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美国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外交和金融霸权

2012-04-29 10:12:25封立春
群文天地 2012年23期
关键词:霸权欧元货币

二战后,美国一直是国际金融霸主,但到了70年代,西欧和日本崛起,美国经济相对衰落,再加上苏联和中东石油国家的威胁,美国金融霸权一度遭到削弱。但美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施展种种手段以强大地军事和经济实力为后盾,以美元和新自由主义为工具积极开展金融外交各个击破,加强金融霸权,维护其国际金融霸主地位。

1976年,美国主导的IMF在牙买加召开会议,就若干重大的国际金融问题达成协议,即“牙买加协议”(JamaicaAgreement),其对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前景作了勾勒。1978年4月1日,“牙买加协议”正式生效,于是就形成了国际货币制度的新格局。

牙买加体系实质上成为了美元本位制,美元依然是世界各国的储备货币,然后其背后却无须黄金或实物资产做支撑。美元作为世界各国储备货币和对外贸易结算货币从而拥有了独一无二的货币地位和收益。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欧佩克国家想摆脱石油美元计价机制,但美国采取各个击破的方针,在欧佩克中重点扶持沙特,70年代和沙特阿拉伯秘密签订了所谓的“不可动摇的协议”:沙特同意继续将美元作为出口石油惟一的定价货币。由于沙特是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因此欧佩克其他成员国也不得不接受了这一协议。从此美元与石油“挂钩”,任何想进行石油交易的国家不得不把美元作为储备,这也奠定了美元从此在国际石油交易计价货币中的垄断地位。美国只有确保石油交易绝大部分以美元计价和结算,才能继续稳定美国在世界上的强势地位和形象,维持美国在全球的货币霸权。中东作为世界上石油蕴藏量和产量最大的地区,其石油交易必须以美元为流通货币,才能确保石油美元体制带来的巨大利益,这是美国实现中东石油霸权的重要目标,也是维护美元国际地位的基础。此后美国对中东开放金融市场促进了石油美元的回流,利用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强对中东地区的控制。

80年代末90年代初,拉美国家深陷债务危机,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这些转型国家急需进行经济改革,美国趁机以提供援助为诱饵提出以新自由主义为理论根据的“华盛顿共识”诱导拉美及东欧国家实行激进的金融自由化和私有化改革。但是拉美和东欧国家的改革成果却是令人失望的,。拉美和东欧、俄罗斯国家的生产力遭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破坏,经济增长长期低靡。制造业遭受沉重打击,各类企业大批倒闭,失业问题更加严重。改革使巨额贸易赤字攀升,金融自由化导致金融危机频发,收入分配不公问题越来越严重。许多国家政府应有的地位与作用或被大大弱化,或被外国资本和私人资本以及社会势力取代,社会效益与社会发展被严重忽视。这段时期被称作拉美最黑暗的时期,或这说是“失去的十经济增长陷入停滞,金融动荡不安,贸易逆差不断扩大,国家债务累累而美国资本却趁机利用这些国家的私有化控制了这些国家的金融、能源、服务、交通、通讯、信息产业等重要经济部门,大肆谋取利益。直到90年代末拉美和东欧国家逐步放弃激进的自由化改革,经济才逐步回到正轨。

90年代以东亚各国经济发展迅速,1997年以美国索罗斯为代表的对冲基金机构队东亚各国股市和货币大肆卖空,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东亚各国损失惨重,东盟诸国损失达数千亿美元,印尼经济甚至倒退了30年,菲律宾的国民财富也减少近一半。一度是无限风光的亚洲小虎被折腾得满目疮痍、伤痕累累。危机的结果是:东亚“新兴经济体”的实力被严重削弱,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国际经济中心向亚太转移的步伐放缓,“日元圈”遭受重挫,美元恢复并强化了在该地区的地位。除中国外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大幅贬值,美国趁虚而入使东亚更加加深了对美元的依赖,美元进一步挤日元空间。“这样,随着日本经济低迷的持续,金融业问题成堆,日元对美元的挑战也自然被无限期搁置。”

中国加入WTO以后,金融被迫开放,从2003年起,美国开始不断逼迫人民币升值,2005年中国开始汇改,7年来人民币兑美元已经升值30%以上,美国仍不满足,依然不断逼迫人民币升值,中国的出口形势越来越严峻。

1999年欧元开始进入使用,2000年11月,一直和美国不和的萨达姆宣布伊拉克决定将石油交易从美元改为用欧元,并把100亿美元外汇换成欧元,由于欧元处于升值通道,伊拉克受益匪浅,这引起了其他石油生产国的兴趣。这对美元霸权是一个重大挑战,容易引起连锁反应,一旦整个OPEC成员国的石油交易转为使用欧元计价和结算,那对美元将是个沉重打击。欧元的坚挺和美元的疲软使以欧元计值的资产对石油美元更具吸引力。如果用欧元来代替美元充当石油贸易的交换媒介,出现所谓的“石油欧元体制”,或让它与石油美元体制并存,那无疑将对美元霸权和美国金融霸权产生巨大震荡。美国为维护美元霸权,重整美元地位,打击欧元,首先选择伊拉克,选择了石油。2003年美国政府出兵伊拉克,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对萨达姆政权冲击石油美元体制的报复,目的是通过控制伊拉克和中东地区石油的出海口,钳制欧洲的石油来源,削弱欧洲经济,打击欧元,稳固“石油美元体制”作为全球交易媒介的垄断地位和美元的国际货币基础地位,确保美国在中东乃至全球的利益。

美国2007年次贷危机发生后,美国金融市场流动性枯竭,美国急需外部资金的流入。但是美元大幅贬值,欧元又对美元的霸权地位产生威胁。美国评级机构利用欧元区制度设计缺陷和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弱点,对问题较多的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债务问题展开猛烈攻击,降低评级,引发整个欧洲债务危机,欧元迅速贬值,甚至有瓦解的趋势。美国此举既打击了欧元维护了美元的霸权,又吸引了外部资金的流入帮助解决国内金融危机,是典型的以邻为壑行为。

美国70年代以来的金融外交的实质是以其自身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为后盾,以美元和金融自由化为工具,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对威胁其美元国际地位和金融霸权的一切国家和地区进行打击和分化,维护美国金融霸主地位,以方便其世界范围内攫取巨大政治、经济利益。中东石油国家、日元、欧元先后对美元构成威胁和挑战,但都以失败告终。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币国际地位提高人民币国际化势在必行,中国经济和人民币成为美国金融霸权的潜在挑战者,势必会引起美国的打击,以后中美之间的金融战肯定会越来越激烈。当前我国金融发展水平总体比较薄弱,金融人才比较缺乏,金融发展经验并不丰富,在国际金融战中处于弱势地位。加入WTO以后我国金融市场直接面对国际金融霸权的挑战,了解美国金融外交的手段有助于我们从容应对美国金融打击,我们也应该积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培养一流的金融人才,建设一流的金融机构和国际金融中心,加强我国金融竞争能力和金融安全,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金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简介:封立春,山东师范大学2010级世界史专业。)

猜你喜欢
霸权欧元货币
一国货币上的面孔能告诉我们什么?
英语文摘(2021年6期)2021-08-06 08:40:36
三欧元淘得百年玉
华人时刊(2021年19期)2021-03-08 08:35:46
“量子霸权”之谜
科学(2020年2期)2020-08-24 07:56:58
欧元二十年
中国外汇(2019年6期)2019-07-13 05:44:02
古代的货币
The Euro Turns 20欧元20年
英语文摘(2019年3期)2019-04-25 06:05:38
欧元20年
英语文摘(2019年3期)2019-04-25 06:05:30
古代的货币
正义概念的所指霸权和能指反抗
三十六计之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