易部、外交部和加拿大自然资源部的共同财政支持下完成。指南对于如何评价商业行为对他人的影响,如何制定和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和承诺,如何测量、评价和报告所取得的业绩,以及如何与利益相关者一起参与等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和参考工具。
显然,对加拿大政府而言,编制出版这样一个指南绝不是随意之举,是经过前期大量的研究准备工作,是基于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趋势的敏锐观察、深刻领悟和准确把握基础上的。指南在《简介》部分明确表达了这样的初衷:随着人们日益认识到私营企业的行为对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企业日益成为其经营所在地社区的一个组成部分,加拿大人民对私营企业负责任行为的期望日益增高。而在“动乱或危机造成了如此之多的市场不确定因素”的前提下,“树立‘加拿大是经营良好且负责任的企业首选的经营国家的信誉将会为我们更广阔的目标做出巨大贡献,会使加拿大这个国家成为世界上人们居住和生活、企业投资和发展的最佳地点”。
恰恰是在这样的国家方略指导思想下,加拿大联邦政府认为自身完全有能力也有必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共享最佳实践的信息,指导企业实施系统的举措,以一种平衡的方式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目标”,以避免企业因臭名昭著的不当行为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或危害,事后再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重塑信誉。
二、系统覆盖全面,突出关键问题
指南主要分为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企业社会责任概述——阐述了企业社会责任是如何定义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商业案例和企业社会责任与法律的关系;第二部分阐述了企业社会责任实施框架的四个阶段“计划、实施、检查和改进”,实现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闭环;第三部分着眼于利益相关者参与及其在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有效举措中所发挥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中的几个核心问题: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企业为什么要履行社会责任,企业如何管理好自身的社会责任,路径与方法是什么,如何持续改进或优化,指南均给予了方法论上的指导。该指南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放到一个符合PDCA持续推进的实施框架下,便于企业对照执行(详见下图)。同时,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中的核心问题,即利益相关方沟通和参与作为独立篇章,予以重点阐述,不仅让企业认识到利益相关方参与的重要性,了解其中的风险和难点,更提供实战性的方法指导。
三、兼顾中小企业,方便操作实施
由于企业规模大小不同,在生产运营中遇到的外部性问题会截然不同,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重点和边界也会有明显区别。该指南的另一特色是提供了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指引内容,扩展了指南的适用范围。按照指南的说法就是:“从大型企业到中小型企业再到微型企业,在加拿大内外经营的各种企业的资深管理人员都会发现本指南极具价值。企业管理小组、董事会成员、一线员工以及与企业合作的行业协会人员也都会感受到它的价值”。指南甚至还希望非商业界的读者(如政府官员、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和公共部门成员等)也了解企业在负责其行为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时所面临的挑战。
指南提出要设定一个可测量的目标,并确定实施步骤。指出企业设定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测量目标的方法与跟踪成功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法,同运动员赢得奥运奖牌的方法大同小异。测量成功的一个广泛适用的方法是确认目标是否成为了企业社会责任承诺的基础,制定主要绩效指标,制定测量方法,然后测量结果。最基本的原则是SMART原则,即S——简单、M——可测量、A——可实现、R——可靠和T——时限。
指南针对每一个小节的内容都设计了“必做之事”、“快速提示”、“对照现实”,提供了可供借鉴使用的工具,使该指南更像是一本“须知”或“实用操作”手册。还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网址,如www.strategis.ic.gc.ca/car等,方便企业进一步查询所需信息。这些形式上的创新之举,都恰恰反映出指南符合了制定时的初衷。
四、文本简明扼要,问题导入表述
指南的另一大特点是其编制的指导思想和行文都是有意识地从企业思维和行为角度来设计文本,避免了教科书式的说教或长篇大论式的逻辑推理和叙述,采用了比较灵活的方式予以阐述。比如在阐述“对于推行企业社会责任举措的潜在利益”这个问题时,我们通常看到的表述会是比较宏观的、笼统的说法,但指南中以黑体字列举了从企业角度出发的六点好处:
更好地预测和管理不断扩大的风险范围
加强信誉管理
提升企业招聘、培养和保留员工的能力
改善竞争力和市场定位
提高运营效率和节约成本
增强吸引和建立有效及高效供应链关系的能力
每一个论点下面还配有切合实际的支持文字。相信企业家们读到上述文字的感觉和看到类似行政公文的感觉会有明显不同。
指南采用问题导入式的陈述,初步统计贯穿全文总共设计了大大小小24个相关问题,以答疑解惑的方式表述,契合了企业的心理,有针对性地应答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披露了企业希望了解的信息。
五、拥有全球视野,参照国际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指南具有极大的超前性、包容性和国际视野,对世界CSR领域的知识、成果和成功案例都予以有益的集成和积极的吸收借鉴。比如,尽管这份指南的出版年限早在2006年,但其所采用的“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却与刚颁布一年的ISO 26000的相关概念有极大的相似。指南对这一概念是这样表述的:“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一般而言,企业社会责任意味着企业以一种透明和负责任的行为方式把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融入到企业的价值观、文化、决策、策略和经营过程中。从而在企业内部建立更好的做法,创造财富和促进社会发展。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是企业良好管理的例证,因为它把更广泛的社会问题融入到了企业的经营战略和经营绩效中。让企业与社区建立信任,鼓励企业吸纳优秀的客户和员工,除此之外,如果企业的行为对工人和社会中的其它人负责,这会成为企业和其股东们的长远利益。”也就是说,加拿大政府所理解和倡导的企业社会责任已经上升到企业文化和战略层面,涉及到广泛的利益相关方,并能够为股东和社会创造价值。
指南指出,由于企业在促进社会就业和社会财富创造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企业社会责任成为了一个核心管理问题。它使企业置身于一个双重境地,既要积极主动地应对风险,又要利用这些机会,特别是在建立企业信誉和邀请利益相关者广泛参与方面更是如此。可见,在企业社会责任的驱动力上,政府更是着眼长远,把企业重视企业社会责任与否放到把控机遇和风险的战略高度加以认识和引导,并称之为是“核心管理问题”。不能不说加拿大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重要性和价值是有着深刻的领悟和判断,更是站在全球化的角度做出战略性引导的。
事实上,当我们看加拿大政府在指南发布之前所开展的大量参与国际CSR规则探讨和制定的工作,甚至主导了ISO 26000的早期研发和推进,就不难理解指南所拥有的全球视野和所代表的国际水准了。
加拿大政府还鼓励企业在开展社会责任管理实践过程中,主动参考和使用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指南、工具等,学习和借鉴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水平和绩效。指南以“更多阅读资料”提供了加拿大政府认可并推荐的包括网站和出版物以及多方利益相关者组成的企业社会责任外部专家顾问组、企业社会责任组织、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国际性文书、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非政府性准则和标准等四类附录,这些都极大地方便企业快速掌握相关信息资源,快速对接需要咨询的专业人士或机构,快速分享由政府帮助甄别、筛选和推荐的相关国际标准和参考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