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华
制药工程专业是一个以化学、药学和工程学为基础的交叉应用学科,本科教育中所培养的是能够完成药物生产、制药工艺流程的优化、药物生产管理等多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制药生产中对于生产工艺、流程及设备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就是用图纸,因此,绘制和阅读图纸即为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结合专业培养要求学生既要具备工程图学基础知识,还需要掌握制药生产的平面立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设备结构布置图等。
一、工程制图的课程教学改革
工程制图是一门工科各专业都开设的传统专业基础课程,作为一门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工科入门课程,肩负着培养学生学生基本工程素质、空间思维与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及综合素质的重任。本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绘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在教学中,我校中药制药类专业学生与理工类院校学生相比,立体几何基础薄弱,有些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较差,加上该课程课时数少,教学内容多。因此我们从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如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如何使学生理论知识联系工程实践;如何把握仪器图、草图训练与计算机绘图的关系等这些方面着手来提高学生的基础图学素质。积极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帮助学生正确、辩证地认识难度,化难为易,这样就能较轻松的学好该课程。
首先,绘制仪器图是每个学生必须经过的一个关键环节,手工绘图是基础,它训练学生以最基本的字体、线形、尺寸标注、视图布置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为计算机绘图奠定基础。同时伴随着计算机绘图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日趋普遍,加强计算机绘图内容的教学,将计算机绘图与工程制图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会手工绘图的方法,掌握使用计算机绘图的技术,已成为当前工程制图课教学改革的必然。
激发学生对于图学的兴趣和趣味性。传统的教学方式效率低,信息量小。随着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在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已广泛应用于课堂,使抽象难懂、枯燥乏味的制图知识变得生动、形象、直观、具体,能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节省了教师的板书时间,增大了教学信息量,同时也有效地缓解了课程内容多与学时少的矛盾。
加强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化教学模式的结合。随着教学的深入,多媒体教学在使用过程中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学生的感觉是形象生动了,但总体印象并不深刻,一幅幅幻灯片的放映,一个个动作的模拟,好像是放电影一样,看得快,忘得也快。同时,这样的教学方法,势必使课堂讲授的内容增多,教师难把握讲课的节奏,时间久了,甚至会造成学生的学习不积极,有厌烦情绪。因此,能否使工程制图的教学效果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关键在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合理使用。要知道多媒体辅助教学只是辅助教师授课的一种方法,对于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难点、重点知识,仍需结合模型,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逐步讲解,引导。
二、结合相关学科强化学生对于工程图的理解和分析
对于制药工程专业学生来说,在学习制药生产原理与工艺中,对于制药生产设备的应用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此,与工程图学关系密切有机械设计基础、中药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药剂学、制药设备及车间工艺设计、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等的课程,在这些课程的学习工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在平面图纸与设备的空间结构、工作原理之间转换,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例如,学生在学习药品生产机械压片机的时候,压片机综合了机械传动原理、仪表控制原理、制药原理等知识,如何能用平面图纸给学生讲解清楚压片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图形的设计和分析就很重要,我们对于压片机的主要工作部件采用展开图的方式进行表达它一个周期的工序和原理,学生学习比较直观。
三、强化制药工程专业图纸的绘制
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必须要学会绘制通用的制药设备图的表达方法和尺寸标注;学会阅读制药生产设备图;学会绘制不同深度的制药工艺流程图、设备布置图和管线布置图;学会阅读药厂的各类工程图纸;学会设计一个新建药厂平面布置图、车间设备布置图等。在这个环节,首先必须要学生清楚这类图纸的制图基本知识,其次在此环节可以结合制药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工艺设计和绘图能力,再次可以强化学生对于计算机绘图的练习,用现代化的先进手段来表达设计理念和思路。
总之,对于中医药院校的制药工程专业学生来讲,在工科专业基础相对于综合院校比较薄弱的情况下,更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完善和提高工程图学的课程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侯巍,焦淑清.制图课教学的改革建议[J].药学教育,1999(1).
[2]刘落宪.制药工程制图[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3]黄利平,孟明辰.工程制图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J].工程图学学报,2005(6).
[4]石玲,吕金丽.工程制图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J].东华大学学报,2006(5).
(作者单位:陕西中医学院)